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德國億萬富豪,探索貧富差距背後的故事

2019-08-31     呆影視

貧富差距,在全世界所有地方都存在著的問題,

遠在德國的「DW」就拍攝過這樣一個紀錄片《不平等:財富如何變成權力》

DW分別跟拍了三個不同階級的代表人物,耗時六個月,他們有代表「新貴」的克里斯托夫·格倫納富豪、代表「中產階級」的托馬斯·克萊普斯。與代表「貴族階級」的貝希托爾斯海姆,節目組想通過他們找出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真相。

「新貴」

房地產商克里斯托夫·格倫納是德國最有錢的之一,為什麼節目組會找到格倫納,因為格倫納的是德國極少數能把財富能從零到積累到億萬層次的企業家。

格倫納的父母是教師,他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直到現在,他的CG集團是德國的房地產之一。

在一次與節目組的對話中說道:「假設你有2.5億歐元,哪怕你把它們從窗戶扔出去,它們還是會回來的,你無法摧毀它們。

你可以購買不動產,不動產就會升值。你可以買黃金,金價就會上漲,投資是無法摧毀財富的。」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格倫納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有時他會要求自己五分鐘內爬上自己公司樓頂,30層樓、120米、600台階。

馬里奧勞特巴赫是公司的保安,他受過13年的教育,會2-3們外語,卻只能在一家公司當保安,可想在德國的競爭壓力有多大。

馬里奧勞特巴赫每月收入為2000歐元,但也足夠他生活所用。

當記者問道你和門衛對比有意義麼?格倫納回答道:「當然沒有意義,我30年來只請過3次病假。

但是你問問我的保安,他請過多少次病假。如果我椎間盤突出了,我會來工作。如果我發燒40度,我會來工作。

如果我老婆和我吵架讓我整夜無法入眠,第二天我還是會來工作。問問我的保安他能不能做到,所以那我們做對比是不合理的。」

在德國最富有的5%的人,卻擁有近一半的房產,進一步德國人沒有房產。

「中產階級」

克勞斯夫婦他們有兩個孩子,他們也屬於自己穩定的工作,但他們40歲了確還是租房,(在德國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他們要為租房付出許多金錢)

不過克勞斯夫婦最近卻有買房的打算,剛好他們看的小區是CG集團名下的房產。

克勞斯夫婦對節目組表示到:「目前94%的購房者都不是當地人,也就是說這個價格目前已經不是當地人可以負擔的了。」

德國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是富人,「在德國最富有的5%的人,卻擁有近一半的房產,進一步德國人沒有房產。

在德國的萊比錫城更是個極端的例子,在萊比錫城只有百分之10%的擁有房產。

對於克勞斯來說他是幸運的,他在一個大企業打工,但這不就代表著他可以負擔的起房產。

這時屬於中產階級的悲哀,他們並不窮但卻負擔不起房子。

「貴族階級」

貝希托爾斯海姆的身份毫無疑問是尊貴的,因為他是德國少有的貴族,貝希托爾斯海姆的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羅馬帝國。

雖然格倫納富有,但他還遠遠不能稱得上「尊貴」,因為尊貴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得來的,必須需要你的出生。

貝希托爾斯海姆在德國中部擁有著300公頃的森林,他的財富大多數來自繼承。(直接出生在起點了)

他在德國有一個工作團隊,他們的工作團隊要做的是幫助一些家族管理他們的財富,讓他們的財富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在問道德國現在環境是否公平麼時,而他答道:「是的,我覺得挺公平的,我在街上沒覺得大家不滿。」

哥本哈根商學院社會學教授布魯克·哈靈頓就成表示過:「不平等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人們有著不同的智力,能力,長相,父母……

但是作為社會學者,我擔心的是不平等會累積出『財富王朝』,資本通過血緣。這會造成這種不平等被固定化和制度化,並且把其他人獲得財富的機會給破壞掉。」

在一戰前,德國政府曾經公布過一次當時的百萬富翁的名單。

而冠以這些家族姓氏的人,在今天的德國財富網中依舊活躍。他們通過祖先的錢生錢,依舊能夠維持自己巨富的地位。

據統計,德國人每年有4000億歐元財富是繼承下來的

德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這種不平等現象正在不斷地加劇。

當權力精英們走在前面時,窮人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落後。與此同時,中產階級也在以不斷增長的速度萎縮。

最讓人絕望的是努力工作並不再會帶來更多的進步。

歡迎關注【呆影視】第一時間獲得更新,我們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IAKA20BJleJMoPM54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