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老喊腿疼,家長以為是生長痛,結果孩子慘遭截肢

2019-12-31   好唄唄育兒

不少孩子長身體的時候,都會出現身體疼痛的情況。面對不明原因的疼痛,有些家長選擇帶孩子去醫院,也有些家長判斷是正常的生長痛,也沒太放在心上。

其實,疼痛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並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生長痛",如果家長太過大意,一味的把孩子的疼痛歸咎於"生長痛",很容易耽誤病情。

就在前幾天,妙爸就看見了一個新聞,說得就是因為家長把孩子腿疼當成正常的"生長痛",最後耽誤了病情,導致孩子截肢……

截圖來自:江蘇公共 新聞

7歲男孩老喊腿疼,家長以為是"生長痛",結果為惡性骨肉瘤需截肢

不久前,7歲的跳跳(化名)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開始喊腿疼,當時家裡人以為跳跳是正常的「生長痛",也沒有當回事。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跳跳的疼痛變得越來越嚴重,腿上還長了一個奇怪的腫塊腿無法伸直,已經嚴重影響走路,家長急忙帶著跳跳去了醫院。

醫生檢查發現,跳跳腿上的腫塊已經增長到了同齡孩子膝關節的1.5倍大,經過活檢後確認是惡性的「骨肉瘤"

截圖來自:江蘇公共 新聞

醫生給跳跳用了止痛藥也沒什麼效果,最後只能給跳跳進行了截肢手術。

經過手術,跳跳的腫瘤好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一條腿。醫生在講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有點心疼和遺憾:要是孩子能早來兩個月,或許就能留住健全的身體了。

妙爸看到這裡的時候,也為跳跳感到特別地惋惜,是啊,如果家長再重視一點,如果治療再早一點,或許跳跳就……

也許很多家長連聽都沒聽過骨肉瘤,怎麼也想不到,小小的腿疼居然會導致孩子截肢!

骨肉瘤到底是什麼?

妙爸特地請教了我們的骨科專家,幫大家揭開骨肉瘤的真面目~

骨肉瘤是一種惡性骨腫瘤,主要發生在8-18歲青春期的孩子身上。

主要會侵襲人體的長骨(也就是四肢的骨骼),也可能會發生在骨盆脊柱或者身體其他部位

目前骨肉瘤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因此無法有效地進行預防,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早辨別並就醫。

骨肉瘤的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很容易被家長誤以為是生長痛,再加上體檢的常規項目並不包括這個篩查,導致大多數病例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腫瘤的中晚期,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怎麼辨別骨肉瘤和生長痛?

今天,妙爸來說一下骨肉瘤和生長痛對應症狀,大家可以對照一下~

危險的骨肉瘤信號

如果孩子出現肢體疼痛,並且符合以下這些情況,通過休息也沒有得到恢復和改善,需要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醫院進行就醫

1.疼痛逐漸加劇加快

疼痛多發生在晚上,剛開始是隱隱地疼,持續時間比較,隨著病情加重,發作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孩子喊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2.肢體有腫塊或增生

明顯能摸到腫塊或者增生,腫塊和增生隨著時間越來越大,沒有消退的跡象。

3.牽拉有疼痛感

運動或者牽拉到腫塊的時候,孩子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4.疼痛感難以忍受

孩子疼痛的時間比較長,疼痛程度比較劇烈,出現酸、困、脹的感覺。

5. 步態異常改變

孩子之前走得好好的,說腿疼之後走路的步態突然變得很奇怪,有的孩子甚至會一瘸一拐,部分孩子甚至會因為劇烈疼痛不願意走路

生長痛的跡象

如果孩子屬於以下這些狀況,可能是正常的生長痛:

1. 疼痛範圍各不相同

胳膊、大腿、小腿或者膝蓋痛,下肢的疼痛高於上肢,也可能會出現雙側或者單側的肢體的疼痛,活動量較大的一側肢體更為明顯

2. 活動量越大,出現幾率越大

家長可以根據活動量記錄一下生長痛的頻次,白天孩子的活動量越大,晚上出現疼痛的幾率越大

3. 明顯的抽痛感

出現鈍痛針刺痛、以及類似抽筋的抽痛感。

5.有改善跡象

通過休息按摩肌肉拉伸補充營養等方法,疼痛得到了明顯改善。

除了上面這些區別,骨腫瘤和生長痛的發作年齡也不同,相對來說,骨腫瘤更「青睞"8~18歲左右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生長痛多在2~5歲,通常在7、8歲以內,也有部分孩子會持續到12歲很少有孩子會延續到青春期

妙爸爸提醒:如果孩子太小表述不清楚,家長們自己又無法分辨,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業的兒童醫院,或者骨科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我是好唄唄的妙爸,也是兩個寶寶的爸爸,好唄唄有100多位專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和焦慮。

關注「好唄唄育兒」,每天給你育兒乾貨!

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