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選調生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2020-03-23     東方聖城網

一個特殊的春節,一次突發的疫情,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濟寧市金鄉縣57名「90後」選調生,57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承載著組織的信任、重託與期望,舍小家為大家,迅速投入戰「疫」一線,承擔起防控宣傳、摸排走訪、站崗守卡、配送物資等艱巨任務。「黨員代表」「青年先鋒」「包村幹部」是他們的代名詞,也是他們面對疫情毫不退縮,用青春和汗水織起的一張張「防護網」,更是他們踐行初心使命,用責任和擔當築起的一道道防疫「青春長城」。

做村莊社區的「守門員」

金鄉縣2017級選調生金鵬,目前擔任卜集鎮孫桁管區黨總支書記、組織幹事。大年初二,他來不及跟家人吃頓早飯,便匆匆從微山縣老家趕回金鄉,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孫桁管區東臨251省道,北鄰任城區,8個行政村均分布在038縣道兩旁,人流量較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為控制人員流動,他率先提出「每村只留一條出入路口」要求,組織各村成立黨員先鋒隊、消殺隊、巡邏隊,堅決制止走親訪友及外來人員入村,構築起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青年幹部能多干一點就多干一些,黨員乾得越多,群眾心裡越踏實。」這是金鵬常常提醒自己的話。為了減輕人手壓力,金鵬自己專門包保了一個村,每天堅持到各個站點路口查看,及時記錄收集各村防疫情況,全天靠在戰「疫」第一線,與所有村幹部共同戰鬥。

做凝聚各方的「宣傳員」

「能為防疫出力,那就竭盡全力!」這是金鄉縣2019級選調生劉丹陽的戰「疫」宣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位剛上班不滿一年的「97年」姑娘,懷揣著年輕人的熱血與激情,在安慰好家人後,隻身一人從泰安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特殊時期,宣傳亦是一線!」除了要做好社區工作,劉丹陽還奔忙於疫情防控一線,深度挖掘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利用每晚的空閒時間,采編出十多篇真實、感人、給人力量的新聞報道,將金河社區孫幼崇、十里社區防疫措施等抗疫一線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推向了大眾日報、齊魯壹點、學習強國等多家省市級媒體,引起了社會熱議和強烈反響,提振了黨員幹部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巾幗不讓鬚眉,她用青春的熱血無畏,踐行著一名青年黨員的責任擔當,為防疫工作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青春色彩。

做綜合協調的「調度員」

現任金鄉縣魚山街道團工委書記、政研室主任的馬新超,是一名2016級選調生,正月初二一早,接到單位讓他馬上趕回的電話後,立即約了一班城際拼車,上車後,司機告訴他公司已經要求班車停運,這班車是今天的最後一班。在慶幸能及時趕回單位的同時,他不禁心頭一緊,深深地感受到這次疫情的嚴峻性。

回到單位後,他被分配到了疫情指揮部綜合協調組,負責收集匯總每天各部門工作動態和數據,幫助協調疫情防控工作事務,協調辦理物資通行證,還要趕寫文件、材料,整理工作檔案、台帳。二十多天來,始終吃住在單位,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沒有回過一次家。為了傳遞正能量,他結合自己的特長,創作山東快書《白衣戰士鍾南山》致敬抗「疫」英雄,潛移默化地把防護知識融入其中。「困難是暫時的,我們『90後』青年幹部要扛起重擔,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自己的貢獻,相信寒冬過後定會春暖花開!」馬新超期待地說。

做群眾身邊的「配送員」

「現在的蔬菜新鮮嗎?」「能不能增加一些水果啊」「我在商城下單了,儘快送過來,等著做飯了」……「買賣興隆」網上商城聊天窗口不斷閃動,2018級選調生朱家寶正在認真回復每一條消息。

大年初二,家在湖區的朱家寶沒顧得上吃午飯,坐船乘車四個多小時趕到了金鄉縣興隆鎮,被緊急任命為苗劉村包村幹部。為了在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同時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這位臨危受命的小伙子率先提出「利用電商進行物資無接觸配送」建議,開展生活必需品配送到家服務,帶頭當起了村裡的「配送員」。村民在網上商城下單後,朱家寶將訂單發給農場、商超,農場根據訂單將每戶貨物單獨包裝,志願者送貨上門離開後再微信通知戶主領取,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放心菜。「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但疫情面前,黨員不能退!我們多跑腿,群眾就能少出門,這是我的責任!」朱家寶堅定地說。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是一盤舉國同心的攜手棋,考驗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更考驗著青年人的擔當與奉獻。在這場戰鬥中,這群「90後」選調生時刻將防控責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心中,毫無畏懼、主動請纓,逆行而上、衝鋒在前,在戰場揮灑青春與熱血,在火線踐行初心與使命。身兼數職、不分黑白卻從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們始終都記得內心最堅定的聲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願意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DwSCHEBnkjnB-0zYX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