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豬肉相信大家的第一感受就是豬肉價格太貴了,吃不起,是啊,從去年9月份豬肉價格漲上去之後就一直沒有降下來,有農民朋友說往年過年自己至少要買上20斤豬肉,10斤用來做香腸,10斤用來招待客人,可是今年過年時候豬肉價格高達30一斤,比以前兩倍還高,自己就買了5斤豬肉,做了一點香腸,原本以為過年後能便宜,結果過年後豬肉價格更貴了,家裡那5斤肉吃完了,到現在都沒捨得再買。可是繼豬肉價格上漲之後,近期又有農民反映不少地方又一農副產品的價格上漲了,那就是糧油價格,希望農民朋友早做準備。
隨著世界各地疫情的發展,不少國家為了抵抗疫情宣布停止出口農產品,雖然有關專家表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過剩的,甚至還有專家表示其他國家禁止出口糧食對我國反而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有利於我國不良糧食庫存的消耗。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我國每年進口的糧食中數量最大的一大類是大豆,而大豆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雖然我們日常吃的油中豆油並不多,但是隨著國際上大豆出口量的下降,大豆的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大豆價格上漲,糧油的價格也自然隨之上漲。
大豆價格上漲不僅影響了豆油價格的上漲,對養豬行業也有影響,恐怕會導致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再一次上漲,因為大豆生產豆油後的副產品是豆粕,而豆粕是豬飼料的重要原料,大豆價格上漲了,那麼豆粕的價格也低不了,養豬的飼料成本也就會增加,自然會引起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上漲。
糧油價格上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各地企業和工地的復工,以及餐飲行業的陸續恢復,對油類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一些企業剛開工的時候都會加大糧油的採購,需求量增加引起了價格一定程度的上浮。另外看到糧油價格上漲後,一些不明所以的人會聽信「謠言」,開啟了搶購模式,導致此前穩定的供需關係被破壞,價格出現上漲。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些不法人員的炒作,利用國外的疫情壓力,糧食進口量下降這一話題誘導農民,擴大疫情對國內糧食價格的危害,鼓吹糧食價格的上漲,人後在伺機提高糧油價格,引起部分人員的恐慌,開始搶購,搶購時供需關係進一步惡化他們會藉機持續提高糧油價格賺錢高額的差價。
所以,筆者也提醒農民朋友,糧油可以適當囤儲,但是國內的糧食價格並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即使短時間內有波動後期也會被逐漸熨平,農民朋友還是應以平常心來面對國際疫情和國內的糧食價格,不要被一些不法人員所誤導,從而為上漲的糧油價格而買單。
繼豬肉價格上漲後,又一農副產品的價格隨之上漲,農民早準備!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