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銀河補習班》,陷入深深的沉思。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90年代,鄧超飾演的馬皓文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師,且是一位以兒子為中心的父親。因被人誣陷,鈴鐺入獄。
7年後出獄,兒子卻變成了一個成績墊底、逃學、看小說的問題少年,正面臨被學校開除。
是什麼讓他變成了這樣呢?是周圍人的否定和諷刺。
教導主任當眾諷刺: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
同學給馬飛取外號:缺根弦。
媽媽也說:這孩子本來就笨,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馬飛就是在這一句句的否定中,變成了「笨孩子」,變成了叛逆少年,自暴自棄。
幸好,馬皓文這時候回來了。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他對馬飛說:
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不要相信老師的話,「你是地球山最聰明的孩子」
不要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
你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兒。你不光能修好地球儀,你還能幹好地球上的任何事。
你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在父親一直的鼓勵、陪伴和認可下,馬飛最終從學渣逆襲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
他的成就,來自於父親的教導,來自於父親對他的認可和父親一直以來的信任。
父母給孩子什麼,孩子就會回饋什麼。你覺得他是好孩子,他就是好孩子,你覺得他是壞孩子,那他就是壞孩子。
父母的信任會成為孩子最大的內驅力。所以父母也不要吝嗇信任,多贊同孩子,相信孩子,他才會更好地發光。
朋友彎彎長得特別漂亮,而且還很會打扮,經常有人誇讚說:彎彎,你好漂亮啊。
但是她自己卻從不覺得,反而覺得別人在騙她。
走路都是低著頭,不敢直視別人,鮮少拍照,更不願意合影了,連鏡子也少照。用她的話說,覺得自己太醜了。
之所以造成這種自卑的心理,就源於小時候媽媽的幾句話。
媽媽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士,彎彎小時候並沒有遺傳到媽媽的美貌,於是,媽媽就經常說,
我這麼漂亮,你怎麼這麼丑。
你是醜八怪。
長得不好看,穿再漂亮也不好看。
雖然媽媽並沒有惡意,但是這幾句話卻在心裡扎了根,哪怕後面自己變漂亮了,會打扮了,還是覺得自己就是丑八卦,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哪怕後面媽媽發現了,要彌補,都已經來不及了。
有教育家說:「諷刺就好像一堵牆,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造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對抗」。
可是很多父母卻不懂這個道理,覺得嘲笑和諷刺是無心的,卻不知在孩子心裡卻留下了陰影。
無心的話語就像炸彈一樣,炸毀了孩子自信的城門,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差,最終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如果想讓孩子自信,就停止諷刺和貶低孩子,不要讓孩子丟了自尊,留下心靈的創傷。
喜歡貶低和詆毀孩子的人有很多,所以我們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
你怎麼那麼笨啊?你腦子進水了嗎?你真的是無可救藥了?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優秀,你怎麼就那麼沒出息?你能不能爭點氣?「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你這麼個兒子(女兒)!」「你就是個廢物!」「你簡直一無是處!」
這樣一點點的摧毀孩子的自信,真的好嗎?你可能覺得就那麼幾句話。
那恰恰是這幾句話,構成了對孩子必勝的損害,它折斷了孩子對自己未來的希望。
從而開始否定自己,開始自卑,開始自暴自棄。
瀋陽市曾經對少管所孩子的犯罪根源做了一個調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一半以上孩子的童年都遭受過父母的精神虐待。
一個16歲的男孩說,「我12歲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我媽從來沒誇過我,每天罵我豬腦子,廢物。」他一邊說,一邊用力搓著額頭。
或許他們的家長怎麼也不會想到,那一句句無形的利劍,會摧毀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為父母,需要善待每一個孩子,如馬皓文對馬飛一樣,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說出來的話,很簡單,但要收回去卻很難。所以在開口前請冷靜思考,這句話是否會危害到孩子,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而父母鼓勵和認可在培養自信過程中至關重要。
呵護好他們的自信,那將會是他們一生最堅實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