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跳過的內容,被它拍的驚心動魄

2020-03-22     電影集中營

當年看《肖申克的救贖》,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越獄成功後,站在雨地擁抱自由那刻。

但是廠長腦子裡一直留了個問號:他是咋爬出來的?

比起他用勺子挖的洞,我更想看他日越獄的全過程,那一定很驚心動魄。

關於越獄的有部新片,全程緊張到死,相當過癮,它就是——

《逃離比勒陀利亞》

主演是「蛋妞」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在《哈利·波特》完結後,為擺脫角色對自己今後的影響,蛋妞總會接一些奇奇怪怪的角色。

頭上長犄角的痴漢;靠菊花力量衝浪的屍體,手上釘槍的鍵盤俠……

因為這些奇葩角色,蛋妞也獲得了一個新稱號:大難不死男孩。

在這部新片里,他同樣積攢了無數好運氣。

鎖匠入獄,歷經四百多天的時間,配出了所有門的鑰匙,光天化日之下走出監獄大門。

對,就是開門走出去的。

這光明正大的越獄,讓我頓時覺得《肖申克的救贖》《越獄》都遜爆了!

你先別覺得扯,因為這是個真人真事,甚至原型人物蒂姆·詹金,也參演該電影。

故事發生在1973年的南非,政府以維護社會穩定為由出台種族法案。

將南居民按膚色分為四個種族: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還有黑人,並劃分出各個人種的生活區。

其中,白人和黑人的待遇天差地別。

白人享受著最好的陽光、沙灘,設施完備的大學;黑人只允許上破舊不堪的社區大學,還不能進入公園。

說白了就是種族隔離。

為此,南非人民做出了激烈反抗。

蒂姆·詹金(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飾)就是其中一員,和別人不同的是他是為數不多的白種人。

優渥的環境,對白種人有利的各項條件,並不能蒂姆滿足。

他聯合另個白人好友史蒂芬,以及眾多有色人種的朋友,發傳單,遊行示威。

在一次抗議活動中,蒂姆和史蒂芬被警察抓到,法庭宣判主犯蒂姆獲刑12年,史蒂芬獲刑8年。

進入監獄,兩人並不安分,特別是蒂姆從第一天就開始準備越獄。

在監獄裡,他們結識了犯人老大丹尼斯·戈爾德貝格。

他也是看不慣白人對黑人 壓迫,才選擇和曼德拉一起為自由奮鬥。

丹尼斯也是真實人物,他曾試圖通過暴力推翻南非種族隔離政府,可後來被捕入獄,和曼德拉一起被判刑,丹尼斯被判了60年。

見到蒂姆時,他已經服刑了近20年。

兩人相見,如故友重逢,他們都知道彼此在外面的所作所為。

可是當蒂姆把自己要越獄的想法告訴他時,丹尼斯拒絕了。

革命抗爭,那是蒂姆,史蒂芬他們年輕人的事,自己已經為爭取自由奉上自己的一生,如今他只想服完刑回到家人身邊。

雖然不想越獄,但他還是把監獄的情況告訴了蒂姆。

監獄外牆高6米,下面還鋪著帶刺的鐵絲網,每隔一段還有一個持槍守衛。

就算你越過高牆,鐵絲網也能刺穿你的身體,就算沒被扎死,守衛也會把你打成篩子。

探照燈從早亮到晚,360度無死角照亮整個監獄。

翻牆不要想,挖地道也是白搭。

監獄下面的岩石堅硬無比,不管你怎麼挖都只會在監獄裡打轉。

這些經驗,都是丹尼斯和獄友們多年來的總結。

既然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們就只剩下一個辦法,從正門走。

可是從牢房門到監獄大門,中間還有十幾道鐵門,想過去並不容易。

但蒂姆卻說這個可以辦到。

因為獄警對鑰匙不是特別在意,不是掛在腰間,就是放在桌上。

總之,都是他們能看見的地方。

偷鑰匙?nonono.

如果偷鑰匙,打開十幾道門也需要時間。

偷別人的,不如做個屬於自己的。

鑰匙的材料,就用木工廠的木頭。

定好計劃後,不僅蒂姆沒事就往獄警周圍湊,獄友們也會儘量多的給蒂姆創造觀察鑰匙的距離。

然後他再憑著記憶把鑰匙的樣子畫出來,一點點精確直到打開牢門的鎖。

造一把鑰匙好像並不難,但難的是造出十幾把不同的鑰匙。

期間你得冒風險實驗,看能不能打開,這是最要命的。

不停折返與監獄之中,還要提防巡邏的獄警,《逃出比勒陀利亞》的越獄全程高度緊張!

在成功打開第一道們後,蒂姆發現牢房還有第二道鐵門,而且裡面沒有插孔。

先是實驗鑰匙能用,後又和獄友先用風箏線把鑰匙插進孔內,再從窗戶伸出長棍轉動鑰匙。

但木棍肯定沒有手靈活,半路上,鑰匙掉在了牢房外面木棍夠不到的地方。

巡邏獄警的說話聲在逼近,鑰匙明晃晃的躺在走廊里,怎麼辦?

如果被發現,他們就要面臨至少20年的刑期,怎麼辦?

看著蒂姆慌張的把泡泡糖粘在木棍上,不斷嘗試粘回鑰匙,廠長也跟著倒吸涼氣。

上次這麼緊張還是考試作弊,而且還是一道題不會,全靠別人救援!

躲避著監考老師,小抄傳來的路,就是蒂姆越獄的路,充滿驚心動魄,看得人手心冒汗。

偷偷做鑰匙,你得防著偷木料時被獄警發現,還得防著用力過猛,木頭鑰匙斷在插孔里。

還有獄警的突擊檢查,以及單純的懷疑。

他們越獄的一切都要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進行。

打開了兩道門,終於出了自己牢房,真正的冒險現在才要開始。

相比《肖申克的救贖》注重精神渲染,《逃離比勒陀利亞》更注重越獄本身。

在四百多天的牢獄生活里,蒂姆給15道門配了39把鑰匙,一遍遍實驗最終打開了14道門。

透過最後一道門,他們清晰地看見監獄外面的生活,在準備好了出去穿的衣服已經外界地圖後,他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肖申克的救贖》跳過的內容,被它拍的驚心動魄

而在他們準備越獄時,監獄又遭遇最嚴厲的大搜查。

一個眼尖的獄警,甚至發現了蒂姆藏著書本里的鑰匙磨具……

《肖申克的救贖》跳過的內容,被它拍的驚心動魄

《逃離比勒陀利亞》故事主線很簡單,就是蒂姆和同伴策劃並實施的越獄過程,而且是從監獄大門走出去的,也是很大膽了。

但讓廠長更沒想到的是,蒂姆越獄之後的選擇。

按說越獄的犯人,你就跟《肖申克的救贖》結局一樣去沒人知道的地方好好生活吧?

但蒂姆沒有。

越獄出來後,他輾轉多地到達倫敦,再次加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繼續反對種族隔離。

十幾年間,他和好友史蒂芬一直在逃亡,但反對的聲音從不停歇,直到1991年才被赦免。

這場反壓迫,反不公正待遇的全球性鬥爭也於1992年以種族隔離制度的瓦解而告終。

說起種族,廠長突然想到最近的種族地域歧視,真是無限感慨。

從馬丁路德金,到曼德拉,再到今天的歧視。

廠長想說——

或許制度可以瓦解,但根植於人們心中的偏見,仍需要一代代人不斷地改變。

身體需要躍出牢獄,歧視別人的觀念更應該躍出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JEfA3EBiuFnsJQVfx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