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乾麵:這500個最硬的海蠣子,是俺們大連的家底兒,是俺們借你們的,一定要好好地一個不少地還回來!
2020年元宵節晚上
沸騰的城市裡
這是大連人最樸素的期待
2月8日的晚上
所有大連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件事刷屏
——
大連500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從接到指令到機場集結,
4小時的時間
「白衣天使」們
用軍人般的雷厲風行和迎風逆行,
激盪起這座城市每個平凡人
胸中的熱血和柔情。
「這座城市的凝聚力值得我們驕傲!」
這是
很多大連人
發出的最整齊劃一的心聲
500位「白衣戰士」的集結
一個城市的精氣神兒
寫在每個人
對待國家和城市召喚的態度里
從接到上級指令,到各醫院緊急徵集報名人員,再到物資準備、機場集結,短短4個小時,大連醫療系統就完成了一次急行軍般的火速集結。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趙作偉:
8日下午三點,全市開了專題準備會議。隨後,市衛健委就立即將任務下派到各個單位。一方面我們要全力支援武漢的抗擊疫情工作,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全面考慮和部署大連本地醫療資源,做到兩者兼顧。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各組織20名醫生、150名護士,大連其他醫院組成共80名醫生、80名護士,500人的團隊集合了各個方面的骨幹力量,加上11位行政及後勤保障人員,一共511人的團隊集結待發。
這511人的醫療團隊
由大連20家醫院組成
人員名單上
幾乎飽含了
大連所有醫院的
重症科、呼吸科、腸道科
……
有主任、醫生、護士長,
很多醫院甚至院長親自挂帥
「抗擊疫情時期 ,每家醫院本來都要抽調大量的醫療力量用於疫情防控,但是任務下達之後,沒有一家醫院推任務,沒有一位醫務人員向後退。」
趙作偉說,接到任務當天出發,其中的種種困難大家都可以想到,但是全市醫療系統上下沒有人叫一聲苦、喊一句難。相反,報名出征者爭先恐後,報名人數大大超出徵集人數。
「很多人沒有回家,直接讓家人把行李送到了機場。」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石鐵英告訴記者,因為之前很多醫護人員都報了名,就在報名的同時,他們已經把行李打包好,所以即便2月8日當天身在工作崗位,也可以像戰士一樣接到命令隨時就出發。
大連市中心醫院正式接到馳援武漢通知的時間,是2月8日下午4時多。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已經圍繞診療方案五個版本連續開展17場全員地面培訓和6場網絡培訓,也已經為可能馳援武漢預備了三個批次的應急機動隊。
接到任務後,醫院立即通知所有機動隊員。全院醫務人員紛紛請戰,無論是不是機動隊成員,大家要求積極上戰場的熱情空前高漲。傍晚6時,僅僅一個小時40分鐘,應急隊15名隊員已經完成了思想準備、收拾行裝、告別家人,醫院機關樓集合……
「需要什麼,
後方想方設法一定辦到!」
緊急組織生活保障物資,是市商務局當天下午才接到的通知。受疫情影響,很多零售企業和供應商縮減了部分商品的庫存,因此,在短時間內聯繫到足夠的物資,任務艱巨。
他們委託大商集團負責組織主要物資調集,在目前疫情期間貨源不足的情況下,大商集團迅速在全市網點中組織了大部分的主要貨品,但雨靴、雨衣仍無法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市商務局緊急聯繫各相關部門,把物資集結到位。當天,市商務局等部門為醫療隊共準備了9大類4496份生活保障物資。方便麵、火腿腸、榨菜、巧克力、罐頭等保障食品因為當天緊急調貨時間不足,大商集團及時與醫療救援隊取得聯繫,將在醫療人員分配到位後,把所需物資空運到前方。
從來沒有什麼英雄下凡
都是平凡人挺身而出
陳彥竹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的一位護士。她是一位普通的妻子,一個六歲女孩的媽媽。元宵節的前一天,她給在同一家醫院工作、元宵節依然不能回家的丈夫叢慶偉送去了湯圓。非常時期,夫妻倆的見面,只有短短的25秒,五句話。
第二天,陳彥竹接到醫院要派人馳援武漢的通知,她第一時間報了名,並在元宵節的晚上踏上征程。
2020年元宵夜
急援武漢的
500多名大連醫護人員
都是跟你我一樣最平凡不過的人
只不過
因為他們
懸壺濟世的夙願和身上的一襲白衣
成為了這場席捲全國的疫情中
最能力挽狂瀾的一群人
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胸外一科和日間手術的護士長沈瑩,這次也是主動請纓馳援武漢。
2月1日,她最親愛的父親從此離開了她。參加完父親葬禮就回到抗擊疫情崗位上的沈瑩,接到上級馳援武漢報名通知的她,給領導發去了一句話,「先給我留個名額」,然後才去跟護士們徵集報名。
「你那裡好嗎?吃的好嗎?睡的好嗎?工作順利嗎?患者好嗎?武漢還好嗎?」
這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護士周長銘去武漢支援後對未婚妻、同是大醫二院護士的張翠英每天牽掛的事情。
2月8日,從開始報名的那一刻,張翠英就不停地向領導申請,因為她是黨員,因為她是白衣天使,更因為她愛的人在那裡,他們曾經救死扶傷的夢想因為武漢這次的戰疫實現了。最初,護理部考慮到周長銘已經在武漢一線,就沒有接受張翠英的申請。張翠英哭著找到護理部主任沙麗艷表示,在大連沒有任何負擔,一定要到一線去。最終,她加入了大醫二院174人的醫療團隊。
接到馳援武漢的報名通知,大連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神經外二科全體醫務人員鄭重地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
神經外一科主任從培雨親自手書的請戰書令人動容。59歲的神經外二科主任李旭琴拿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氣魄,她說:「不要嫌棄我的年齡,我有一腔的熱情和幾十年的從醫經驗呀!」就這樣,醫院拿出了最強陣容,8名醫生有4名是主任醫師,7名護士4位是副主任護士。今年50歲的崔文權是支援六盤水市脫貧攻堅技術幫扶優秀專家,時隔僅僅15個月,他又再次請戰援助武漢;38歲的護士吳梅梅是曾參加過非典戰役的優秀護士……
把英雄們安全送到戰場
2月8日
在大連機場
大連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們
感受到了最溫暖的送別
大連機場緊急抽調了大批工作人員,專程為醫療隊提供最周到的服務。但醫療隊員們看不到的是,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醫療隊航班的正常出行,他們專門調整和預留了最方便登機的近距離機位。
在機場候機廳里,聽說很多醫護人員是從崗位上直接奔赴機場集結的,賽百味、羅森等商家們,更是傾囊而出。羅森便利店接到總部指令,店裡所有的商品,醫療隊能帶走多少,羅森就提供多少!一心水餃,立刻準備了20份大餡餃子,他們跟醫護人員們說,「上船餃子下船面,期待你們平安歸來!」
CZ5249、CZ5251、
CZ5253、CZ5257,
2月8日晚上10時26分開始,
這四個航班
載著大連的500多位醫護人員,
相繼飛向武漢。
當天下午接到南航總部的指令之後,執行飛行任務的南航大連分公司,在13分鐘內就配齊了6套機組人員,一個多小時,所有工作人員就已經全部就位。
南航大連分公司重要運輸保障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運行指揮部經理劉治源告訴記者,汶川地震時,南航大連分公司派出了2家飛機執行緊急運輸任務,而這次是4架飛機,短時間內這麼多架次執飛緊急任務,「還是我們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他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最強的集結,最全的保障,確保萬無一失。
「其實為了應對疫情,早在上個月我們就成立了南航大連分公司疫情防控人員物資運輸保障領導小組,也制定了相應的預案、明確了相關的職責。這為這次運輸保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幾乎每架飛機,都是提前十幾分鐘到達武漢天河機場。」執飛CZ5251的倪承龍告訴記者,因為得知南航這次飛行任務是運輸大連的醫療團隊,途經的六七個區域的空管,都無一例外地一路開啟綠燈,並通過飛行機組向白衣戰士們致敬!倪承龍說,這次飛行,也將成為他本人的飛行記錄中,最值得驕傲的一次。
4小時火速集結的背後
是一個城市應急能力的體現
臨危受命,沒有退縮,一呼百應
是大連城市凝聚力的體現
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這場戰役里
現在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時候
前方戰士衝鋒陷陣
我輩須在後方「待得住」
唯有如此
大連城市一定能戰「疫」到底
確保平安!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孫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oIWLXABjYh_GJGVrt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