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獅子 編輯|露露
最近,為慶祝建市30周年,市裡組織了煙火晚會。
我是不怎麼想去的,畢竟以前看多好多次了。妻子也有點小感冒,不想動。唯獨我們的兒子,一聽說晚上可以出去玩,那叫一個歡騰。
好吧,那就去吧,誰叫孩子是家裡的「老大」呢。
憑以往這種活動經驗,猜想觀看的人很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這些詞用上都不過分,甚至「擠懷孕」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這次煙花表演是在海邊太陽島上,那邊的車停位不多,所以我們儘量把車停的很遠,步行走到海邊。
有時候經驗也不靠譜,比如這次我就估計錯了。海邊居然還有大量的空置車位,步行的人倒是很多,看來大家都是一個心思,猜測車位難尋。結果,後來來的車反而可以長驅直入一直開到海邊,我們卻走了1公里多的冤枉路。
煙花放了半個小時,我們卻用將近一個小時來回「壓馬路」。兒子走了一半就死活賴在我背上,他倒是看得爽了,而我們倆卻累個半死。
一回到家我就癱倒在沙發上。世界上有兩種事最累人:一種是如上,背著孩子旅遊、看景;另一種就是陪老婆逛街,逛一萬個店,試穿一千次,才會買一件,哪像男同志,直奔主題,買上就走,從不拖泥帶水。
偏題了,抓緊回來。
我一回家就癱倒在沙發上,吃著水果,看著「閒書」(我看的歷史方面的書,老婆統稱之為「閒書」),而妻子忙著給孩子換衣服、放水洗澡、還收陽台的衣服,再加上孩子不配合,吱吱歪歪,妻子就開始發飆了:「回來就癱在沙發上,什麼也不幹,就知道看閒書,你幫我干點能怎麼著?」
我一聽也有點來氣,一方面我抱孩子走半天,確實累了;另一方面我也不是不幹家務活的人,平時都是妻子做飯我洗碗、收拾桌子、拖地,尤其是拖地,妻子眼裡是看不到地面有多髒的,她幾乎不怎麼拖地,幾乎都是我拖,有時候我也覺得委屈,為啥都是我拖地?我也不拖,大家都耗著吧。可每次都是我看不下去了,實在太髒了,沒辦法,我忍不了就只能由我來拖地了。
就這樣我們「小吵」了一架。
這些年我們幾乎不怎麼大吵了,也不知道是「癢」過去了,還是實在沒有吵的意思了。大吵沒有,小吵也不多,但畢竟今年才是我們結婚的第七個年頭啊,難道就真的沒有吵的必要了?
不禁讓我想起了知乎上看到的一個話題:你後悔和你現在的妻子(丈夫)結婚嗎?
知乎上有個人做了個採訪,就是關於這個話題:你後悔和你現在的妻子(丈夫)結婚嗎?
我分析了一下,婚齡在7年以內的,基本回答都是「後悔死了」、「悔青了腸子」。理由也很一致:婚前男的多幽默風趣,多關心呵護,婚後是多麼邋遢,多麼不上心;同樣,婚前女的是多麼青春靚麗,多麼溫柔體貼,婚後如何小肚子暴突,睡覺如何打呼嚕······
雙方眼睛裡滿滿都是對方的缺點,仇恨遠大於愛慕。
而婚齡超過10年的,基本都是不後悔,甚至「此生不悔」、「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就是嫁給他」不乏這樣的回答,給人一種幸福感。
通過他們的回答就能看出差別。年輕一點的比較輕浮,缺乏生活閱歷,而年長一點的回答比較穩重,一看就是經歷過風霜的人,有故事的人。
剛開始,男女之間通過外表吸引對方,深入接觸之後,言談舉止就會占上風(個別花痴除外),再深入一些,家庭條件優秀的會更討人喜歡(尤其是見了家長之後)。
家庭條件好的,另一方家長多會鼓動子女儘快結婚;家庭條件不好的,由於子女執意之下,也難以反對。
結婚之後,人性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
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肝火。今天喝酒喝大了,女同志埋怨弄地滿屋子都是酒味;由於久疏運動,小肚子猶如5個月大的胎兒,男同志抱怨妻子不再注意個人形象;早晨不起床,賴在床上看手機,女同志去掀被子;天天逛街,也不做家務,男同志開始惱怒······
婚前那點積攢的愛意,終究是抵不過這些家庭瑣事的攻擊,多少家庭輕而易舉繳械投降。
據統計,結婚率4年連續下跌,而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離婚率前三是黑龍江、天津、吉林,東三省獨占兩席。
年齡結構上,80、90後占了絕大多數,而90後跟80後又有不同。我們常說的「七年之癢」,在90後這裡變成了「三年就煩」,結婚三年就離婚的竟占到了32%。離婚理由更是一地雞毛:
我的WiFi怎麼連不上了,離婚!
你怎麼偷喝了我的紅酒,離婚!
打不到計程車太無能,離婚!
長的太美hold不住,離婚!
給大姨夫家表哥孩子的壓歲錢太少了,離婚!
衝動、缺乏理智思考、缺少生活閱歷,一群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大自然的一點風吹草動。
其實夫妻相處,除了有愛,更多的是靠規則和包容來維護。
記得剛結婚的時候,我跟愛人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如做飯刷完等家務活誰來干,誰干多了誰干少了,你整天玩手機,而我干這麼多,時間久了就會心裡不平衡,矛盾就會爆發,吵架是必然的。
後來慢慢形成了家庭規則,爭吵的也就少了。妻子的工作時間少,空餘時間多,因此,她負責接送孩子。晚上我下班晚,回到家基本都要七點多,而她接著孩子不到6點就到家了,如果這個時候她依然等我回家做飯,那這飯吃的也太晚了。妻子做飯,而我承擔刷碗、收拾廚房、拖地等家務。
規則形成了,沒人有明確的分工,各人各管自家地,一方有事,另一方也要包容,承擔起對方的責任,畢竟家庭生活不是工作,分工可以明確,但不可以不對家庭負責。
1. 婚姻是家庭的維繫,需要擔責付出。
家庭的責任需要兩個人共同來承擔,就像自行車的兩個輪子,兩個輪子同時同向轉動,才會平穩向前行駛;如果只有一個輪子轉,或者兩個輪子不協調,各轉各的,這輛自行車是走不遠的,摔倒是遲早的事。
成立家庭,就意味著付出,談戀愛可以索取,也可以任性,但婚姻不行。天底下,除了父母沒有人會對你不計回報的付出,當然,也有人說養兒防老。
2. 家規是為維繫婚姻的重要準則。
有句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國家需要法律來維護尊嚴,婚姻同樣需要規則匡扶。
婚姻之始,往往是夫妻雙方角力的時候,爭奪話語權,爭奪拍板權,誰掌握了制高點,誰就掌握了家庭的核心,這個時候也是爭吵、打架的頻發期。
一旦雙方角力完畢,或是男方掌權,或是女方掌權,或是民主表決,才是規則形成的時期。
也許很多人會駁我:我們才不搞誰說了算,大家商量著來就是。
的確,可以商量著來,可畢竟會有分歧,畢竟會有妥協,不是你,那一定是對方了。
3. 要學會包容。
不是有規則就萬事大吉的,還要學會包容,畢竟,生活不是電腦,除了0就是1,生活還得有藍天白雲,還得有煙酒糖茶油鹽醬醋,還得有七大姑八大姨,生活不是設定好了的機器,你讓他走幾就走幾步。
因此,當對方違規的時候,要學會包容。不僅僅是包容對方的錯誤,更是包容自己的未來。
最後,重複標題:你後悔和你現在的妻子(丈夫)結婚嗎?我的答案是:即將跨過「七年之癢」,我很幸福,我不後悔,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