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抗美援朝的小小通訊兵,捨身堵槍眼的特級戰鬥英雄

2020-10-27   萬象歷史

原標題:黃繼光:抗美援朝的小小通訊兵,捨身堵槍眼的特級戰鬥英雄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中原路)

黃繼光:抗美援朝的小小通訊兵,捨身堵槍眼的特級戰鬥英雄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出生於四川中江縣的一個小村莊,祖孫三代都是貧農。黃繼光從小給地主打工,吃盡了生活的苦頭。

1949年(18歲),四川解放了,黃繼光積極投身到清匪反霸的鬥爭當中。 他機智地活捉了逃跑的地主,找到了保長私藏的槍枝彈藥,被評為民兵模範。

1950年10月(19歲),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與此同時,國內開始大量徵兵。

1951年3月(20歲),黃繼光積極報名參軍。可是體檢時,因為身高較矮,黃繼光沒有被選中。黃繼光找到徵兵營長,堅決要求參軍保家衛國。他的決心打動了營長,被破格錄取。出發時,母親鄧芳芝將一朵光榮的大紅花系在了他的胸前。

(黃繼光故居廣場)

1952年4月(21歲),黃繼光成為志願軍第15軍45師135團6連的通訊員,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前線。黃繼光非常積極,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榮立一次三等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

美軍向上甘嶺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志願軍和美軍展開激烈交戰。敵方動用兩個師兵力,以飛機、坦克和大炮互相配合轟炸,戰況慘烈,形勢萬分危急。

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要求必須在天亮前占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但是敵軍在山頂的火力點十分密集,6連負責組織爆破。可是先後發起了5次衝鋒,仍然沒能炸掉火力點。

這時距離天亮只有40分鐘了,通訊員黃繼光毅然挺身而出,接受了爆破任務。

他和另兩名戰士,躲避著敵人的火力,一點一點逼近機槍巢。兩名戰士先後中彈,只有黃繼光爬到了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地方。黃繼光投出手雷,一聲巨響,火力點被炸毀了半邊。部隊正要發起衝擊,誰知敵人的機槍突然又響了起來。

這時天就要亮了,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藥,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衝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志願軍趁機立刻發起衝鋒,占領了高地,獲得了勝利。

戰後,部隊給黃繼光授予「二級英雄」稱號。當時目擊黃繼光英勇獻身的6連連長萬福來,身受重傷。甦醒後,他聽說黃繼光僅僅被追授「二級英雄」稱號,非常不滿,上書陳情。

當時,赴朝慰問團第三分團(西南分團)正在前線慰問。青年作家陸柱國聽說了黃繼光的英勇事跡,非常感動,寫出了長篇通訊《上甘嶺》。西南慰問團回國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持續報告三個多月,宣揚以黃繼光為代表志願軍英勇作戰事跡。

1953年1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寫給毛澤東、志願軍全體戰士的兩封信。於是黃繼光的名字傳遍全中國,人人皆知。

1953年4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黃繼光追授「特級戰鬥英雄」稱號。全軍只有兩個「特級戰鬥英雄」,一個是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另一個就是挺身堵槍眼的黃繼光。

1956年,根據長篇通訊《上甘嶺》,拍成了電影《上甘嶺》。電影播出後,黃繼光勇於犧牲的精神,感動了全國人民。

1956年11月16日,英雄母親鄧芳芝在北京受到毛澤東的接見。鄧芳芝獲得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並連續成為第1、2、3、4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縣建立了黃繼光紀念館,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郭沫若等為之題詞。

關於「堵槍眼」的英雄事跡,並不是只有黃繼光一例。最早見於1943年,蘇軍士兵馬特洛索夫用胸口堵住了德軍火力點的機槍口,由此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1946年10月21日,在東北的國共內戰中,國軍曾報道士兵熊其佬在大摩天嶺戰鬥中,以身體堵住共軍碉堡機槍口而獲勝的事跡。今天台灣忠烈祠中,還樹立著熊其佬的銅像。

在黃繼光的英雄事跡之後,朝鮮人民軍湧現了一批堵槍眼的英雄,其中一位叫金聖鎮的朝鮮「共和國英雄」,中了11發機槍子彈,還活了下來。

向英雄致敬!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94篇作品,營員「中原路」的第4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