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媽媽育兒經:佛系家長很難當,用這五點教出自律的孩子

2020-08-08   育兒小彤

原標題:校長媽媽育兒經:佛系家長很難當,用這五點教出自律的孩子

最近在家長群里,大家聊起「佛系」育兒,有位爸爸說:「不就是啥也不管嗎?我也可以」另一位媽媽則擔心:「什麼都不管,孩子走歪了怎麼辦?」其實,

「佛系」

育兒並不是不作為,而是知道有所不為,給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

在孩子出現偏差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

關於如何理解佛系育兒,我去請教了我的鄰居,她在本市一所著名小學當校長,同時也是一對初中生的媽媽。她對我說了幾件讓孩子獨立的好辦法,現在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分享給大家:

要自由先明白「規則」

在《正面管教》中作者指出:為孩子設立規矩,就是要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之心。

這位校長媽媽也有相同的看法,她對我說:「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給他立規矩,沒規矩不成方圓。這並不是為了處處都管著她,而是讓她形成遵守規則的習慣。這樣成長過程中,孩子心裡就會有一把尺子,

即便給他自由,他也不會過分越界。

兒子剛上小學那會,還沒有形成學習習慣,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我們緊急召開了家庭會議,規定以後吃飯20分鐘,吃不完就撤走,寫作業最多2個小時,完不成也要去睡覺。有天晚上10點多他還沒寫完,我讓他馬上收拾去睡覺,告訴他:

規則就是規則,每個人必須要遵守

把這條寫在前面,是因為很多家長一說到「佛系帶娃」,首先想到就是給予孩子無限制的自由,但實際上如果不給孩子制定邊界和規矩,他們也根本無法感受到自由的快樂。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讓她建立起自尊心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生活中即便我們常常鼓勵孩子,但依然會有很多事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鼓勵教育或讚賞教育的尺度,是需要父母把握的。

這位校長媽媽告訴我,自己女兒小時候自尊心很強,上初中時有一次煽動全班翹課去看流星雨,後來老師打電話給她訴苦,說不然讓女兒換個班?

但是她把這件事兒壓下來,沒有告訴女兒老師對她的評價。

只是簡單地和女兒溝通了一下,分析了一下這件事兒,指出女兒應該和老師道個歉。

讓孩子長見識

有時候,即便孩子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們作為家長還是不放心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小到上什麼興趣班,大到選擇學校,都忍不住插手去管。說到底還是不放心孩子的「見識」。既然如此

,何不從小就給孩子提供增長見識的環境?

古語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讀書和旅行都是很好的方式。

這位媽媽說:有一次女兒和幾個同學要去徒步窮游西藏,看到她為了這次旅行,又是做鍛鍊,又是寫攻略。雖然想阻止,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她,當她回來以後看著曬黑的臉,粗糙的手時,說不心疼是假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很有意義,走得越遠,眼界越寬,適應能力就越強。

保持孩子的夢想

孩子應該有夢想,即便那個夢想在我們看起來「很不靠譜」我們也要去幫助他們。比如哥哥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武林高手,於是,我首先帶著他去跆拳道體驗了3天的生活,看著他每天在壓腿,踢腿,劈叉。

3天過去,我問他:「還學嗎?」兒子好像感覺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於是就放棄了。但過了幾天,他說他要去學,結果除了每天的接送,其他的事我一概不用操心,什麼考級和鍛鍊,都是自己自覺完成的

孩子有夢想,先別急著否認。

試試引導他把夢想分解成效目標,帶他們體驗自己能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幫他們努力地實現一個個小目標。這樣的孩子,

有著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後碰到困難也會從容面對。

根本不用父母插手去逼迫他學習。

尋找和孩子的共同語言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那種命令式的,規則式的教育註定會越來越不管用。那麼我們要做的就不再是管理孩子,而

是影響孩子

。想要對孩子產生影響,就要先學會和孩子溝通。很多家長和我聊天時說,孩子逐漸長大,我們父母就越不知道孩子一天在想什麼,一天說不上一句話就嫌煩。

最簡單的道理是,你想要了解你的孩子,你就要知道他們的溝通方式,比如現在流行的網絡用語,

「瘋狂打Call」「老鐵沒毛病」「組cp」

聽到這些話家長一臉懵,孩子一臉嫌棄:

「這都不懂,還溝通啥?」

三年一小溝,五年一大溝。孩子不可能去了解你,只有你去了解他們,那麼作為家長,就永遠不要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媽媽來叨叨:

做一個佛系父母,遠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反而是一項非常高的育兒技藝。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階段主要管什麼?爸媽心裡都都要有數。這就是為啥有些爸媽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非但沒有玩瘋,還相當自律。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想讓孩子聽話?家長先安靜下來,聽聽TA的想法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從小學畫畫的孩子,和不學藝術的孩子,成年差距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