【中經雲端·特別報道】
1、甘肅蘭州視頻簽約4項目投資額560億元
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2020年2月20日上午,蘭州市首次以視頻連線的形式舉行重點項目對接及視頻簽約儀式,共簽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4個,投資總額達到560億元。
「以視頻的方式進行交流和簽約,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推進蘭州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蘭州市主要負責同志表示,當前,全省上下正處於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作為省會城市,蘭州市將不斷創新方式,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視頻簽約儀式按4個場次依次進行。
首個簽約項目為綠地集團陸港金融產業中心項目。該項目累計總投資額達到360億元,計劃在西固區范廣坪區域內打造集國際貿易港、AI智能園區、企業園、特色風情商業街、康養醫療、星級酒店、總部辦公、品質住宅、生態公園等於一體的高品質陸港金融產業中心。
接著,蘭州市又相繼與北京易華錄公司、龍湖集團、東方希望集團進行了3場簽約,分別簽約了投資規模約60億元的數據湖及其數字經濟產業化項目,計劃投資100億元的新絲路主題城市商業新中心「龍湖金城光年」項目,以及計劃投資40億元的生豬養殖加工項目。
據悉,為全力推動這些項目儘快落地建設,早日投產見效,蘭州市成立了由副市長牽頭的專門項目推進服務團隊,以提供高效、優質的「一對一」服務。
2、新疆各重點園區推動企業有序復工
從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當前,新疆各重點園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並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2月23日,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綜合製劑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抓緊生產,這裡每天生產祖卡木顆粒10萬盒,可滿足市場藥品供應需求。目前,該企業所在的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已有53家企業復工復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優勢,整合各類資源,於2020年2月10日成立國有控股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烏魯木齊高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目前可日產醫用防護服1000套、醫用隔離服1200套。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出台《關於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對安全復工復產企業的防疫體系建設給予30%、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
該開發區推出網上辦理政務、開闢物資採購運輸綠色通道、解決食宿困難、減免租金、延期交稅等措施,積極應對疫情,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已有20餘家企業復工復產。
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食品供應,為保障老百姓「菜籃子」「米袋子」的相關企業積極派發防護物資,協調產品運輸。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化工工業園組織新疆亞歐稀有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做好復工生產,該公司每天生產次氯酸鈉(84消毒液的重要成分)約40噸,目前已向社會供應1400多噸。
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制定《甘泉堡經開區有序分類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安排》,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對正常生產企業實行封閉式管理,形成安全島,採取人員分流、錯時就餐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風險。
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復工企業駐企指導員機制,實時了解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情況,掌握復產信息,指導督促企業做好防控措施落實,分批分類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
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幫助企業減負,提振生產信心。截至目前,該開發區為企業兌現穩崗減負資金298.8萬元,申請緩繳費用250萬元,申請金融支持與服務涉及貸款總計1.66億元。
3、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正式投運
記者2020年2月23日從成都雙流區獲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當日迎來首批20噸進口豬肉,標誌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正式投運。
據悉,這批進口豬肉總重量約20噸,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屠宰加工後,經全程空運冷鏈方式,飛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經成都海關快速驗放,順利清關。
記者了解到,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位於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貨站內,項目總建築面積1251.5平方米,設置有海關查驗區、採樣、樣品預處理及存儲、外來生物檢測等專業技術用房。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於2019年2月正式動工建設,2019年7月通過成都海關預驗收。2019年10月接受了海關總署組織的正式驗收。2020年1月正式通過海關總署驗收,具備進口肉類資質。
據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雙流區加強指定口岸建設,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現已擁有進口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水果、肉類、植物種苗等5類指定監管場地及進口藥品、生物製品等2類指定口岸資質,成為西南地區功能最齊全的空港口岸。
4、江蘇中韓鹽城產業園:合力阻疫情全力保復工
連日來,中韓(鹽城)產業園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疫情監測「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幹部職工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和服務企業前沿陣地。
江蘇現代綜合特殊鋼有限公司於2020年2月10日正式復工。面對疫情,公司在人員管理、食堂供應、環境消毒等方面充分做好防控工作。在物資儲備方面,更是在前期儲備的基礎上,又緊急從韓國採購了一批口罩,但全廠75名員工,每天消耗量可觀,如不及時增加供應,可能會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
在得知企業遇到的難題之後,園區工作人員主動登門,第一時間與鹽城東爾服飾科技有限公司對接,及時幫助企業預定了5000隻口罩。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在原料、資金、物流配送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全力支持和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園區堅持全員深入一線、合力阻疫情、全力保復工,加強宣傳引導,通過立體式宣傳,增強企業自我防控的意識和能力,堅定戰疫情、穩生產的信心。同時,推動落實「惠企」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金融信貸、財政支持、減輕稅費負擔、穩崗就業等幫扶力度,逐項解決企業在生產中遇到的物資短缺、招工用工難、物流運輸不暢、供應鏈不配套、資金緊張等問題。截至目前,中韓(鹽城)產業園核心區51家韓資規上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5、安徽宿州:經濟開發區安全有序促復工
日前,宿州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實行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包保責任制,實施多項幫扶舉措,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園區已復工規上企業23家(總數45個),復工率為51%。預計2020年2月底前能復工41家,復工率達91%。
園區制定《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及生產經營有關工作包保方案》等,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及行政區劃相結合的包保方式,園區幹部職工紛紛下沉到社區、企業,建立復工復產微信群,邀請企業加入,及時將省市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文件發給企業,同時每天實地核查、督導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送復工扶持政策。園區認真落實金融支持、降本減負、保障用工、穩崗支持等方面政策。實地調研華康醫藥、達銘實業等企業,摸清情況、掌握需求,用好現有政策,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採取延期還款、分期還款等措施,確保不斷貸。對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中小微企業,落實延期繳納政策,全力幫扶企業解決經營困難,共渡難關。
贈送防疫物資。科學調配防疫物資,將防疫物資向企業、社區一線傾斜,援贈科立華化工、中科弘力電器等17家企業850桶(5L裝)84消毒液,幫助、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促優惠政策兌現。華康醫藥為園區一家醫藥生產銷售企業,春節期間一直加班加點生產。園區為解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資金需求,一事一議,及時安排財政人員辦理,兌現企業稅收優惠政策290餘萬元,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資生產運輸。
保道路交通順暢。道路管控期間,為保證安特食品、國藥控股等應急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經開區及時上報市應急指揮部,同時協調交警部門開具通行證,確保應急物資運輸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