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難民做出3500億帝國,比爾蓋茨靠他成首富,喬布斯認他為偶像

2019-07-24     123財富俱樂部

作為郵政工人的兒子,貝蘭克梵掌舵高盛長達12年,將罕見地以十億級別富豪的身份退休。08年成功帶領高盛挺過金融危機令他毀譽參半,他被列為最不光彩的CEO,又被稱為華爾街惡魔博士。

貝蘭克梵在於今年7月17日正式確認將辭去高盛執行長一職,並將於9月將大權移交給高盛總裁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貝蘭克梵在一份致員工的告別信中表示,高盛的員工是其「與眾不同的力量」。

他在告別信當眾說,「我一直很難想像離開這裡。當形勢艱難時,你不能離開;當局勢好轉時,你不想離開。今天,我不想從高盛退休,但看起來是個合適的告退時機。」

貝蘭克梵是高盛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CEO,沒有之一。大型企業CEO的平均任期一般不超過十年。

01、傳奇——從貧民之子到全球罕見的十億級富豪高管

貝蘭克梵的人生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夢」。

貝蘭克梵出身於1954年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一位郵件分揀員,一家人住在政府福利房裡。誰也沒想到,這個窮人社區長大的小男孩有朝一日能成為金融界叱吒風雲的億萬富豪,在中央公園擁有價值2650萬美元的豪宅。

為了解決一大家人入不敷出的窘境,貝蘭克梵年少時在洋基體育館找到了一份買熱狗的工作。這個年輕人從中學到了靈活做生意的訣竅和一些街頭智慧。

當他中學畢業的時候,貝蘭克梵甚至考慮過要不要讀大學,畢竟學費太高了。幸運的是,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獎學金,在那裡,他先後獲得了歷史學和法律學學位。

不過,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學子,貝蘭克梵可不是埋頭苦讀,而是很快就適應了豐富多彩、富家子弟雲集的哈佛。已步入晚年的貝蘭克梵曾對年輕學子們給出過這樣一個忠告: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來自哪裡,它們都是你手裡的牌。你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憤恨揉捏這些牌上。你得想盡辦法把它們打好。你要接受你的出身,享受你可以擁有的特殊優先權利,不必為這些而抱有什麼愧疚。

畢業後,貝蘭克梵去紐約的一家法律公司工作了幾年,但他厭倦了律師的工作和隨之而來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隨後,他改變了策略和人生方向。

作為一名律師,貝蘭克梵向很多金融公司遞交了求職申請,包括很多銀行,但屢屢鎩羽而歸。終於,他被J.Aron & Company公司錄取為一名大宗商品交易員。在那裡,他找到了真正的工作激情。1981年,這家公司被高盛收購,從此,貝蘭克梵一路青雲直上,此後數年獲得了難以想像的財富。

今年,貝蘭克梵將以十億級富豪的身份正式退休——這在全球薪水最高的銀行界CEO當中都是一個罕見的財富水平。通常而言,十億富豪榜單上的名字都是企業家,而非企業高管。

貝蘭克梵的部分財富來自於多年間積累下來的高盛股票——他持有124萬股,按照每股233美元的現價估算,其持倉市值近3億美元。他在2015年首次登上了彭博十億級富豪榜單。當時至今,高盛股價漲了40%左右,因此他現在的財富可能更多。

不過,現在身價數億美元的貝蘭克梵否認他是受財富或地位的慾望所驅使,更對奮鬥成功之類的陳詞濫調很不耐煩:

我不是蓋茨比(Jay Gatsby)。要問我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從統計機率上看,這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但有人必須在這裡,只不過碰巧是我。

02、改變——挺過金融危機

前高盛分析師William Tanona曾對貝蘭克梵有一句評價:他專注於賺錢,把業務重點從投行轉移到了交易,從此「開啟了高盛的冒險時代」。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2006年秋天。當時高盛服務於John Paulson,幫助他在抵押貸款市場正火爆至極的時候逆勢做空。儘管後來兩年美國抵押貸款市場全面崩盤讓John Paulson狂賺約120億美元,但這在當時卻需要超越時代的眼光和膽識。

在當年12月的一場會議上,貝蘭克梵帶著「二把手「科恩(Gary Cohn)及投資總監David Viniar,在經過慎重研究之後,他們最終決定豪賭一把,跟注John Paulson的交易策略,大規模做空抵押貸款市場。

彼時,貝蘭克梵上任CEO僅6個多月。

隨後的那一年,次貸危機如雪崩般席捲了整個金融市場,迅速蔓延到全球。很快,曾經價格飆漲的抵押貸款證券變得一文不值,華爾街「屍橫遍野「,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成批成批地破產倒閉,花旗、美林、瑞銀等紛紛遭受重創。

而高盛則成了少數的倖存者之一,他們不但躲過厄運,還從中暴賺130億美元。這是讓高盛躲過危機的關鍵原因。

華爾街一度流傳,貝蘭克梵有一項神技能:他對風險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知道什麼時候該「迎風踏浪」,什麼時候該躲避風頭。

那一年,在很多同行虧光殆盡、被掃地出門的時候,貝蘭克梵獲得的現金、股票和期權獎勵反而大增近三分之一,高達6850萬美元,開創了當時高盛歷史上的最高記錄,也讓一眾同行蒙羞。

2009年,這位郵政分揀員的兒子被英國《經濟學人》評選為年度人物。他還被財富雜誌(Fortune)評選為美國商界最有權勢的五大人物之一。

高盛前政府事務負責人Jud Sommer把貝蘭克梵在高盛的崛起歸功於他「原始的腦動力」,而不是「高情商」。他說,這個男人很風趣,是個歷史迷,很享受工作。每當氣氛緊張時他就會開開玩笑。他會為了越洋電話而逗留到很晚。如果有人父親去世,他會理解這個人需要休假。

他是一個真正的人。這是華爾街。我不認為每個人在一天工作結束的時候都是個真正的人。

有很長一段時間,貝蘭克梵是頂著「華爾街惡魔博士」的頭銜出現在財經媒體上的。

在貝蘭克梵的領導下,高盛在當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不僅做空了抵押貸款市場,同時還向客戶出售了高風險產品。最臭名昭著的是哈德遜(Hudson)和森林狼(Timberwolf)這兩款CDO。它們包含了高盛不想要的評級糟糕的抵押貸款。

這些不良資產被高盛重新包裝之後推向了市場,「接盤俠」甚至有摩根大通這種金融巨頭。而且,他們還在沒有通知客戶存在這種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就大規模做空了抵押貸款資產。

03、「上帝」與「魔鬼」的結合

過去數十年來,貝蘭克梵和他領導下的高盛始終沒有擺脫罵名。

人們的質疑在於:高盛不僅在金融危機期間押注樓市崩盤,還將明知有問題的抵押貸款資產公開出售,從中賺得巨額收益,而且還公然獲得了來自聯邦政府高達100億美元的紓困資金。而這些衣著光鮮的華爾街銀行,一邊在領取納稅人出資的巨額救助款的同時,另一邊卻還向高管們發放天量薪資。

貝蘭克梵2008年的收入高達6850萬美元。儘管09年他的薪酬減少到了900萬美元,但此後三年總計獲得了5100萬美元。

當時,數百萬美國人的抵押房屋喪失贖回權,大批人丟掉了飯碗。顯然,高盛和貝蘭克梵的天量薪酬點燃了美國普通納稅人的怒火,他們不得不面對公眾的尖銳批評。但也有人認為,貝蘭克梵只是高盛的一個傀儡,是金融危機的替罪羊。

福布斯將貝蘭克梵列為最不光彩的CEO。這種評價有個原因:2008年,儘管做空抵押貸款資產讓高盛進帳幾十億,但公司整體上仍沒有躲過虧損。而貝蘭克梵本人不僅領取了幾千萬美元酬勞,還給近1000名高盛雇員發放了數百萬美元的獎金。

對於這些批評,貝蘭克梵選擇了忽略,從不公開回應。他說:「無論你做得有多好,總會出現一些麻煩。」他補充說:「如果你確實做得很糟糕,那麼,你被麻煩纏身的機率大概有9%。如果做得非常好,這個機率就是3%。」

2010年,《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上一篇署名Matt Taibbi的文章將高盛描述為「一隻纏繞在人類臉上的巨大吸血烏賊,無情地將觸角插進任何聞起來像金錢的東西里。」

對此,貝蘭克梵不久之後說出了一句引發公眾一片譁然的回應:「我只是一名銀行家,在做上帝的工作(doing God’s work)。」

曾有投資者在高盛的股東大會上直截了當地呼籲貝蘭克梵辭職。對此,他也只是當場回應說:「謝謝,我會慎重考慮。」在結束股東大會後,當記者再次問及他是否會辭職,貝蘭克梵說:「什麼?!放棄這一切?」

隨後不久,貝蘭克梵在接受採訪時說:

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不管是好是壞的事情,不僅是婚姻如此。你不能僅僅因為好的那部分就簽字了。想想封建時代既享受特權又需要戰鬥的武士們。這是一場戰爭,必須上去戰鬥。如果不去做一個CEO在壓力時刻必須要做的事,你不可能成為CEO。

04、轉型——從「精英投行「到「肉骨凡胎」

站在2008年金融危機十周年的重要節點上,貝蘭克梵再次帶領高盛作出了重大風格轉變。同時,這也揭示了一個讓華爾街老兵們無比感慨的現實:買賣不死、交易為王的輝煌時代已化為一縷歷史的塵煙。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面對銀行交易業務逐漸頹靡,疊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監管法規,這一切都讓貝蘭克梵逐漸意識到,以往那種掏出公司自有現金、大手筆押注市場的瘋狂賭客玩法在金融世界新的秩序中是行不通的。

事實上,高盛長期以來的利潤引擎——交易業務——自金融危機之後就逐步陷入萎靡。

2009年,高盛的交易部門風光無兩,債券、外匯和大宗商品的FICC部門交易額每十個交易日左右就能達到10億美元量級,曾創收330億美元。然而,如今只剩下當年的大約三分之一。

2017財年的四季報幾乎成為壓垮高盛信心的最後一顆稻草:高盛債券交易部門整整一個季度的收入勉強10億美元,是08年來最令人沮喪的財季。最新季報顯示,高盛交易收入同比幾無增長,而對手摩根大通的交易收入則同比大增25%,花旗的增速也達到19%。

為了應對新的局面,貝蘭克梵和高盛不得不去適應新的監管環境。他們的對策是收縮風險較高的交易陣線,並首次轉向不那麼光鮮亮麗的零售領域。

這極其不同尋常,放在十年前甚至都是不可想像的——高盛花了100多年才打造出世界頂級銀行的卓越聲譽,客戶至少要有1000萬美元才能享受高盛的財富管理服務。而現在,只需1美元,隨便一個路人就能擁有高盛的高收益在線儲蓄帳戶。

「從某種程度上說,高盛的轉型就像是從魚子醬變成了奶酪漢堡,從提供高端金融服務轉向了為普通大眾服務,」富國證券銀行業分析師Mike Mayo這樣評價。

05、沒有足夠背景的孩子如何崛起?

貝蘭克梵的5條建議!

1、信心真的很重要

要認識到你已經贏得了自信的權力。你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克服了巨大的障礙才有了現在的成就。你們有了其他起步更早的人所沒有的能力,這些能力將會在你們的餘生為你們效力。

我進入大學並讀完它的努力最終成為我的一個優勢。你曾有的不足已成為你個人經歷和職業紀錄的歷史,它們都會在之後的人生中變成你的優勢。所以,你們有理由充滿信心。

2、找到一個你喜歡的工作

你會做得更好,而且做得更長。雖然是這樣說,在一個艱難的經濟形勢中,需要因為家庭壓力做出一些讓步,你並不是總能夠在職業選擇上承擔風險。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將會很多次的妥協。

但是,不要讓一時的必要選擇成為一生慣性的藉口。要不斷試圖讓自己走到正確的地方。如果我繼續做一名律師,我可能會幹得還不錯,但是我不會輝煌,因為我並不愛這個工作。

3、做一個全面、完整的人

你們中的很多人會繼續接受教育或者是職業培訓。學習維持生計必須的東西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忘了閱讀,學習歷史,文化以及時事。

你會變得更吸引人,對你自己也更加有趣,會在你的工作上更加成功。我讀過的絕大部分書對我的工作甚至這個行業都沒有直接的用處,但是書中的經驗教訓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作用。

4、參與社區活動

找到可以讓你感到自豪的貢獻方式,為你的孩子們樹立榜樣。謀生並不是生活,只是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你需要為自己感到自豪。

總會有人需要為生計努力,對他們來說社區工作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但是請努力嘗試。

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做了很多事情來讓自己進步。但是年紀越大,我越來越能夠從服務和幫助他人進步中得到滿足。事實上,我最初結識麥羅校長和拉瓜迪亞社區大學就是因為我們共同發起的這個10000家小企業項目。

5、要明白人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

試試和那些一樣具有野心的人為伍,讓你置身於可以成長的環境中——在那種你不僅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前進的環境。

一個從貧困小區長大的孩子掌管世界上最大金融機構的機會有多大?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不可預測性是生活最偉大的一點。你改變,這個世界也在改變。

你們生活在一個仍然擁有得天獨厚機會的國家。讓你自己對無限可能的世界敞開胸懷。你們有野心,你們有智慧和堅韌,所以,請翻開自己的傳記——你們已經打開了人生的新一個篇章。

—— END ——

責任編輯:123博弈學院

  • 歡迎關注【財富俱樂部】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交易員~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fbNI2wBmyVoG_1Zm0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