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察言觀色,讀懂他人隱藏的情緒

2019-07-28     西清悅Love

與他人相處,察言觀色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生活中總有些人說話莽撞,不會看別人的情緒和臉色,結果得罪了別人還不知道。這就是不懂得察言觀色惹出來的禍。

那麼,什麼叫察言觀色?

所謂的察言觀色,指的就是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旨在通過判斷他人面部表情、身體和聲音中的感情信號,來準確選擇合適的感情表達方式,與他人進行更好的交流。

比如你通過判斷,感覺對方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當你和他交談的時候,就要更溫和、更耐心;如果發現對方性格耿直,那你和他交談時就可直言不諱,這樣不僅不會引起對方反感,反而還會引起對方的共鳴;而如果你通過交流,發現對方是個敏感多疑的人,那麼與他交談時你就得多注意自己的用詞,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要知道,一個人的話語往往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同樣的,他的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探到對方的內心。這就是俗話說的「言為心聲」。而且,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行為舉止,這些在平時看來無關緊要的小細節,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出賣」它們的主人。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這些小細節來加以揣摩,從而選擇合適的方式來進行交流。

春秋末期,晉國的智伯想討伐衛國,就給衛國國君送去駿馬四匹,璧玉一塊。

衛國國君收到禮物後十分高興。大臣們都跑來向他祝賀,只有大夫南文子一句話也沒有說,反而一臉的憂愁。衛國國君注意到了他的情緒不對,於是問他:「大國與我們交好,是一件好事,你怎麼反而不高興呢?」

南文子回答:「無功而受賞,沒為人出力而得到厚禮,天下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駿馬四匹,璧玉一塊,是小國向大國進獻禮品的規格,而晉國這個大國卻給我們送來這種規格的禮品,大王你可要小心提防呀!」

衛國國君聽完南文子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把南文子的話告訴了邊境上的守將。後來,智伯果然起兵襲擊衛國,等他到了衛國的邊境時,發現他們早有準備,只好返回,並大為感嘆地說:「衛國一定有賢能的人,他能預先就猜到我的意圖。」

這個故事中的南文子心思就很細膩,能通過一些外部現象揣摩出別人隱藏在背後的真實目的。而衛國國君也是個會察言觀色的人,他看到南文子表情不對,便認真聽取他的談話,最終採納他的意見,加強了對邊境的防守,避免了一場敗仗。

記得《大明奇才》中有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大才子解縉與朱元璋在某條河邊釣魚。釣了一整天,一條魚也沒釣著。朱元璋感到很生氣,但又不好發作,於是便命令解縉作詩來排解心中的鬱悶。

解縉看到皇上臉色不對,知道皇上心中的煩惱。略加思索,很快就作了一首詩:「數尺綸絲落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朱元璋聽到這首詩後,龍顏大悅,心裡很是高興,當即給予解縉豐厚的賞賜。

聰明的解縉之所以能讓皇上高興,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善於察言觀色,了解到朱元璋釣魚一整天,卻一無所獲的失望心情,所以以一句「凡魚不敢朝天子」委婉地解釋了朱元璋釣不到魚的原因,消除他的尷尬心情,之後再以一句「萬歲君王只釣龍」,抬高朱元璋,讓朱元璋「龍心大悅」。

由此可見,說話時懂得察言觀色,掌握尺度,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否懂得察言觀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高情商的標準之一。

與別人交往時不懂得察言觀色便貿貿然行事,就好像還沒掌握好風向就開始胡亂掌舵,結局可想而知。耽誤時間跑偏路是小事,弄不好一個小風浪就能讓你翻了船。

因此察言觀色也要懂得一定的技巧。很多人都相信並依賴自己的直覺,直覺的確敏感,可有時卻容易受人蒙蔽,也容易被主觀情緒操控而使我們無法作出客觀的判斷,所以,僅憑直覺有時會適得其反。

那麼,要如何才能學會察言觀色呢?

具體來說,察言觀色要抓住三大要領:一是聞其聲;二是辨其人;三則識其心。

如果你想學會察言觀色,首先一點就要學會用心去聆聽。任何一句話,只要你肯認真去聽,都可以從中聽出某些道理,並非毫無價值。

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聽對方說話時,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對方說話時的態度和語氣上,不能因為對方的語氣、態度讓自己感到不滿,就停止聆聽做出錯誤的決定。說話的速度、音調,還有節奏都不能忽略,它可以幫助我們揣摩對方的心理。說話的速度一般都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情,比如,說話快的人語速突然慢下來,可能是因為他感到有些不滿,而若是說話慢的人忽然加快語速,那麼他可能是在說謊,或是心中懷有愧疚。

在注意聆聽對方說話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關注對方說話時的面部表情,表情比言語本身更能表達內心的動態。尤其要注意觀察對方的眼睛,因為眼睛是一個人心靈的窗戶,它是最誠實也最敏銳的。

《孟子·離婁篇》就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為眼睛不能遮蓋一個人的醜惡。一個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明亮;心中不正,眼睛就昏暗。只要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注意觀察他的眼睛,這個人的善惡通常就無處躲藏。

當然,學會察言觀色並不是這麼簡單,對於那些喜怒不形於色、精明世故的人,我們就很難從他們的面部表情中看出其內心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平日多做溝通,促進相互間的了解,把對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摸清楚,然後再來評斷。

除此之外,想要有察言觀色的本領還要學會隨機應變。要隨時留意別人的言語、表情、手勢、動作以及看似不經意的行為,然後再加以總結。通過這樣長時間的練習,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也能學會察言觀色這一技能。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留言評論,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謀劃哥小課堂,工作職場、生活情感、福利娛樂一網打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OZtQ2wB8g2yegNDhj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