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瘟疫史談當今生態平衡

2020-02-09   溫州美文

原創 戴忠華

盤古開天地,人類生生不息, 從茹毛飲血的氏族社會到刀耕火種的奴隸社會,從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的封建時代到聯合國框架下的新時代,人類文明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主旋律,二則相依相存,不可調和,戰爭是為了和平,而和平是戰爭的喘息間隙。貪婪與自私是人性的弱點,在掠奪與反掠奪之間,人類文明被一些野蠻無知的人攪的支離破碎,停滯不前。

誠然,人類只是藍色星球中的渺小物種之一,跟大自然是無法抗衡的。宇宙星辰,滄海桑田變遷,是人類永恆的探索,隨著科學發展的不斷深入,人類掌握了越來越先進的生存技能。

叢林法則適用於這個星球的所有生物,人類是整個生物鏈的頂端。在七大洲五大洋之間,人類相互廝殺,攻城掠地。狼煙四起,生靈塗炭。人類文明的發展步伐伴隨著戰爭的腳步不斷前進。

掌握了冶煉技術後人類邁上了發展快車道,人口數量從公元前的不到5000萬,到今天的75億,並不斷的繼續爆炸式增長。科技不斷創新,人類不斷繁衍。

縱觀人類發展歷程,都是從貪婪和自私開始的,由此引發的戰爭--降低人口數量--內部整頓養精蓄銳--人口增長--繼續戰爭……周而復始....... 這一切,從核武器的發明以後,發生了改變,核武器,被稱之為人類的終極武器。

人類掌握了核武器之後的近一個世紀,人口蔓延的速度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梳理一下人口變遷史和戰爭史,相關數據都有史可查,在此不再贅言。

根據目前的事態發展,人類數量很快即將突破80億,100億,200億.......直至發生玉石俱焚的核戰爭。如果沒有意外,短期內人類數量還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著。

眾所周知,每一次戰爭都會造成人口的巨大傷亡。然而在中美俄核平衡下戰爭不會輕易開啟。唯一能夠遏制人口增長的將是大自然,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將是顛覆性的,我們不知道大自然採用何種方法對付人類,但一定比核武器更加可怕。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人類最基本的文明素養。保持初心,敬畏生靈。

人口增長導致的生態平衡破壞,已經深深的影響到人類生活品質,極端氣候頻發,大氣污染,水污染,瀕危物種消亡,瘟疫肆虐,奇形怪病頻發……

翻看人類歷史,每一次大的戰爭都跟大自然有關,或因環境惡化導致民眾揭竿而起,或因瘟疫肆虐導致民不聊生,權利更替,利益重新分配。今天的人類,反省的人太少了,對大自然失去了敬畏,貪婪、自私成了主旋律,道德淪喪,綱常崩塌。萬物皆有規則,無度的索取必然遭致毀滅。

世人皆有欲,或為權利或為名利,或二者兼之。追求無所不在,競爭無所不用其極。人口數量的爆髮式增長帶來的生存壓力。地球資源被不斷過度索取,金銀銅鐵,石油天然氣地下水資源,不斷被從地底下挖出,江河湖海天上人間飛禽走獸,皆成了人類美餐。壓力之下,人類不斷開拓領地,從南極到北極,從天上到地下,從地球到火星.......

人類與大自然的搏鬥從未間斷,人類是聰明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古人大禹成功治水,大禹治水的關鍵點是疏,而不是堵。人類終於學會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疾病被有效控制。然而,每一次並不是都那麼絕對完美,漏網之魚總會存在,瘟疫,也就適時蔓延,席捲人類。水至清則無魚,沒有絕對的完美,人類與病毒的鬥爭永遠沒有終點。

自抗生素髮明以來,人類以為破解了生命密碼可以肆無忌憚了,卻忽略了病毒也可以不斷進化,很快,新的病毒就獲得了耐藥性,人類奮起直追,又發明了新的抗生素,病毒繼續進化,繼續耐藥......一場生命的賽跑在爭分奪秒中拉開帷幕。

有人嘗試提出地球能承受的人口最大承載量是多少的話題,有人說100億,有人說150億,還有人說......

其實這根本是一個偽命題,地球所能承受的人類極限,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去挑戰,人類太渺小了,我們所要去做的就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那麼我們現在跟大自然和諧相處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自古以來,大自然所具有的天然調節能力在人類科技的進程中被徹底打破了,然而這只是暫時,大自然並未屈服,天災人禍對人口數量的遏制始終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口數量不可能是越多越好。在同一片藍天下,人類與各種動植物擁有共同的家園,單一物種的爆炸式增長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是不可逆的。

人類的自私和貪婪必將遭自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地殼活躍度提升,南北極冰川融化,災害性極端氣候頻發,都將導致瘟疫的產生,蔓延。很多人看問題總是片面,膚淺,每一次病毒瘟疫的產生,總想找一個替罪羊,道德審判,然後依舊我行我故,等待下一個瘟疫的發生,周而復始。

甩鍋,是最自私的人性弱點。不去找問題的本質,或者說某些人根本就沒有思考的能力,天花也好,鼠疫也好,SARS,伊波拉,乃至今天的新冠病毒,根本不是某一人某一事乃至某一國的問題,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有人思考過嗎?有多少人是簡單粗暴的甩鍋,而不是真正找原因。比如此次的疫情,有人說應該禁止所有野生動物的買賣,野生動物並不是原罪,因噎廢食不是解決問題的所在。野生動物如果無序的蔓延,又將是一場災難。

我想說,瘟疫,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一個病毒被消滅,新的病毒很快又會來臨,絕對不可能完全消滅。要認識到這一點。正如大禹治水,不要只是堵,疏通也是方法之一。

人口密度的越發密集,必將導致更多的病毒產生,一代又一代的病毒不斷的更新進化,人類科學的發展愈發追趕不上病毒的肆虐。

人類如果不和平相處、不維護地球生態平衡終有一天會滅亡,是何種方式,我不知道,但我猜測有兩種可能:1,戰爭。大規模的戰爭,必將導致人類使出終極武器,玉石俱焚,地球重歸混沌。2,更可怕,大自然的報復。正如恐龍的滅絕,大自然面前,任何生物都是不堪一擊的。天崩地裂,宇宙射線,動植物變異,病毒傳染,惡疾瘟疫,人類至此徹底消亡,這絕非危言聳聽。

古人云,過猶不及,矯枉過正。生態平衡的打破,人類終將自食惡果。團結起來,不再推諉責任,相互構陷,降低人口數量,制定合理規劃,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溫州美文文化傳媒與你一起分享詩歌的無窮魅力,文學的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