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而不繁,細而不柔,沉靜自然中見靈秀

2020-03-28     紅鯉魚文化


在這個無休止的追逐物賞文明的歷史環境里,出色的花鳥畫可以棲息紛亂的靈魂,使人得到身心的凈化和升華。畫家李燕華默默探求,不事宣傳,作品卻典麗高華,工而不繁,細而不柔,姿致端莊綽約,於沉靜自然中見靈秀。




李燕華:1944年12月生於天津,祖籍江蘇泰縣。196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天津作家協會《天津文學》雜誌社美術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三亞市天涯書畫社特邀顧問、天津湖社畫會理事。師承湖社名家李鶴籌先生,孫其峰先生。擅長中國工筆花鳥畫。作品《黑天鵝》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寒江棲雁》入選第二屆全國工筆畫大展。1994年於台灣台北市舉辦《李燕華工筆花鳥畫展》,1997年於天津舉辦《李燕華工筆畫展》。



李燕華雖然生長在城市,卻喜愛純樸的自然。喜愛綠色的一枝一葉,喜愛多姿的一花一草,喜愛百鳥和鳴的天籟華章,沉醉於這一切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機之中。用自己的筆畫出對生命的熱愛,對未來朦朧的憧憬,對美的追求。



她的運筆鈞勒挺健勁朗,剛柔相濟,不露女兒腔,無縱橫使轉氣,具有男性陽剛之拙意。在用墨上顯然受畫家陳之佛的畫風影響。其作品題材豐富,格調高雅,師法造化,清麗動人。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之精要,而且在總的格調中具現代繪畫應有之素質。



李燕華曾徒師於北派花鳥畫家孫其峰、李鶴籌等,後來轉而向陳之佛等南派大師學習,把幽雅的情調和淳樸的風格作為目標;弱化了北派工筆畫多變的線描和凝重的填色,吸取了南派注水注色、偏於情致的畫法;她鉤線細而淡,彩色以素雅屬主,略偏清冷,看去若輕霜籠罩,卻又明澈如月華初升。



面對她的畫,好像盛暑遇雨,眼前的世界驟然變得純凈清爽了。如《黑天鵝》,畫面的基調是黑白——黑色的天鵝和白色的荷花,但那白色基調中包含著淡綠、淡赭;光是柔和的,像詩一般的朦臆,托襯出一對深色天鵝。



畫家省掉了荷葉,只畫亭亭玉立的荷花,使那「輕輕資質淡娟娟」的風韻得以充分展示。在這裡,畫家的技巧看不見了,奉獻給觀眾的只是迷人的意境和詩化了的自然美。



李燕華十分重視畫面的節奏和韻律,既豐富於單純,講究整體的形式感。在她的畫里,從無龐雜、紛亂的物象措置,也沒有險奇、失重的構圖;花和鳥的造型也從不粗笨、怪異或過分變形誇張。



一切都是端莊、諧調,優雅和寧靜的,可以隱隱感到陳老蓮工筆花卉的某些形跡,但不那麼高古;可以看出宋代花鳥情理和諧的特質,但又有現代情味。



就總的畫風畫法觀之,李燕華的工筆花鳥仍保持著傳統的規範,無論鉤、描、染、處理空間、形象和顏色,都顯示著她紮實的功力和態度。她系統學習過西畫,也汲取了某些西畫的因素(如色調),但並不露形跡,高雅的東方雅韻致溢於畫幅,令人欣然。



工筆畫決不是只憑功力就能造就好的,它也需要藝術家的靈性,需要內在的涵育。宋元以降,士大夫大都傾心水墨寫意,工筆畫的領地基本讓給了藝匠或「行家」,後者一般都乏於文。老蓮、南田乃至陳之佛的格高,根本之點乃在他們都是文人藝術家,都具有高度的文化素質。



李燕華大學時代喜讀書,善思考,不只以磨礪技術為宗。在性格上,氣質上,她一向樸素自然其外,秀麗睿智其內。畢業後,她長期從事文藝刊物的插圖和設計工作,與作家、詩人、理論家相過往,不覺中愈加凝練了她內秀的氣質和多方面的文化修養。這樣的基礎加上工筆技巧上的苦功,她的破門而出並非偶然。



陸龜蒙《白蓮》詩云:「素葩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燕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晴。」要從平庸市俗的功利氛圉中分離出來,升華自己的畫格,除了文化修養,還非有欲上瑤池的獨立追求和月曉風清的人格不可,因為前人早說過「畫,心畫也」,「風格即人」,如斯而已!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k7lI3EBnkjnB-0zLM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