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頂級爽劇的正確示範

2021-05-20     第十放映室

原標題:這才是頂級爽劇的正確示範

《頂樓》,真的很神奇。

江湖早有傳聞,這是部讓人愛恨交加的韓劇。

甚至有人評價,「你要是恨一個人,就推薦他去看《頂樓》」。

對此,我原先抱著懷疑的態度。

畢竟,經受過這麼多國產倫理劇和爛劇的考驗薰陶,一般的貨色還真不放在眼裡。

但是,現在我想說:

對不起,是我太天真。

《頂樓》的神奇,並非一開始就擺在檯面上。

它需要你投入一點耐心,然後稍加品味。

否則,容易被外表欺騙。

01.

赫拉宮殿,一座位於首爾的百層高樓,住戶是清一色的社會精英。

社會地位越高,住的樓層越高。

有資格住在頂樓的人,更是值得眾人膜拜。

對於社會底層來說,這裡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富人住高樓,窮人仰望富人。

藉助空間構建階級景觀和隱喻,類似的設定同樣出現在《飢餓站台》《寄生蟲》《天空之城》中。

憑直覺,有人或許會以為這又是部針砭時弊、探討嚴肅議題的韓劇。

但往下看,就知道壓根不是一回事兒。

故事涵蓋了多條相互勾連的主線,分別由三位女主的視角展開。

1號女主 吳允熙,靠打工餬口的單身母親。

上學時,有著極高的聲樂天賦,原本有希望憑實力進入首爾大學,但無權無勢的她最終敗給了出身豪門的千瑞珍。

不僅慘遭退學,也失去了跨越階級的機會。

多年後,面對千瑞珍的百般打壓,她心中的怒火被點燃。

她對受盡欺凌的女兒裴露娜許下諾言,「哪怕賣掉一半心臟,我也會讓你住進這裡(赫拉宮殿)。」

2號女主 千瑞珍,典型的蛇蠍美人。

當年,明明是她割破吳允熙的喉嚨,卻裝出一副弱不禁風的受害者模樣,反手把對方趕出學校,斷了她的後路。

為了隱瞞「割喉事件」的真相,也為了保住前途,她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地排擠和迫害吳允熙母女。

3號女主 沈秀蓮,丈夫朱丹泰正是開發赫拉宮殿的知名地產大亨。

外人眼中,這是一對模範夫妻。

女方身世優渥,氣質溫婉高雅,是完美妻子的代言人,男方則事業有成,對妻子寵愛有加。

但恩愛的背後,藏著扭曲人性的秘密。

至於秘密,我們稍後再聊。

以上關鍵人物,要是放在別的劇里,保證能演一出豪門恩怨。

但放在《頂樓》,卻意味著一鍋「狗血亂燉」——

1號和2號是宿敵,1號是2號老公的初戀情人。

2號和3號的老公睡了,後來嫁給了3號的老公。

1號和3號是閨蜜,和3號的老公有過一夜情。

最後,1號又和2號的老公結婚了…

就這,還沒完呢。

再隆重介紹下本劇的兩大 瘋批

千瑞珍,從小就演技一流的王者段位選手。

為了追求權力與慾望,她的掌控對象包括身邊所有人。

連她的老公,都時常看她臉色行事。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段黑化劇情。

瓢潑雨夜,目睹親爹摔下樓梯的她,沒有選擇救人,而是逃離現場。

親爹一死,財團繼承權便落到千瑞珍手裡

之後,她披頭散髮地坐在鋼琴前,彈奏了一首「死亡狂想曲」。

沾滿鮮血的雙手在潔白琴面上留下道道血痕,女人的嘶吼迴蕩在整個金色大廳里。

鏡頭一轉,女人的臉上還掛著詭魅瘋狂的微笑。

這一幕,稱得上《頂樓》最具衝擊力的時刻。

朱丹泰,本劇真正的惡人擔當。

從橫刀奪愛、偷腥出軌,再到殺人放火,時刻詮釋著什麼叫「無惡不作」。

為了剷除情敵,他直接派人滅口。

事後,還不忘把對方戴戒指的手指砍下來,當成戰利品;

為了把沈秀蓮留在身邊,他把對方剛出生的孩子掉包,換成只能靠呼吸機續命的植物人。

這一瞞,就是十六年。

嘶,這份冷血和變態勁兒,誰看了不想倒吸一口冷氣。

兇殺、出軌、黑化、多角戀,《頂樓》一口氣集齊了各種狗血要素。

而「狗血」之外,還裹著一層浮誇的皮囊。

自從告別《小時代》,我再也沒見過濾鏡如此陰間,畫風如此抓馬的撕逼戲碼。

《小時代》的精神繼承者,有了

更絕的是,甭管什麼咖位的老戲骨,一旦邁進《頂樓》劇組的門兒,就只有演技降維的份兒。

最典型的症狀之一,是大家開始努力成為桌面清理大師。

以及,化身咆哮帝。

對白基本靠吼,對線基本靠扇耳光、揪頭髮、砸東西。

表情更是撕心裂肺,仿佛他們的世界觀里不存在「心平氣和」這四個大字。

讓人忍不住擔心,他們收工之後的第一件事該不會是去吸個氧…

一言不合,就對觀眾的耳膜發動無差別攻擊。

說到這,還得感謝下《頂樓》的編劇,多謝她治好了我的耳鳴。

畢竟,我現在徹底聾了(誤)

我猜,你還懷著一絲僥倖心理:

萬一這世上還有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極品」呢?

至少,本人這麼想過。

可惜,終究還是錯付了。

不說別的,單單前6集的劇情,就夠搞個迷惑行為大賞。

比如,一群坐擁金山的富二代成天把「考進清雅藝高」當成人生的唯一目標。

然而,連吳允熙這樣的窮人都知道,當法官、律師、醫生才是明智之選。

由於考試失利,裴露娜幾次當著母親的面前要死要活,甚至狠掐自己喉嚨。

別說韓國又不止這一所藝校,為了泄憤就自掐喉嚨的操作,也屬實讓人理解不能。

再包括,在招生選拔中一鳴驚人的閔雪雅。

她每天除了做家教就是打工,哪兒來的時間和精力練習聲樂,咋突然就成了天才少女…

真就全員藝考生唄?

再說千瑞珍和朱丹泰這對偷情CP。

堂堂集團老總和財團繼承人,卻不曉得偷情應該挑個更隱蔽的地方,結果偏偏被閔雪雅撞破,強行將把柄送到人家手上。

隨著人物的降智操作越來越多,劇情展開越發放飛,我默默放棄了思考。

最後,我悟了。

本劇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信條》式」的——

別試圖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它。

02.

比劇情更神奇的,是《頂樓》創下的收視奇蹟

該劇首播後,SBS電視台每天收到的觀眾投訴多達上百條,理由無非是情節誇張,部分暴力場景過於露骨,不適宜在黃金檔全家觀看。

投訴歸投訴,集體陷入「真香定律」的韓國觀眾還是將本劇送上了收視寶座。

第一季大結局時,該劇刷新了先前創下的紀錄,全國收視率高達 28.8%,相比起首播6%左右的數據,直接暴漲5倍。

這一數據,成功打破了《來自星星的你》的收視紀錄,使《頂流》成為僅次於《太陽的後裔》的三大台迷你收視亞軍。

今年2月19日,堪稱王者歸來的《頂樓2》再度創造收視神話,尼爾森韓國數據顯示首播收視率衝破20%。

環顧同檔期的選手 ,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fine,現在你肯定想問。

它這麼狗血,咋還能一躍成為現象級韓劇?

借用時下流行的網際網路大廠黑話說——

《頂樓》的抓手是什麼?它憑什麼占領觀眾心智?

以及,是誰給它賦能?

說到這,先介紹下本劇的編劇。

金順玉,韓劇界的「三金」之一,江湖人稱「狗血教母」。

《皇后的品格》《天使的誘惑》,還有大名鼎鼎的《妻子的誘惑》,是她的代表作。

都沒看過?

不要緊,大家肯定間接領教過她的實力——

《妻子的誘惑》正是國民級「神劇」《回家的誘惑》的原版。

所以呢,不用想也知道,她縱橫業界這麼多年,必然是整活的一把好手。

這裡就借《頂樓》,聊聊金順玉的三招殺手鐧。

第一招,帶節奏。

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頂樓》的劇情進展,從來都是猛踩油門,快到起飛。

比如,第一季圍繞「閔雪雅之死」,展開了一波套娃式劇情。

起初,牽扯其中的只有偷情CP,其他人為了洗清嫌疑,才被迫幫忙收拾殘局。

接著往下看,才發現眾人都有不能說的秘密。

當晚,千瑞珍的女兒河恩星為了逼對方交出偽造的入學評分表,一路追殺過閔雪雅,害她滾下樓梯,摔得頭破血流。

臨死前,閔雪雅曾向吳允熙求救,但她卻遲遲想不起來後續的詳情。

關鍵是,她還是最大受益者。

對方一死,她女兒作為預備一號,代替雪雅獲取了清雅藝高的入學資格。

好巧不巧,千瑞珍的老公河博士又和吳允熙有過密切接觸,具備作案條件。

這意味著,人人都有嫌疑。

到底誰才是真兇?

正式揭曉之前,大概只有編劇才知道答案:

「我想寫劇情發展速度快,一集發生很多事情,劇情緊張,讓人看得不鬱悶,看得爽快的劇,我想寫讓觀眾看劇時候非常專注,比如忘了去洗手間的那種劇。」

誠如金順玉所說。

作為觀眾,你永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是目擊者,誰會入局,誰又會帶來新的線索。

這就不難理解,大家為啥總是罵罵咧咧地追劇。

罵,是因為人物過於浮誇、強行狗血,劇情bug多到有侮辱觀眾智商的嫌疑。

上頭,則是因為劇里的懸念設置得當,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且集集有高能,回回有反轉,讓人慾罷不能。

一旦入坑,便沒有回頭路。

像我,每集結束,都在「這有啥好看的?!」和「再看億集」之間左右橫跳。

最後,還沒等反應過來,已經不由自主地點開了下一集。

第二招,大道至「簡」。

就拿近期的另一部熱門劇《窺探》來說吧。

《窺探》走的是燒腦路線。

它的伏筆與人物關係,複雜到什麼地步呢?

大概是如果不做筆記,可能看不懂劇情的水平。

為了維持懸念,劇中運用了大量敘事詭計和蒙太奇剪輯,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單就「到底誰是韓敘俊的兒子」的懸念,就夠觀眾絞盡腦汁,猜上半天。

相比之下,《頂樓》走的就是無腦路線。

表面上,劇里有著龐雜糾結的人物關係,群像戲的規模相當龐大。

再加上代際之間的恩怨情仇,雙線並進,各自糾纏。

實際上呢,它的核心矛盾、對立關係始終清晰,理解門檻幾乎為零。

哪怕沒看完第一季,照樣可以直接開刷第二季。

除此之外,編劇也不要求觀眾與角色共情,而是投入到「怒」與「恨」這類簡單純粹的情緒里。

挑撥情緒,是國產劇慣用的手段。

比如《三十而已》里屢屢被噴上熱搜的茶藝大師林有有,還有《以家人之名》里負責吸引火力的一眾女性角色。

極致的負面情緒,能換來即時有效的情感反饋,繼而轉化為熱度。

只不過,很少有劇敢做到《頂樓》這個程度。

為了順應觀眾的仇富心理,它對上流社會的描寫充斥著奇觀式想像,惡意滿滿。

劇里的權貴階級,要麼思想齷齪、私生活混亂,除了有錢一無是處。

有時蠢到不需要外力介入,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忙著勾心鬥角,醜態畢露;

要麼殺人放火,泯滅人性。

從他們身上,能看到的只有純然的惡。

反派之惡,已經讓人難以忍受。

就連正方陣營,也缺乏討喜的角色。

衝動任性的裴露娜,自私和背叛閨蜜的吳允熙,使得觀眾心中的厭惡大於同情。

縱觀全劇,居然找不出幾個值得真情實感喜歡的角色:

「我討厭媽媽,也討厭千瑞珍老師,全都討厭。」

順著這個角度來說,金順玉相當有魄力。

她的編劇手法,遵循著絕對的 功利主義

所有人物,被統一工具化和臉譜化。

她利用極度簡化的人物性格、非黑即白的人物底色,使觀眾獲得滿足感與爽感。

與此同時,也編織出無數複雜糾葛、毫無底線的狗血戲碼。

這是犧牲人物弧光與人性灰度,才能換來的戲劇效果。

婚禮前,千瑞珍不忘和前夫偷情

階級固化、教育內卷、貧富差距、官商勾結、校園霸凌。

這些肉眼可見的社會弊病也被編劇當成素材切碎,濃縮,調味,最後炮製出一碗重口的大醬湯,麻、辣、酸、爽,一步到胃。

總之,一切只為劇情服務。

第三招,劍走偏「瘋」。

眾所周知,喬治·R·馬丁是出了名的「殺人狂魔」。

死在他筆下的角色不計其數,一場血色婚禮更是成為縈繞讀者心頭的「噩夢」。

而故事中死而復生的角色也不少,比如被紅袍女巫復活的雪諾,還有魔山。

這總歸是部存在龍與魔法的奇幻史詩,安排個別角色的復活倒也合情合理,對吧?

然而, 《頂樓》卻 硬生生在現代背景中開闢了一塊「魔法試驗田」。

第一季結尾時,吳允熙被捅破喉嚨,倒在血泊之中。

等到第二季開場,她不光滿血復活,連聲帶的陳年舊傷也給治好了。

偷情CP的婚禮現場,她和千瑞珍的前夫一起,來了個華麗亮相。

看到這,我直呼好傢夥,醫學奇蹟竟在我身邊。

同理,還有在吳允熙懷中斷氣的沈秀蓮。

她也在撲朔迷離的第二季中,以另一個身份回歸了…

這就難怪,已經火化的閔雪雅照樣有人惦記,希望她能早日返場。

反正,只要編劇願意,一切皆有可能。

無視現實邏輯,對人物命運的肆意篡改,反覆挑戰觀眾的認知底線。

這一點,自然而然構成了眾人公認《頂樓》的「瘋」。

必須承認,這種敘事層面的「瘋癲」確實能俘獲人心,乃至無形中馴服了一批觀眾——

事到如今,不管劇情有多離譜,他們都不會再感到意外。

說個最典型的例子。

一份親子鑑定報告里,吳允熙的染色體一欄赫然寫著XY。

網友一頓分析,最後竟得出吳是變性人而且還是雙胞胎親媽的結論(事後劇組澄清,只是道具穿幫)

很顯然,換做別的劇,正常人壓根不會往這方面去想。

但《頂樓》做到了。

很多朋友之所以還沒棄坑,仍堅持追劇,倒不是出於熱愛。

他們的動力,就是想「看看這編劇還能怎麼編」,僅此而已。

吸粉、虐粉、固粉,一氣呵成。

這,才是《頂樓》最神奇的地方。

別誤會,以上內容絕非寫給任何後來者的學習指南。

我只希望,如此極品的狗血劇,這世上有部《頂樓》就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C0IinkBbyZbTSdknX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