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不僅老師們忙碌起來,教育部最近也在忙著給所有的教師準備「教師節禮物」。
3日上午,教育部就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教師工資已由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名倒數後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教師這一職位早已不僅僅是是清貧、辛苦的代名詞。
教師工資到底有多少?
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數據顯示,教育行業的平均薪資高達92383元,增速達到了10.8%。
當然,這個工資並不是老師們發到手的工資,除去社保、個人所得稅、住房公積金等,到手大概七千多,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老師們評論說,教到退休我一個月也拿不到這麼多工資啊。
事實上,老師們的工資基本在3000到6000,其中的差距是由以下組成部分形成的。
基本工資:
教師們的基本工資里是教師們最基本的規範性收入,包括薪級工資和崗位工資。
部分地區的老師們說他們工資低,就是因為他們只發放了這部分基本工資。
教齡工資:
國家規定教師的教齡工資隨著教齡的增長每年增長100元,這是為了鼓勵和獎勵從教時間越長的老師們繼續教書育人。
剛入職的年輕教師們自然這部分工資很少。
課時工資:
這是給予老師們在本職課時任務完成之後給學生們代課的補償,比如高中老師的晚自習坐班輔導,都計入老師的課時工資。
每個學校規定的標準都不一樣。
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是學校給老師們發放的學期或學年獎金,占到總工資的10%左右,有的學校會直接發放,有的學校會根據每學期或學年老師們的教學成績進行評比發放。
由於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所以金額也不等,大致在2萬~4萬。
職稱工資:
我們知道老師們每年都會有職稱評比,老師們也都很重視這個職稱,因為它不僅代表著老師的教學水平,還關係著老師們的工資。
教師職稱主要有五大級別,分別是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和員級。
一般縣級以下的學校老師們都不會評到正高級或副高級,所以他們這部分的收入就較低。
特優津貼:
就是全體教師都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沒有名額限制,可以領國務院津貼,領縣或市政府津貼,非終身制。
主要是對老師的教學成果的肯定和獎勵。獲得的難度較大,一般老師沒有這部分工資。
山區補貼:
這部分工資構成只有偏遠地區、山區老師才能領到,占到他們工資的35%左右。
但是一旦離開這些地區,就取消這部分補貼了。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地區是參照執行了的呢?
在2017年和2018年同期,有平台分別發布過初中教師待遇情況的調查,具體情況大致如下:
從三年對比來看,其實區域性特徵十分明顯,學校屬性帶來的差異也比較大,尤其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工資比公立學校高出不少。發達地區的工資水平比欠發達地區高得多。即使在同一地區,不同的學校也有很大差異。城市學校高於農村學校,重點中學比普通中學高得多。
在外界看來,教師輔修課的成本和天價一樣高,占教師收入的大部分。然而,情況並非如此。
據上海寶山區一所公立小學的老師鄧說,她周圍的老師不去補課。一方面,教育部明確禁止中小學教師補課;另一方面,教育部明確禁止中小學教師補課。通常的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對於大多數小學教師來說,他們只是想好好休息一下。
寒暑假被其他人認為是教師唯一的福利,這是令人羨慕的,但在寒暑假期間,教師並不是無所事事的,大多數小學教師在假期期間並不停止,一方面教學計劃是在這個時候制定的,另一方面,有些學校也會為教師制定學習計劃,安排幾個星期的培訓課程。如果你是一名同時負責課堂的教師,你的閒暇時間就會更少。
註:各地對教師待遇的具體實施情況各不相同,當教師抱怨工資低,要求提高工資時,社會上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他們說,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應該超過一天,只有上課,有兩個寒假和暑假。我也每天都努力工作,還沒賺到錢,給我加薪?
每個行業的特點是不同的,事實上,沒有可比性,根據經濟報酬和收穫的規律,提高中學教師的工資是很自然的!如果教師付出更多的報酬,他們就應該得到更多的回報。
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這一職業不僅要求教師具備知識、教育和專業水平,而且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特別是中小學教師,他們教的學生都是成長中的孩子,這些孩子是複雜多變的,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但也需要因材施教。
無論教師的薪水和待遇如何,當一名教師都不容易,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優秀人才的聚集,教師工資的提升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