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幸福》正在熱播,第4集中有一個小片段,蔣欣飾演的甄開放被乘客給了差評。
原來甄開放失業後做了快車司機,為了能讓乘客心情愉悅,特意在自己車裡放了一把花,可偏偏這位乘客是過敏體質,在車上一直流鼻涕、打噴嚏。
甄開放熱情地告訴乘客自己有餐巾紙,乘客態度依然不悅,但始終不說自己過敏。
最終乘客給了她差評,甄開放追出去詢問緣由,這時乘客才說自己是花粉過敏。
彈幕中評論很到位:「花粉過敏就不會直接說一聲嗎?」「花粉過敏還是沒張嘴,不怪人家」。
遇見幸福截圖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類人,說他們品質惡劣,未免言過其實。但論不懂得表達,有時「悶葫蘆」,讓人頭疼,他們肯定能排上號。
有話為什麼不能直說,表達有那麼難嗎?
英國劇作家瓊森說過: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我的前同事金哥是個能力出眾又幽默寬和的鬼才。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人緣都是一等一的好。
那陣恰逢部門想提拔一個主管,結果會在金哥和另一位女同事之間「誕生」 。
有一天早上,老闆來我們部門和大家一起開早會,期間老闆問到金哥對集團提出的績效激勵措施有何想法,以及他自己的業績如何?
明明肚子裡有貨,績效也好的金哥卻「低調謙和」,只回答了寥寥數語。
最終女同事當上了主管,金哥卻「落選」了。我們都倍感失望。
後來偶然聽外部門人透漏說,那天早會後,老闆就和管理部門的同事開會,提到公司里的一個人,腦子聰明,業務能力強,但需要他回答關鍵問題時,卻聲音很小,畏怯不自信。這樣的人當不了領導。
腦子裡有金,口頭不敢表達,任誰也幫不了你。
職場上,同事信任你,你也要信任你自己,進而讓領導對你有信心,給你授權。
老闆想要讓他的任命「服眾」,你就要有拿得出手、能擺在檯面上的「料」,唯唯諾諾,只會將「施展」自己才華、給老闆吃「定心丸」的機會拱手他人。
你不表達,別人也不了解你,直接泄了老闆的「氣」,樹立不了標杆,老闆想委你重任都找不出理由支撐。
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和職場激情,體現在語言上,不懂表達,會讓你的職場之路充滿艱辛。
戰國時期的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還珠格格有個耐人尋味的片段,第一部結尾,假冒格格事件穿幫之後,小燕子等人逃跑後返回宮中,皇上大怒,要殺還珠格格,認為一切禍端皆由於她。
小燕子站起來「振振有詞」道:
「你從來沒有承認過,我是您的女兒呀。你當初昭告天下,只是說我是你的義女,既然是義女,當然不是真的格格了。你根本就沒有把我當成過您的女兒。我哪有欺君!」
關鍵時刻,學會表達,用智謀巧妙地避免了一場禍端,讓自己化險為夷。
誤會不能及時澄清,會形成「蝴蝶效應」,一個微小的變化可能帶動系統長期巨大的連鎖反應。
《甄嬛傳》中有一集,曹貴人從中挑唆,引得皇上誤認為甄嬛對自己有情和果郡王有關係。
甄嬛識出了端倪,在給皇上彈琴後言辭懇切地說出了心裡話,鄭重向皇上表明了自己的心跡,消除了皇上對她的疑慮,兩人依舊你儂我儂。
學會及時表達,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
生活中有多少矛盾誤會,夫妻間的、朋友間的、同事間的,看似很小,但如果不消除不表達溝通,勢必造成日後的麻煩,嚴重時會有禍端。
及時表達是人際和諧的首要要求。
波斯詩人薩迪說:你若開了口,就得有才幹。
知名主持人撒貝寧是保送上的北京大學,剛入學時,同學通知他去開會。
一個老師說要搞個電台,問大家有什麼想法,撒貝寧見無人發言,就果斷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發言完畢後,老師問他:要不要當廣播電台的台長!
就這樣,撒貝寧初入北大嶄露頭角,最終當上了北大廣播台的常務副台長,而後又當上了北大合唱團團長、北大戲劇社社長,自此走向了人生的輝煌。
馬雲說天下沒有懷才不遇,有才一定會有人遇。
想要有人認可、識別出你的才幹,你要學會「亮劍」,學會表達,用語言去傳遞思想,否則在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社會,你即便是金子,也不會被人看見光。
努力吧,做自己生命的掌舵人,汲取能量,發揮優勢,做一個生活充實對社會有用的人。
學會表達,及時表達,為你的人生增彩,為你解決煩擾,行動起來,不留遺憾。
關注【路路有為】,更多職場、個人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