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昊然去醫院檢查,醫生扯著嗓子喊:
你一個人嗎?!
他沒有開口,只是加快比劃的手。
身邊的女孩在人群中探出頭來。
醫生又扯著嗓子喊:
你是他什麼人,你們是什麼關係?
女孩沒吭聲,反而是馬昊然用氣足音小的聲音試圖回答。
女孩笑靨如花,他們是一對來做婚檢的聾啞夫妻。
中國喜事
圍繞「良緣、新生、傳家、成長、收穫、團聚」,講普通人的喜事。
似乎有些老土?
不。
豆瓣評分高達9.0分,B站甚至炸出9.8分,評論一水的彩虹屁。
有人「喜極而泣」:
明明是喜劇,為什麼那麼好哭?
有人受到「致命」鼓舞:
這神仙紀錄片,給我繼續生活的力量。
很好奇。
這部紀錄片用強大的故事力,撕開了什麼,又填滿了什麼?
01
鏡頭前,一個年輕的小伙在車間工作,灰色的工作服和略黃的頭髮形成對比,隆隆作響的機械聲和他的安靜形成對比。
白描式記錄著年輕人的日常工作,你不會多想。
鏡頭一轉,來到訪問階段。
他總是用力地比划著手,說到激動時手掌拍打在一起,發出響亮的「啪啪」聲。
就是不說話。
你才後知後覺,原來是個正值蓬勃年紀的聾啞人。
馬昊然,來自遼寧遼陽。
爺爺奶奶評價:
很要強,什麼事情都自己來。畢業後自己找工作,很自立。
可他靦腆地笑著,說著背後的心酸:
上班時,因為不會說話,沒法交朋友。
只能整個心思放在工作上,一個勁兒幹活。
說完又笑,有些無奈地聳聳肩,但眼睛卻很亮。
因為他網上遇見了一個女孩:
覺得她漂亮、開朗、活潑,我就決定追她!
以前覺得生活是灰色的,現在生活都亮了。
李勇敢(原名李敖)。
來自內蒙古牙克石。
也很自力更生。做過保潔員、按摩師。
當按摩師時,遇到過一些居心不軌的客人借著她不會說話,給她使眼色,要她微信。
後來她不幹了,在路邊擺地攤賣玩具。
不能說話,她就一直用熱烈的眼神和滿滿的笑容「吆喝」,生意不錯,能養活自己。
隨著年齡增長,家人給她介紹過對象:
家裡條件很好,就是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症、腿有點瘸。
可李勇敢很生氣:
以後家人不要管我的婚事。
我自己的婚事,應該我自己做主。
後來她遇見馬昊然,幸福地比划著:
沒想過第一次見小馬會摟住我。
有點害羞,心砰砰砰直跳。
以前覺得自己沒意思。
認識小馬後,覺得自己有活力了。
說著說著自己不由自主地扭了扭脖子,頭晃著,眼睛放出盈盈的光。
可一對聾啞人,誰能照顧誰呢?
李勇敢的爸媽還擔心:
遼寧距離內蒙古那麼遠。不願意女兒遠嫁。
而且萬一夫妻打仗,她嫁那麼遠,又不會說話,身邊沒人怎麼辦呢?
好在馬昊然很懂事,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婚前檢查之餘,還主動排查聾啞遺傳的可能性;
甚至千里迢迢跑到李勇敢家的內蒙古領證。
只為了讓李勇敢和爸媽安心。
領證那天,莊嚴的章印下去,李勇敢突然扭過頭去,啪嗒啪嗒地掉眼淚。
婚禮那天,莊嚴的宣誓環節,馬昊然突然扭過頭去,啪嗒啪嗒地掉眼淚。
為什麼哭呢?
大概因為殘疾把他們世界裡的聲音清零,卻沒有過濾掉他們的愛情。
反而讓他們在浩瀚、寂靜的深海中相遇,用光純粹地識別出了彼此。
02
懷孕的婷婷疲憊地躺在病床上,肚子已經很大了。老公歐陽志宇也躺在她旁邊,卻說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這張床我是很熟悉的。老婆我以前天天住這個床,住習慣了。
差不多幾百天吧,感覺。
說著,他突然起身熟練地調整著床上半截的幅度,好讓妻子靠得舒適點。
回家後他打電話給遠在深圳的爸爸:
婷婷這段時間快生了,你回來不?
得到否定答案後,歐陽志宇語氣中有按捺不住的失望。
你忍不住就會打問號:
歐陽志宇為什麼對病床那麼熟悉?
而歐陽志宇的爸爸為什麼絲毫沒有當爺爺的喜悅拒絕回家呢?
原來,歐陽志宇患過尿毒症,前女友跑了,家裡負債纍纍。
好在換腎成功,婷婷沒有嫌棄他,相反:
我總覺得他有什麼事情瞞著我……
他那天和我說了之後,我感覺心裡一塊石頭落下了。
而爸爸之所以拒絕回家,因為真的忙。
他坐在計程車狹窄的駕駛位上平靜地說著:
兒子突然得病,一說要40萬……之前還欠了一點錢。現在想著來這邊(深圳)多掙點錢。
原來爸爸在廣州開出租,住在一千塊錢的破舊出租屋裡,每餐用榨菜撒辣椒就飯:
我媽給我做的這個辣椒挺好,這樣吃一個月伙食才一千多塊。
大病席捲後的家庭。
病癒的歐陽志宇雖然後半生都必須服藥,但遇見妻子,讓他又燃起了生活火焰。
爸爸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齡背井離鄉,掙錢還債。但只要孩子的小家庭好,他也算有盼頭。
可很快,兩邊都出事了。
婷婷被查出羊水不足,孩子可能會有健康問題:
可能會是先天性的一個腎臟的發育不完全,他直接得出了結論。
他並不知道我做了移植。
懷著巨大的忐忑,他們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而爸爸上晚班,有人突然變道剮蹭了他的車,正等著交警來處理時,對方反而氣勢洶洶地大喊:
我要去接老闆,我不管,讓交警把兩個車都拉走,要罰就罰。
這一折騰,不能送客人掙錢,還白白受氣。爸爸背身小聲嘟嘟囔囔:
自己不主動承擔責任還反過來嚇唬我哦。
那頭,婷婷進產房了。
歐陽志宇在門外守著,有些不安:
崽崽是我們家裡的希望,只希望他們母子平安就好了。
孩子出生了,很健康。
歐陽志宇開心地打電話給爸爸,爸爸還坐在計程車狹窄的駕駛座上。
黑暗中能看見他的笑眼:
恭喜你當爸爸了。
不善言辭,又忙著出車,他再一次掐斷了兒子急著分享喜悅的話頭。
但他很快調班回家:
這是我給孫子準備的紅包,1680元,一路發!
說著,對鏡頭露出憨厚的笑臉。
他為錢奔波了一生, 這聽上去功利心太重的祝福,其實是他能想到的,給兒孫的最好祝福了。
熬夜傷身,只要一上點年紀就容易心悸,走路都輕飄飄的。(資深爆肝患者深有感觸)
可爸爸晚班一結束,就急匆匆地趕去車站。
高鐵上,他在洗手間把灰撲撲的工作服換成了自己乾淨的衣服,還洗了把臉。
進家門,他就急不可待地探頭探腦。
抱上孫子後,孩子居然笑了。
他捧著孫子,仰著臉也笑了:
特別開心。
你說他為什麼就知道我是他爺爺呢?
孩子的笑聲, 沖淡了幾天前還籠罩在這個家庭里的烏雲。
03
夜晚保安亭,一個保安大爺正認真地翻著本子看歌詞,對著手機唱歌。
另一頭小伙活潑地在直播間對粉絲唱歌。
兩頭氣氛都挺歡樂。
直播唱歌的小伙周藝就是大爺的兒子。
隔天一大早,周藝坐在床邊,爸爸走進來:
這麼早起來啦?
緊接著,爸爸推進來一個輪椅——
撲通,幾分鐘前那些歡樂畫面的背後一定藏著東西。
原來周藝20歲時,從甲板上掉進機艙,再也沒能站起來。
9年了,他並不如直播時看上去那麼開朗。
他不太願意出門,有些自卑。
爸爸想帶他出個遠門——
登泰山。
深夜裡的臥室,爸爸堅定地說:
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
就得活得有骨氣點,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
周藝也知道,爸爸堅持帶他去爬泰山,是為了給他「打個樣」:
一定要把我,背也要背到泰山去。以後當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我們今天做的這麼一件不平凡的事。
其實,周藝能恢復到今天這樣,已經是個奇蹟。
剛摔時,醫生告知,周藝要一輩子躺在床上了。
坐不能坐,抱也抱不了。
連出門曬太陽都要整個床搬出去,還得蒙著被子,不然他一下就感冒了。
別人都勸周藝爸媽放棄,說長痛不如短痛。
他們就是不捨得,也不甘心。
老兩口堅持自己「康復」兒子——
媽媽經常給周藝捏腿,常年的操勞,讓媽媽手指的指甲蓋發黃、凹凸不平。
爸爸帶著兒子做仰臥起坐,推著兒子去打籃球,常常把兒子抱起來,讓他能直立。
媽媽感慨地覺得,比起當初剛受傷那個脆弱的兒子:
現在就跟好人一樣。
而爸爸覺得只要把兒子帶上泰山,今年就算是大勝利了。
這麼多年的辛苦就沒白費。
所以爸爸很重視這次登山,做好了萬全準備:
檢查心肺功能確認登山的身體狀況。
背工友練習登山背繩的使用。
可真的到了泰山,還是發現了bug。
景點中沒有設置殘疾人登山的無障礙設施,更沒有擔人的挑山工人。
除去大巴和索道的路,只能爸爸背。
天,還完全黑。
爸爸登山帽上的燈隨著每一個沉重的腳步晃動著,生生刮開夜幕,也吃力得讓人頭暈。
不寬敞的登山道路上,陸續走動著不少登山客,總會有人好奇地望多兩眼。
黑漆漆的山路上很安靜,只能聽見爸爸一聲聲「哼哧哼哧」沉悶喘氣聲急切地交替著。
像一個酣睡中的響亮鼾聲,迴蕩在山雲里,卻是一個清醒的人咬著牙堅持的證明。
讓人心疼。
他們終於在5點登頂。
兒子看見了爸爸口中的大好河山。
04
到這你會恍然大悟。
喜事,只是一個切口。
鏡頭通過強大的敘述力,撕開了陌生人看上去漂亮、體面甚至歡樂的表象,讓你窺見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而言,希望產生的瞬間——
是聾啞的李勇敢在愛人馬昊然身上看見希望;
是被病痛折磨過的、負債纍纍的一家人從新生的嬰兒身上看見希望;
是爸爸帶癱瘓的周藝去登山創造奇蹟,父子倆從朝陽看到希望。
那一刻,是李勇敢飛奔撲向馬昊然。
是操勞的歐陽志宇爸爸抱著初生兒憨厚地笑。
是氣喘吁吁的周藝爸爸安靜地陪著周藝看太陽露臉。
雖然都是陌生人,看似與我們無關。
實際上每份情感,都能讓我們感同身受——
在孤獨時遇見愛,在困境中化險為夷,在自棄中重新燃起力量……
它填滿了的,是我們每個在世間為了更好的生活奔波,求而不得有時,委屈受傷有時的普通人的內心。
也是我們中國人達觀、樸素的世界觀。
要奮進,要勤勞。
但如果人生喜事寥寥,也不要忘記——
希望產生的瞬間,就是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