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手機再次跳票,大家在期待什麼

2019-11-21     行者啊

余大嘴又立了一功,說好的11月20日發布鴻蒙整體戰略,引得大眾翹首以盼,從早上等到晚上,刷頭條無數遍,卻連發布會的影子也沒有,鴻蒙再次跳票。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鴻蒙,多數人關心的並非它是不是下一代作業系統,也很少有人關心它的應用場景。很多人只關心兩點,第一鴻蒙作業系統能不能用於手機,第二鴻蒙作業系統是不是華為自己開發的。

坊間對於鴻蒙作業系統的各種猜測,基本上都圍繞這兩個主題,每一次放出所謂的內幕消息,都會引來不小的波瀾。

看熱鬧不嫌事大,多數圍觀者期望的是手機能儘快用上鴻蒙,似乎鴻蒙手機不但擺脫了斷供的困局,還可以帶來煥然一新的體驗。不能不說,這種想法低估了手機作業系統開發的難度和建立生態所需要的漫長時間。就算明天拿到鴻蒙手機,體驗不比android差,就算鴻蒙手機成功了。

對於華為一次次表述要留在android陣營,引來的是噓聲一片。這些人恨不得馬上拿到鴻蒙手機,全面替代android,以解心頭之恨。這種噓聲還算善意。

實際上,對於谷歌斷供,華為一直在低調回應。禁用什麼就放出什麼以應對,從不主動出擊。這樣的策略反映出華為的一個判斷和一個難處。

首先,鴻蒙作業系統一開始的定位並非為手機開發,而是面向下一代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作業系統,覆蓋的硬體品類更多,手機其中的一個環節。鴻蒙對標的是google的fuchsia作業系統,谷歌已經計劃用fuchsia替代android,說明android已經走到生命周期的後半段。這就引發了華為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鴻蒙手機生態還沒有建立起來,就面臨著被替代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表述是,鴻蒙手機不值得單獨建立生態系統。

很明顯,華為鴻蒙的戰略定位不在手機,而在於物聯網,手機只是下一代作業系統覆蓋的一個環節。

所以華為對於鴻蒙用於手機並不熱心,鴻蒙只是在沒有辦法使用android時的臨時備胎,有勝於無。在手機專用作業系統走在生命周期的後半段的情況下,華為不值得為手機專門打造作業系統備胎。這種情況明顯不同於手機晶片。

另一些嘲諷華為鴻蒙為"哄蒙"的,反映的則是另一種心態,不管怎麼說,華為確實感受到了壓力。

鴻蒙成為敏感的焦點,涉及鴻蒙的所有消息,都可能引起公眾的過分關注。歷史上的華為可能從沒有面臨這樣的處境,公眾給了這麼大的壓力,催促一款產品。這種壓力可能是由於外行能看懂的只有鴻蒙,對於看不懂的只能說「不明覺厲」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vV5mW4BMH2_cNUgnn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