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名教師集體辭職?結果大逆轉:一位在編不職教師道出實情

2020-05-02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素有「才子之鄉」的江西臨川,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地方,每年高考向清華北大輸送人才高達上百,其中馳名在外的臨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優秀重點中學。

這一次,因為70名教師集體辭職,把江西臨川推上熱搜好幾天。為什麼辭職,這麼大的事件確實吊足了人們好奇心。

有人說教師待遇不好,據說江西撫州臨川區大多數教學多年的教師工資也只有2000-3000元,而剛入職的教師工資更少。如此低的工資待遇基本都無法保證日常生活所需,而對年輕人來說,這麼低的工資根本看不到未來事業的發展和對美好生活的希望。(這個說法有失偏頗,雖說教師待遇不算很好,但也不至於這麼不堪,2000至3000元是新入職小學教師的月工資,補助、津貼另算,全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初中高中教師又有不同。)

有人說教師工作時間太長,老師早晨6:30要到校,下午至少6點才下班。如果是畢業班,老師們下班的時間只晚不早。回到家,還要批改作業,準備第二天的教學任務。即使周末,也會有很多課內或課外的工作任務,工作形式基本是「18、18、7」了。

在不少人眼中,老師很清閒。每天一兩節課、每周三五天課時、有周雙休有節假日照休,最令人羨慕不已的是還有寒暑假,幾乎「一年忙半年閒得」。(其實這世上並沒有輕鬆的職業,業內人士說,其實教師的寒暑假期都是平時加班加點換來的輪休。按5天8小時工作制,老師上一天班超出的時間至少可以換回半天調休,更何況老師的寒假暑假時間並不等同於學生。)

以上只不過猜測而已,並非事實的真相。其實教師辭職流動是一種正常現象。據江西省撫州市教體局說,此次辭職人員僅占區教師總人數比例還不到1%。正常情況下,教師辭職並不需要公示,只是這次牽涉面廣,在清理在編不在崗人員工作時為了加強群眾監督。

其中一位「辭職」教師說,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不在公辦學校任職了,那時候鼓勵幹部職工離崗創業,她就跳槽到一所私立學校繼續任教。時間過去了20多年,一直處於在編不在崗狀態。這次因為清理整頓在編不在崗情況,我對現在的工作、工資、待遇都非常滿意,再也不想回到編制內去,所以補交一份辭職申請。這次公示的70名教師辭職,其實大部分都是我這類原因,並非如網絡所傳「集體辭職」。

自從這件事在網上發酵後,江西撫州官方就已經公布了「關於臨川解聘70名教師的有關說明」: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及撫州市《關於進一步開展「吃空餉」清理整頓的通知》等規定和要求,從2019年12月起,江西臨川再次啟動了清理整頓「吃空餉」專項行動,各學校對不返崗又未辭職的做出解聘處理。

也許有人又有疑問,既然是單位解聘,那教師辭職一說又如何解釋呢?因為考慮到部分不願返崗的教師認為被單位解聘有損名聲或其他考慮,就主動向單位提出辭職。70名教師辭職的原因大體總結出6個:夫妻分居、收入太低、身體欠佳、下海創業、隨夫發展、照顧家庭。

其中一個收入太低的原因,正是當下正在一步一步解決的問題,也恰恰擊中了一些對教師待遇不滿意的「軟肋」。教師編正在改革,也就意味著「鐵飯碗」要打破,教師這個職業不再是一廂情願聘請,而雙向選擇。如果耐不住低收入的清寒,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另謀高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9TI3HEBnkjnB-0zc9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