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斧頭幫,挫敗杜月笙,刺殺軍閥官僚,最終他卻死於好兄弟之手

2020-03-20     你的心做呀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俠客行》里對殺手這一神秘職業有著這樣的描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眾所周知,李白是詩人,卻鮮有人知道李白的另一重身份,他是唐朝天下第二劍客。他曾和他的師傅——天下第一劍客晁杲行俠仗義,路見不平執劍走天涯。這是怎樣的一種風度和胸懷啊!

談起殺手這個職業,很多人聞聲色變,敬而遠之。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殺手這個職業有某些不正當和殘忍冷酷的意味,同時它也是一個秘密的和禁忌的職業。做殺手的人也是不見天日,不能為人所知的存在;好像永遠生活在黑暗裡面的烏鴉,是死亡和流血的代名詞。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就是其中一個亦正亦邪、特立獨行的殺手。

圖 | 王亞樵


殺手這個職業從古至今有之,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中國早期的殺手多是為了感恩而受命於委託人,其動機比較單純,常帶有俠客的氣息。秦代以後的殺手刺殺動機變得複雜,常為金錢、名利、仇恨等動機所驅使。王亞樵的刺殺行動大多是為了國家和民族,也帶有俠客的氣息。

人們對殺手這個職業有著不同的稱謂,古代叫刺客,白眼等;今人又把它比喻為「清道夫」。人們常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它。

殺手有隱殺手和有知名度的殺手之分,王亞樵就屬於其中有知名度的殺手之一。

他們有的是單獨刺殺,有的是多人協作,有的則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殺手組織,有的則是因為偶然因素成為殺手的。王亞樵則是單獨行動和團體刺殺兼有:他前期的任務目標多是由國民黨委派的,後期常是因為個人因素暗殺。

殺手服務的對象範圍廣大:可分為國家、群體或個人。王亞樵則是為了國家和人民,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

殺手也有段位的高低之分,例如三合會的殺手只接手五千萬以上的訂單,這就屬於高級殺手了。王亞樵則是不收費的殺手。

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有「四大刺客」,他們分別是:魚腹藏劍的專諸,弟忠姐烈的聶政,圖窮匕見的荊軻和斬衣三躍的豫讓。他們將「士為知己者死」作為人生的信條,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讓自己的俠名萬世流芳。

殺手不分男女,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女刺客:傳說為雍正愛人的呂四娘、隋末初唐的風塵三俠之一的紅拂女、唐代美貌職業女刺客聶隱娘及民國第一女刺客施劍翹等等。

當然,殺手也不分國籍。世界各國史料均有對殺手事跡的記載,可見殺手的存在即是合理的。近現代也同樣也有殺手活動。民國時期的刺殺活動十分頻繁。當代國外也有暗殺組織,比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蘇聯的克格勒,以色列的摩薩德等。恐怖組織也有訓練有素的刺客,專門刺殺、暗殺各國領導人和政府要員。

顯而易見,殺手這類人物也間接地影響著歷史發展的進程

王亞樵,人稱「江淮大俠」、「暗殺大王」、「風流殺手」、「上海小孟嘗」。人們對他有著諸多評價:有人說他是殺手;有人說他是惡魔;有人說他是志士;也有人說他是採取極端手段的愛國者。他就是這麼一個干大事的奇人

王亞樵,字九光,1889年2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磨店鄉。

他從小喜愛讀書,十分聰穎。他曾參加過清末科舉考試,中了前十名,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王亞樵家境貧寒,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以耕種地主的土地為生。事實上,他就是一個土生土長、如假包換的農民的兒子。

他和他的家人兩次三番受到當地地主、土豪劣紳和官府的欺壓:第一次被地主告到官府,判給別的地主做工;第二次被地主驅逐,全家移居到鎮上;第三次開染坊豪強劣紳多次不給錢取染,也曾打鬧過,最後都以他家人給別人賠禮道歉收場。


越是壓迫,就會有越多的反抗。他的心裡埋下了反抗的種子。

即使是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王亞樵不但沒有退縮,反而性格倔強,嫉惡如仇。他為人急公好義,見義勇為,寬厚仁慈,不屈不撓。他待人十分誠懇,鄰里朋友皆稱讚他有古烈之風。

面對豪強官府的多重壓榨,普通民眾的生活尤為艱難。列強入侵,瓜分中國,清政府無能割地賠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他對清政府媚外的行為痛恨入骨。面對此種情景,他每每與朋友慷慨悲憤,一腔熱血無處投放。

王亞樵僅存一首的文學作品《念奴嬌.西江煙雨》,當中就寫道:「西江煙雨哭陸沉,魑魅魍離狐兔,北土淪亡黃流注。中原烽火彌路,悲恨相繼,萬里煙塵,江山知何處。堂堂中華,難忍東倭猖寇,醉生夢死內戰,媚倭求存,何言對國人!閩海羊城興義師,蒼蒼太無情,天涯海角,足跡無門,千載留淚痕。鷗蒙山重,北顧延河非孤雲。」這表達了他對家國淪喪、兵禍不斷的悲愴鬱憤之情。當然,他在世時的文學作品應該也不在少數;但是大部分沒有留存下來,真是可惜了。

王亞樵一生流轉過許多地方,好幾次是出逃。他也刺殺過很多有名的人物:有中國人,也有日本人;其中包括:蔣介石、汪精衛、宋子文、唐有任、張秋白和日本軍司令白川義則等。

圖 | 王亞樵 劇照


在王亞樵22歲那年,他終於等到了報效國家的機會。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他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擔任合肥革命軍的司令。後來又因為革命軍內部鬥爭,他逃到了南京。在南京,他見到了中國社會黨,並熱血加入其中;受命負責安徽支部,他再次回到了安徽。王亞樵一向擅長演講,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因此加入者絡繹不絕。

王亞樵的生活很簡樸。早年的他,身材瘦小,常常穿著一身破西裝,戴黑框水晶眼鏡,拿一根自由棍,留著小鬍子,有幾分青衣秀才氣。為了革命不遺餘力地奔走,他常常「臥稻草,吃殘飯」也不覺得艱苦,這是典型的清官標準了。

當時由於受到北洋軍閥的打擊,他率領一百餘人從安徽逃到了上海。一個外鄉人,還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想要在偌大的上海灘立足絕非易事。「白天做苦工,夜晚宿馬路」,這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從來都不怕吃苦,怕的只是國家和民族無望。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鑽研無政府主義。一直為國家的出路尋求一種解決的方式。

在上海,王亞樵不僅要顧及自身的生活,也要照拂他從安徽帶出來的那一百多個同鄉。不能讓他們遭受別人的欺負,這是他的責任。他與人交往極重義氣,常常好打抱不平。因此,到哪都頗得人心。王亞樵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有很多人圍著他轉,也許天生就有種領袖氣質吧!

毫不奇怪,王亞樵當上了安徽旅滬同鄉會會長。一時間,入會者人數達到了十萬之眾,規模空前絕後。

1921年,他創建了斧頭幫。


事件的緣由是:王亞樵聽說一名安徽籍工人在索要被拖欠的工資時,反而被欠債的人給打了。他怒不可遏,義憤填膺。他要去替工友討個說法:一是因為他是同鄉會會長;二是他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憑什麼靠自己的努力辛苦勞動換不來更好的生活,反而要遭受欺負?


反抗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對他而言,當講道理已經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只能採取極端手段,用武力逼迫敵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於是,他立即決定在鐵匠鋪打造100百把斧頭。他帶領100名大漢,手提利斧衝進資本家的家裡;嚇得資本家連連道歉,當場支付以前拖欠工人的工資。因為這個舉動,斧頭幫在上海聲名鵲起。一個農民的兒子終於在上海灘上闖出了一片天地,這也算是白手起家了吧!

第一次靠武力解決了問題,以後逐漸會成為一種習慣。

斧頭幫自然與上海灘其他幫派之間有齟齬。青幫大亨杜月笙和王亞樵曾經兩次交鋒,結局是上海灘的三個大亨都不敢吭聲了。

第一次交鋒是因為「交船事件」:王亞樵指使三、四百人,簇擁著張志鉞,登上「江安輪」,硬逼張延齡交船。張延齡是杜月笙的門徒,即使找杜月笙撐腰也還是無濟於事,連大名鼎鼎的杜月笙也無可奈何。

第二次也是因為杜月笙門徒的關係,王、杜二人再次進行了較量。杜月笙放任自己的手下在香港故意投毒殺人,並且因為害怕被起訴暗害受害者家屬。王亞樵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王亞樵寫信詢問杜月笙無果後,小試牛刀殺了杜月笙的手下孫紹民。他再次給杜月笙寫信,此時已經對殺杜月笙起了殺心。經人從中斡旋調解後,這件事才就此作罷。

圖 | 後排左一為年輕的杜月笙


因為夠狠,所以很多人懼怕他。只有自己夠強大了,他才有了保護家人朋友的能力和行俠仗義的底氣。斧頭幫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有人評價這時的王亞樵:「他幾乎觸動了當時上海灘所有人的陰暗面,無數人想置他於死地。

王亞樵後來追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他曾提出轟炸北京政府的大膽提議,但遭到孫中山的拒絕。他的想法雖然大膽,但是會牽扯到很多無辜的人命,未免有些激進、急於求成了。

1923年,國民黨派王亞樵到浙江刺殺徐國良,從此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殺手。他在革命的路上漸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策劃和刺殺那些禍國殃民的大軍閥和大官僚們,並且全力以赴地打擊日寇。


王亞樵目睹蔣介石背叛革命,發起四二一大屠殺,無數英烈無辜犧牲,國共合作泡湯,北伐失敗,心中甚是難過。他曾在演講中這樣呼籲:「打倒軍閥!保障人權!反對屠殺!」他公開反對蔣介石,因此與蔣介石結怨。

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複雜,王亞樵從中鑽空子。無論哪個派系,只要誰反蔣就跟誰合作。

王亞樵和他的「鐵血鋤奸團」密謀在廬山刺殺蔣介石。他們把火腿中間削空,把槍放進裡面,用針線縫好,塗上一層鹽泥,簡直是天衣無縫,真是「藝高人膽大」;但是因為取槍丟下的空心火腿,被蔣介石的侍衛發現了,廬山刺蔣行動以失敗而告終。之後,王亞樵決定在上海火車北站鋤殺一直助蔣的宋子文,陰差陽錯也沒有成功。

圖 | 宋子文


自此,王亞樵和蔣介石之間水火不容。王亞樵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患,蔣介石也曾經多次派人刺殺、追捕王亞樵。負責這個行動的人,竟然是王亞樵昔日義結金蘭的好兄弟——戴笠。戴笠在上海灘流浪的時候,王亞樵已經名震上海灘了。王亞樵反蔣,戴笠保蔣,他們之間反目成仇。王亞樵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最後會死於好兄弟戴笠之手。

汪精衛助蔣為虐,賣國求榮,自然也在王亞樵的刺殺之列。由於王亞樵的刺殺,汪精衛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幾年之後,在日本帝國大學的醫院裡死去。

國民黨一個特務曾經說過:「世人皆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亞樵」。

面對日軍突然襲擊上海,侵領中國領土,王亞樵全力抗日。王亞樵派人在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的底部安裝炸彈,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王亞樵在日本的「慶祝大會」上,炸死了日本侵華最高司令官白川義則,炸傷了日本駐華使節重光葵。上海軍民皆拍手稱快。他被日本人稱為「支那魔鬼」,被國人稱為「遠東第一殺手」。

王亞樵曾經發出感嘆:「滾滾洪濤,何處埋君骨!茫茫寰宇,哪裡是吾家!」可見,他心中始終都有著家國情懷,對國家和人民愛的深沉。他的心和他的血液一直都是炙熱的、沸騰的,跟那些冷血殺手本質上不一樣。


王亞樵一生風流倜儻,女人無數。他對女人溫柔多情,常常憐香惜玉。女人對他來說不是必需品,只是出於熱心腸。他對弱小的事物總想扶助,就像他資助當時相對於國民黨來說處於弱勢的共產黨一樣。

令人扼腕的是,最後他卻死在被他熱心相助的女人手裡。俠肝義膽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吳婉君見利忘義,和戴笠一起設下圈套殺害王亞樵。因寡不敵眾,王亞樵身中五槍,被刺三刀,連臉皮都被特務殘忍地剝去了。當然,險害他的吳婉君也沒有落得個好下場。

圖 | 戴笠


一代民族英雄、抗日誌士沒有死倒在日寇的屠刀下,卻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真是令人唏噓。他的屍骨被草草地掩埋在寒酸淒涼的亂墳崗,多年後才被遷回老家合肥安葬。

世人大多知道王亞樵是斧頭幫幫主,是一代暗殺大王,但是只有很少的人才真正了解他。他其實是一個好人,是一個熱心腸的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好人往往會死的很慘呢?因為他有弱點。如果他不是那麼重情義,也許他就不會死了吧?其實他是多情,而不是無情的人。

王亞樵他這一生都在以自己的獨有方式除惡揚善,為國家的改革和民族的興旺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也間接地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歷程。他大義凜然、無私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牢記。

正如毛主席說的公道話:「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誰給中國製造悲劇,他就給誰製造悲劇。這個人的事跡值得寫進歷史。」

文 | 望川懸鈴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d5XAnEBfwtFQPkdOr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