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切實改善城鄉發展面貌,寧蒗彝族自治縣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總抓手,營造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舒適、高效便利的人居環境,實現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涼山地區最美彝鄉畫卷徐徐鋪展。
在寧蒗縣主城區萬格路開了18年店的申林海切實感受到創文給縣城帶來的變化。他說:「多年來萬格路上垃圾亂堆,風一吹,滿天飛舞著塑料袋,現在不僅地面變乾淨了,還放置了嶄新的垃圾桶,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萬格路環境髒亂差」而開展的「髒、亂、污、堵」整治行動是寧蒗縣創建文明縣城,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之一。
一直以來,寧蒗縣以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為切入點,堅持把治理城市環境髒亂差等突出問題作為創文的工作導向,始終把整治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河道亂占、公路亂占、煙花亂放、房屋亂建、庭院亂擺、山體亂挖、樹木亂砍、墳頭亂埋「十亂」作為創文整治的重點,組建了環境衛生志願服務隊、督查隊,每周開展兩次衛生大清潔,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全力推行農村垃圾處理PPP模式,新建垃圾中轉站15座,垃圾處理廠6個;對麗寧公路沿線侵占公路、不和諧建築進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2.6萬平方米,拆除1.5萬平方米違法違章建築;加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城市污水管網提升改造和一水兩污工程建設力度,新建污水管網10.8公里,啟動瀘沽湖沿湖80米紅線範圍內拆遷工作,全面掃除瀘沽湖截污盲點。
經過環境整治後的寧蒗風光無限好,美麗的瀘沽湖更加清澈透亮,寧蒗縣城變新變綠了,新建的河濱走廊吸引了不少遊人和市民前來散步和拍照。
寧蒗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從實際出發,著重打好「脫貧牌」和「旅遊牌」,以改善群眾的生活居住環境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寧蒗縣聚焦脫貧攻堅補齊短板,完成了寧蒗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整體遷建和人民醫院改擴建任務,基本建成醫療衛生片區、教育片區和文體中心;實施瀘沽湖大道改擴建、大興路棚改配套項目、萬格路大興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以打造瀘沽湖5A景區為抓手,實施湖濱生態帶建設。推進永寧摩梭小鎮、永寧古鎮和永寧農旅小鎮項目建設,形成「湖邊遊覽、湖外吃住」格局,在保護好湖水的基礎上,帶動周邊旅遊發展和脫貧攻堅。
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在創建文明縣城期間,寧蒗縣重點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個、文明實踐站15個。成立寧蒗縣誌願服務聯合會和各級各類志願服務隊,廣泛開展「關愛社會、關愛自然、關愛他人」志願服務活動。各行各業的志願者走上中心城區開展美化環境掃除活動,在公共場所、景點景區和服務窗口做公共文明引導員,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紅馬甲」「紅帽子」「紅袖章」們忙碌的身影和微笑的臉龐成為寧蒗縣亮麗的風景。
土生土長的寧蒗人楊賀目前在寧蒗縣委辦工作,每個月他都會參加兩次美化環境的志願服務。雖然犧牲了休息時間,但他樂此不疲。楊賀說:「能為寧蒗文明出把力,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寧蒗縣還以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狠糾不講衛生風、酗酒滋事風、攀比奢侈風、好逸惡勞風、封建迷信風、纏鬧炒作風、失信老賴風、宗族家族風「八風」,紮實推動鄉村文明行動,全力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兒媳、好公婆、好妯娌、好鄰里等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全縣創建文明單位45個、文明村鎮35個、文明校園38個、文明家庭956戶、十星級文明戶1001戶。(記者 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