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重新定義「天才少年」,打臉讀書無用論

2019-07-26     創成匯平台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人家畢業拿著百萬年薪,你卻只能刷著手機吃「檸檬」。

近日華為再次登上熱搜,此次大家熱議的焦點是華為對八位2019屆頂尖博士實行年薪制,且最高年薪已達201萬。在任正非簽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中了解到,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並且今後會逐年增加。

「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任正非在郵件中強調。

華為表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競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要有世界頂尖人才,其實國內外科技巨頭們都意識到高精尖人才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重金聘請也不在少數。

刷著手機的你們,還會大談特談「讀書無用論」嗎?

人才流失,華為「千金買骨」

面對如此高薪,大家也有疑問為什麼華為會如此高調招募人才?其實這與華為之前博士離職率居高不下有關係。根據2018年報顯示,華為目前共有18.8萬員工,其中研發人員為8萬多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45%。近 5 年研發體系博士類員工累計平均離職率高達 21.8%,待滿四年的博士比例不足六成。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博士類員工呈現出入職時間越久,累計離職率越高,其中2014年入職的博士,四年以後只有57%繼續留在公司。

留不住高精尖人才,華為怎麼搞得了「戰略領先」。據相關人士透露,華為兩年前便實施年薪制,也出現過100萬-150萬的年薪。之前從未公開,如今高調宣傳。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華為的確有著「千金求骨」的意味。

吸引人才,華為一直在行動

對華為的「大手筆」,其實大家已經早有耳聞。

任正非明確要求華為要在全世界搶人才,對於全世界高效的競賽能手

「我們用起薪是同級的五倍以上的年薪,把他們招來。」

「俄羅斯的數學、物理、軟體都很厲害,我們也要加大對俄羅斯人才的獲取,要大規模利用俄羅斯的博士來彌補我們理論上的不足…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要廣交朋友,不能閉門造車。」任正非說。

因為華為工資高於當地公司,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華為工作。當然高投入也帶來了高回報。比如華為俄羅斯研究所的一名數學天才,打通了不同網絡制式之間的算法,幫助運營商節省30%以上的成本,讓華為在這個領域處於絕對領先。

另外,華為還發布重金,以求得全球精英科技人才,其中著重招募首席軟體構架設計師,而且具有高標準的門檻要求。尤其是必須具備linux內核編程經驗,這對於公司自研系統有著很重要意義。

而此次超高薪聘請的應屆博士生的專業背景大多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計算數學等熱門前沿行業有關,可以看出華為為了招攬頂尖人才的不遺餘力。

一觸即發,科技巨頭們的搶人大戰

通過對八位博士的資料進行整理後可以發現,他們的研究方向也集中在人工智慧、物聯網、計算數學等方向。對於人工智慧領域,中國科技公司也爭相砸錢招攬人才,開出的薪水也十分誘人。從創成匯平台上,我們能看到中國移動、百度等科技公司為了吸納更多高科技人才,提供了高額的獎金和豐富的扶持政策。

科技巨頭們對於人才爭奪的熱情不亞於對利益的追逐。第三次產業革命即將襲來,科技公司深知科技創新是贏得這場戰役的「尚方寶劍」,人才則是這把寶劍的「利刃」。

近些年來,寒門再難出貴子、讀書無用等言論縈繞在我們耳旁,毒雞湯的浸潤讓我們漸漸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已經成為空話。但是,華為高薪吸納應屆博士讓我們確確實實看到,信息時代,人才是核心競爭力,真才實學的確可以改變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s9pLmwB8g2yegNDuV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