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場合中,切忌節外生枝

2019-11-07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時我是主管,帶著一名業務員去談業務。那次擁有一個夢幻般的開局。

客戶是一名採購經理,貌似心情特別好,和我們充分討論了產品細節後,還將他們老總請了出來。

老總呢,很開明,對我們方案很認可,還誇了我們很專業。

氣氛融洽的一比,按照慣例,談完正經事,都會閒扯一會兒。說說各自的行業處境,以及大環境什麼的。

老總講了講他們公司的產品,隨手拿了一本產品宣傳冊給我們看,並對我們說,「你們認識的客戶多,有適合我們產品的可以介紹一下。」

這相當於資源共享啊。有經驗的銷售,都知道這是一個成交信號。

也許是被這種順利的局面沖昏了頭,業務員翻了翻產品手冊說,「你們這種產品手冊,做一份要多少錢啊?

當時,我覺得略有不妥,沒來得及阻止。對方老總說,「我印象中大概12塊錢吧。」

業務員很驚訝,說,「哪用這麼貴?我可以介紹一個做手冊的,一本也就5塊,能便宜一半多呢。

突然,會議室詭異般地冷卻了下來。寒暄了幾句後,那老總便忙其他工作去了,我們也告辭離開。

回去的路上,我就說這單業務八成做不下來了。業務員愕然地問,「為什麼?」

我說,「你不該節外生枝,扯那麼多沒用的——要幫別人做手冊什麼的。」

他不理解,說,「這不也是在幫客戶嗎?能幫他們省錢,有什麼不好?」

我說,「你沒看到採購經理的臉色嗎?本來5塊的東西,為什麼到他們公司變成了12塊?會不會有貓膩?

你在老總面前一腳把黑箱踢開,這不是給採購經理添堵嗎?

就算採購經理在其中沒貓膩,可是採購價比市場價貴那麼多,那也是失職啊。老總心裡能不怪罪?

退一萬步講,就算客戶信任你,按你介紹的去做手冊,麻煩也會隨之而來:你是那個做手冊的背書人,人家做的好,客戶多半不會認為是你推薦的好;

人家做的不好,客戶會認為是你的問題,因為是你介紹的。

你看,這麼算下來,無論怎樣,這種無關的事都不該牽扯進來。因為只能給你帶來壞處,帶不來好處。」

雖然,我說這話時,那業務員很不服氣,然而,結果證明了我的預判。那採購經理再也沒有接過我們的電話,那單業務自然也黃了。

這個故事的道理並不深奧,就是想告訴你,在商務交往中不要牽扯一些無關的事。

你去觀察那些商務老手,他們說話都很保守。他們寧可說一些廢話,也不會談論自己的觀點,更不會幫你出主意。

因為在商務場合中,只有利益二字。既然有利益,關係就會變得錯綜複雜。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有可能掀開不為人知的一角。

此時的你,會被視為攪局者,肯定會被排斥驅逐。

商業環境中,很多東西都是複雜的。你每一句多餘的話,可能都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所以千萬不要節外生枝。

最後留給你一個思考題。當然我也沒答案,只是大家來推理一下。

故事中的那個老闆,竟然知道一本產品手冊12塊錢,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細的人。

那麼他怎麼沒有發覺這手冊買貴了呢?

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答案。良叔小隨天天見,再堅持29天。


-END-

滿滿的聖誕味道 ——攝於2019年11月6日

本文作者: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閱讀原文,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