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粵海飲茶)
宮崎滔天小傳:唯一真正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人,與孫中山推心置腹
1871年1月23日,宮崎滔天生於日本熊本縣。父親是一名下層武士,是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劍道的一個分支。宮崎滔天自幼跟父親學習「二刀流」劍術,「要做英雄」。
14歲時,宮崎滔天入讀大江義塾。這是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德富蘇峰創辦的私塾,倡導自由民權,宮崎滔天深受影響。
1891年(20歲),宮崎滔天接到外務省的任命,被派去調查中國秘密結社的情況,從而開始與中國革命黨人有了密切聯繫。
(浮世繪中使用雙刀的宮本武藏)
1897年,宮崎滔天在日本結識孫中山。兩年前,孫中山在廣州起義失敗後,逃亡英國倫敦,被清朝使館綁架,後被救出而逃過一劫。孫中山用英文寫有《倫敦蒙難記》,記錄此事。
宮崎滔天將《倫敦蒙難記》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引起日本國內關注。孫中山在海內外名聲大振,成為中國革命的領軍人物。
宮崎滔天還將孫中山介紹給犬養毅(時任眾議院議員,後任首相)。從此,他常伴孫中山左右,盡心盡力為中國革命提供幫助。
(孫中山的《倫敦蒙難記》)
1898年,慈禧發動政變,軟禁光緒帝,「百日維新」失敗,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被清朝明令通緝。宮崎滔天受犬養毅委託,帶著5000元經費隻身來到廣州。
他保護了康有為開設的萬木草堂的一眾學生,並與出逃的康有為取得聯繫,幫助康有為成功逃亡日本。他極力鼓動康有為,放棄保皇轉而支持孫中山革命。
康有為懷疑他是孫中山安插在保皇派的臥底,反而報警檢舉他是刺客。宮崎滔天被港英當局逮捕下獄,後經孫中山營救獲釋。
(宮崎滔天曾經到萬木草堂營救學生)
被釋放後,宮崎滔天積極協助孫中山聯絡會黨,準備起義。1900年,唐才常聯絡了各地會黨、新軍官兵、康梁的維新派、孫中山的革命派,人數達10萬多人,準備發動聲勢浩大的自立軍起義。
宮崎滔天參與籌劃,負責從日本調運軍火,全力幫助孫中山。最終由於康有為承諾的款項遲遲未到,計劃推遲,導致自立軍行動不一致,被清政府鎮壓。
自立軍起義是中國革命的重大轉折點,人們從「君主立憲」轉向「民主共和」,從支持維新黨轉向支持革命黨。宮崎滔天起到了重要作用。
(宮崎滔天與中國革命者)
1902年,宮崎滔天撰寫自傳《三十三年落花夢》,記載了自己協助中國革命的歷史,並著重介紹了孫中山的革命活動。這本書是研究孫中山、辛亥革命和中日關係史的重要資料。
1903年,毛澤東的老師章士釗翻譯了此書,以《大革命家孫逸仙》為名出版。這本書隨即「風行天下,人人爭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
孫中山的名字並不是「孫中山」,他本名叫「孫文」,書中化名為「中山樵」。章士釗「將中山放在孫之下,連讀就是孫中山」,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孫中山」就成了他的通稱。
(宮崎滔天自傳《三十三年落花夢》)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宮崎滔天是第一批外籍會員。他與革命黨人黃興、宋教仁、章炳麟等交往十分密切。他對中國革命的支持依然不遺餘力,他的家就是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最早發行所。
(在宮崎滔天家創辦的民報(發刊詞))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宮崎滔天隨孫中山到達南京,參加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典禮。
1913年,孫中山造訪宮崎滔天在日本的家,感慨地說:「時隔十七年重返荒尾村,……,(你們)為了中國的革命貢獻很多,如果中日兩國的友誼能如我們這樣是君子之交,我堅信一千年一萬年之後的兩國之友誼,也定會攜手共進,和睦友善。」
(孫中山與宮崎滔天等人合影)
二次革命失敗後,宮崎滔天激烈痛斥袁世凱。他對逃亡的革命黨人給予全力庇護,極力支持國民黨發起的護法運動。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再次組織了革命政府。孫中山連寫三封電報,邀請宮崎滔天到了廣州。宮崎滔天從初夏呆到深秋,才返回日本,不料歸國後一病不起。
1922年12月6日,宮崎滔天病逝,終年51歲。
宮崎滔天為了中國的革命和他心中的大亞洲主義奉獻了一生。孫中山痛呼「中國人民失一良友」!有人稱他為「中國革命的唯一幕後支持者」!
(孫中山贈與宮崎滔天的題詞——推心置腹)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35篇作品,營員「粵海飲茶」的第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