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可以查資訊也能遊戲娛樂,學生帶手機去上學,是否應該禁止?

2020-05-29   教育思享

原標題:手機可以查資訊也能遊戲娛樂,學生帶手機去上學,是否應該禁止?

手機現在成為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伴隨著網絡的發達,在小小的螢幕上我們可以看到大千世界, 也正是它的娛樂性和即時性讓很多人離不開手機。刷資訊、打遊戲、看段子、看電影等等,可以說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上面完成,手機對人的誘惑也是很大的。

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控制不好玩手機的時間會耽誤自己的學業, 學校基本上都會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但是帶手機的情況仍然沒被杜絕。那麼,手機對學生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呢?

一、手機可以讓學生快速獲得信息,也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聯繫。

1、時政熱點、解題方法都可以在手機上獲得。

在高中的學習上,有很多課程的例子與社會熱點關係緊密,比如政治,都會有時政熱點,尤其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 需要關注時政,了解到事件後再根據自己的知識去解讀。作文中,所舉的例子應貼合實際,與時俱進,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廣闊的知識面。

包括一些課程的預習,善用手機可以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時, 如果老師不能及時處理,手機在這個時候就幫了忙,還可以尋找多種解題方法,開闊自己的思路。

2、手機拉近了家長和學生的關係。

現在有很多學生是住校,家離學校比較遠, 手機就可以讓學生在閒暇時候、想念家長的時候與家長聯繫,家長也可以知道自己孩子的精神狀態。在以前上高中的時候,雖然學校明令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上學,但是我們班主任卻允許攜帶手機,只不過平時需要上交,由老師保管。

當需要使用的時候老師就會給你,如果是直板的老年機,老師會寬鬆點,因為手機娛樂性有限,並不能過多影響學生的時間。 所以學生遇到了壓力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用手機和家長聯繫,傾訴一下最近的情感。這只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做法,學校大多數的時候也會默認這種情況的存在,只要不違反課堂紀律,將手機帶入課堂,不干擾學生的學習。

二、絕大多數的學生使用手機並不是以學習為主,而是用來娛樂。

雖然手機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多幫助,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學生要正確恰當地使用它。 有很多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並不是為了學習和與家長聯繫,而是為了看小說,玩手機,這種情況就應該嚴令禁止。因為學生還處在青少年時期,自控能力比較差,會被手機上的各種信息所吸引,從而忽視了學業。

有很多學生在晚上的休息時間不睡覺,打遊戲、看小說,這樣會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不利於學習的進步。 更有甚至將手機帶入課堂,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偷偷玩,這種行為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導致成績下滑。長時間地盯著螢幕,尤其是晚上學校一般會熄燈,對眼睛的傷害更大。

在中國論文網上有一篇名為 《中學生使用手機情況及建議》的調查報告,上面顯示中學生使用手機最多的功能是聊天工具,這對學生的學業有著很大的影響。

學生不是不可以使用手機,但一定要控制使用的時間,規範使用手機的功能。 很多時候手機帶給我們的弊端遠遠大於它的好處,尤其是中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根據有的科目需要學生實時了解的事情,學校可以統一印發,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講述最近的熱點問題。

在處理學生攜帶手機的問題上, 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操之過急,對這種行為有過激的反應。學校老師和家長溝通好,也和學生明確說明帶手機的行為是否可取,特殊情況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