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瓜,才是「絲瓜」!

2020-07-26     美食導報

原標題:水瓜,才是「絲瓜」!

炎炎夏日,在廣東的鄉村地區,常常可以看到一款田園氣息十足的瓜果——水瓜。

說起這種瓜果,許多廣東人都印象深刻:水水嫩嫩的口感,味道清香至極,色香味皆無可挑剔。不少美食家認為,水瓜這種食物之所以美味非凡,全因其搭配合理而精妙。

水瓜,才是「絲瓜」!

說到水瓜,想必很多人會想到它那軟嫩細滑的瓜肉;也有人會想到另外一種口感相似的瓜——絲瓜。對於水瓜和絲瓜,確實有必要為大家科普一下。

曾幾何時,記者也把水瓜當成是絲瓜,並且把水瓜認定為是一種廣東特產。後來記者根據科研報告得知,原來絲瓜才是真正的廣東特產。

根據資料顯示,我們華南某些地區日常所說的「絲瓜」,也就是有突出稜角的絲瓜,實質在科學界被稱為「廣東絲瓜」或「有棱絲瓜」;而表皮稜角不明顯的、被我們稱之為「水瓜」的品種,在科學界的學名,反而是「絲瓜」。

這種「有棱絲瓜」作為南方尤其是廣東常見的蔬菜種類,本身就長成這個奇怪樣子,並不是絲瓜的異形品種,它在北方菜市場難得一見,但在南方倒是常見得很。也就是說,在廣東以外,人們所說的絲瓜其實是水瓜,反倒是我們常說的絲瓜,才是稀有品種。

絲瓜原產亞洲,可能來源於印度,在中國的栽培歷史非常久遠,甚至在雲南、廣西等地都有野生分布的絲瓜。然而絲瓜的拉丁學名Luffa aegyptiaca的意義卻是「埃及的」,這是因為16世紀歐洲的植物學家最早是從埃及引進了這種作物。

絲瓜原產於亞洲的季風氣候,也在中國經過了長時間的培育馴化,能適應中國從南到北的不同生長環境。不過迄今為止,能天然種植出「有棱」的絲瓜,卻只有兩廣一帶,甚至連原產地印度都頗為少見。相比於水瓜而言,有棱絲瓜肉質相對更硬,口感更加有嚼勁,在製作時甚至要去掉影響口感的堅硬的稜角,更適合蒸釀等需要保持形態的烹飪方法,比如蒜蓉蒸絲瓜和釀絲瓜等。

相比絲瓜,水瓜要更為鮮嫩清甜,不但瓜肉水嫩粘綿,而且連皮都是非常幼滑的。尤其是「水嫩」這個特點,讓它有了成為許多食材搭檔的先天條件;但也因為這個特點,它也不容易和許多食材搭配。因此,也經常有人抱怨,水瓜可不太容易煮菜,因為它實在是太「水」了,還沒怎麼料理,就煮出一汪水。其實,只要找對了搭配、找對了方法,照樣能炮製出出色的菜式。

水瓜食單

水瓜蜆肉煮芋頭

不少美食家對這道「水瓜蜆肉煮芋頭」的評價都非常高,尤其是對於水瓜這種食材來說,這是它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做法。

據介紹,這道菜的起源雖不可追溯,但其初衷是很明顯的:就是要把水瓜的「水嫩清香」完整呈現。於是在眾多食材中,常常作為輔料的、同樣是以「嫩滑」聞名的芋頭被挑選出來。它們搭配成菜之後,口感相似相近,味道相輔相成,滑、嫩、綿、稠、清、香都能一一體現。這樣出色的搭配,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了。

材料:

水瓜 1條,香芋 200克,蜆肉 50克,薑末、蔥段、油、鹽、味精、鮮奶 適量

做法:

1、水瓜去皮、切塊,香芋去皮、切菱形塊,蜆肉飛水後撈起待用;

2、熱鍋倒油,然後下薑末、蔥段爆香,加入清水、香芋,慢火煮約2分鐘;

3、放入水瓜、蜆肉,與香芋一起煮,隨後加鹽、鮮奶、味精,至水瓜熟即可。

水瓜炒油條

材料:

水瓜 1條,油條 2根,胡蘿蔔 半條,油、鹽、蚝油、香油 適量

做法:

1、將水瓜、胡蘿蔔切薄片,油條切段;

2、鍋內放油,放入蔥花,炒出香味,再倒入胡蘿蔔,水瓜;

3、先放適量鹽,防止水瓜變色,並讓水瓜出水,防止糊鍋;

4、炒出汁後,就可以加油條翻炒;

5、稍微翻炒幾下就可以了,最後倒少許香油,加少許蚝油,即成。

水瓜餅

材料:

水瓜 半條,雞蛋 2個,麵粉、鹽、水 適量

做法:

1、 水瓜切丁用鹽腌制,等待到水瓜出水;

2、 打入雞蛋與水瓜丁攪拌均勻,再加適量麵粉攪拌均勻;

4、小火熱油,用大勺子舀麵糊攤成拳頭大小的煎餅;

5、麵餅攤好了煎至金黃,翻面後水瓜很容易跟麵餅脫節,所以要用鍋鏟用力壓下去;

6、煎至兩面金黃,即成。

今天話題

水瓜與絲瓜,你更喜歡哪個?

今天作者

馮睿峻

編輯&排版

彭柔琪

部分圖片來源 綜合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4EtinMBd4Bm1__YHx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