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孩子指讀,家長卻說是害孩子,細說指讀的利與弊

2020-12-04     沛澤媽讀心理

原標題:老師讓孩子指讀,家長卻說是害孩子,細說指讀的利與弊

我家二寶的幼兒園舉辦了國學經典誦讀21天打卡活動,每天從幼兒園把孩子接回來,都要給孩子錄一小段視頻,要孩子指著《弟子規》上面的字來誦讀。於是,有家長就提出了質疑,認為讓孩子指讀不好,不應該指讀,也有的家長支持老師的做法,認為指讀可以幫助孩子識字,一舉兩得。

大家意見相左,各有說辭,一時間很難辨清孰是孰非,其實關於指讀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那麼,到底好不好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個是年齡,一個是指讀的內容。

先來說年齡,孩子在4歲之前,最好不要指讀,指讀有一個缺點,就是讀起來總是連不成句,一字一頓,聽上去很不舒服,如果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採用指讀的方法,很難讓孩子理解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的意思,完整的意思容易被割裂開。另外,孩子到了八歲以後,他識字量已經很大了,就沒有必要再讓孩子指讀了。

為什麼要4歲給孩子指讀呢?因為4—7歲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在此之前,給孩子看繪本,他更注重的是圖畫,不會把精力放在識字上,即使我們給他指讀,效果也不會好。進入識字敏感期以後,孩子可能會主動問你這個字怎麼讀啊?他說明他已經有了識字的需求。

還有我建議如果給孩子指讀繪本,前提是孩子對內容非常了解了,而不是拿到一本新繪本,就給孩子指讀,這很難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也無法理解繪本要表達出來的意思。

其次來說說指讀的內容,指讀的內容以短,朗朗上口為好,比如讀《弟子規》、《三字經》,這樣就避免出現讀繪本那樣,把一句話分為很多個停頓,將詞語的意思割裂開。

關於閱讀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很多家長都已經意識到了,而且從近幾年教材的改版和高考改革中,我們都能深深地理解「語文為王」,而要想學好語文,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不是我們給孩子囤了很多繪本,或者每天陪孩子讀繪本,孩子就一定能養成閱讀習慣呢?這需要方法和技巧,如果您家孩子處在3—6歲這個年齡段,不妨看看下面的這些問題,您是否能回答上來呢?

  1. 您知道如何讓孩子參與到閱讀中來嗎?
  2. 陪孩子閱讀繪本,如果他經常走神,不夠專注,該怎麼辦
  3. 你清楚怎樣對孩子進行閱讀興趣啟蒙訓練嗎?

更多的問題不一一列舉,恐怕這三個問題,就已經難住很多家長了,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得先學習陪讀能力。我是學教育心理學的,在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習慣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導過孩子,孩子的閱讀興趣也很濃,以為自己做得很不錯。

無意中我看到了大J和盧俊所著的《愛上閱讀的秘密:兒童分級閱讀啟蒙》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很多方法和技巧的,如果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這本書對您的幫助一定很大,可以讓您少走很多彎路,讓孩子很愉悅地喜歡上閱讀。

首先,內容接地氣,又實用

我看完這本書的目錄,就已經喜歡上它了,因為這裡面的內容都是我關心的問題,包括兒童閱讀興趣啟蒙訓練、兒童閱讀參與度基礎訓練、閱讀關注度和耐心訓練、閱讀良好習慣培養等共七大方面。

這本書像一個工具——理論+實踐,講完理論,它會舉例說明,然後一步步地告訴你如何去做。最後還會有一個對方法的總結,我們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了。

其次,7大閱讀進階主題,共計28個閱讀啟蒙工具

這本書共包括7大閱讀進階主題,共計28個閱讀啟蒙工具,幫助孩子從閱讀興趣萌發開始,到核心的閱讀能力訓練,再到基於閱讀的表達能力訓練,讓天下所有的孩子愛讀、會讀、享受閱讀。

這本書最出彩的地方是,詳盡介紹每一個閱讀啟蒙工具背後的兒童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腦科學依據,讓大家學會「怎麼做」,並理解「為什麼這麼做」,幫大家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

第三,作者很權威

這本書的作者是大J和盧梭,可謂是強強聯合,大J曾把自己的經歷、心得、收穫和美國前沿的教育理念彙集成書《大J家庭早教三部曲》,讓更多的家長們找到了科學的育兒方法。

這次大J聯合資深出版人、兒童在線教育公司「未來之音」CEO盧俊,強強聯合,共同打造了這部圖書。

此外,這套書還送了一個漂亮的手帳,閱讀完本書,您可以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記在上面,很實用哦。只有父母知道如何讓孩子讀,孩子才會愛上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1hkK3YBjdFTv4tAVnX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