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梆子劇團首次與村裡劇團共建 這個村高興得如同過年

2019-10-31     新京報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10月31日上午,正趕上深秋里難得的一個暖天,大興區安定鎮徐柏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出現了過大年時才有的熱鬧場景,鑼鼓喧天,村民們敲鑼打鼓扭秧歌,到處喜氣洋洋。原來,這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來到安定鎮徐柏村,與村裡的河北梆子劇團正式結對共建,這是市級梆子劇團首次與村裡劇團展開結對共建,在這個愛聽戲也愛唱戲的北京村莊,村民們迎來了自己喜歡的「偶像」們。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與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正式結對共建。大興區安定鎮宣傳部供圖


「我是從鎮里最西邊村來的」,杜莊屯村的邢大姐騎了十餘公里的電動車,只為來一睹「偶像」風采。活動中,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王洪玲,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王英會與徐柏村梆子劇團的演員同台演出,並為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出《秦香蓮》大堂選段作了現場點評。

《秦香蓮》大堂選段。大興區安定鎮宣傳部供圖


「徐柏村的村民愛聽戲,也愛唱。」現任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團長白俊生介紹,劇團成立於1953年,是由村內愛好戲曲的群眾自發組建的。徐柏村劇團現有32人,平均年齡58歲,資歷最老的白榮慶老先生已經92歲高齡,是唯一的一位建團初期的劇團老人。「如今劇團的發展面臨著諸多難題,能與市級專業劇團結對共建,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村黨支部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並協助村戲曲劇團利用好這一獨有的文化資源,幫扶村劇團能穩步、長遠發展。」徐柏村黨支部書記郭春嬌表示,未來徐柏村將會把戲曲元素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把梆子戲打造為徐柏村新的文化品牌,推動文旅融合,帶動村民創業增收。

演員正在後台上妝。大興區安定鎮宣傳部供圖


結對共建儀式上,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為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送來了珍貴的演出行頭等禮物。結對共建後,安定鎮徐柏村將會藉助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的專業優質資源,提升本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並輻射帶動全鎮及全區各河北梆子劇團提升服務水平和演出水準。

未來,市級河北梆子劇團將在教學培訓、交流互動、觀摩學習、劇目創作等相關方面為徐柏村劇團提供指導和幫助,市級劇團不僅會為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帶來實質性的影響,更將推動河北梆子藝術傳承發展,惠及更多群眾,增強文化自信,並最終實現把梆子藝術紮根群眾,紮根農村,擴大戲迷規模,走上良性發展道路。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王洪玲。大興區安定鎮宣傳部供圖


錦繡梨園,流派紛呈,戲曲藝術源遠流長,各個劇種精彩演繹。據了解,河北梆子作為戲曲或者說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的支脈,是在中國北方影響比較大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戲曲文化在大興區安定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目前全鎮三大戲曲劇團中,河北梆子劇團占據兩席,徐柏村河北梆子劇團就是其中之一。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唐崢

校對 郭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S5cIm4BMH2_cNUgTV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