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這個群體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隨著社會發展,這樣一批當年還看著國產動畫片,和小夥伴結對上下學的孩子,如今都已經步入了成年階段,逐漸走上了成家立業建設祖國的道路。90後的年輕人以自己的創新精神和活力,在社會上逐漸擁有了一席之地,步入了大眾視野。
90後是一個讓人們驚嘆擁有無限潛力的人群。近日,微博熱度一路攀升的一則新聞證實了這個觀點:廣州90後包租婆坐擁400棟樓,身價過億。
這則新聞讓人在驚訝之餘,難免會產生一絲羨慕。眾所周知,廣州作為我國一線城市和經濟貿易發展重地,地價是十分高的,許多人奮鬥一生,目標也不過是能在廣州擁有一棟房,而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居然在步入社會短短几年內,加速完成了大多數人一生的夢想。
事情發生在5月3日,有人在微博發表了一則視頻,介紹了廣州90後包租婆D姐的收租生活。該視頻一夜走紅,引發了許多人關注,成為微博熱度飆升的話題。
在大家羨慕D姐工作輕鬆之餘,有些人卻指出了其中的漏洞:廣州在2017年實施了限購政策,D姐擁有400棟樓房的說法一定是虛假信息。即使她真的擁有視頻中所說的400棟房,每年僅交稅就應4億,不可能達到這麼高的身價。
對於網友提出的疑問,D姐發視頻回應:在所有出租屋中,僅有很少一部分自己具有產權,而大部分都是二轉的租賃權。記者走訪也了解到,在D姐所有房屋裡,城中村為租賃主要形式,而這些房子在原房東出租時都是毛坯房,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高級房屋。
而關於"每棟月入50萬"的說法,D姐解釋道,她房產收入大多在幾千之間,只是視頻剪輯產生的誤會,實為最高每棟50萬。如此一來,"90後包租婆坐擁400棟房產,身價過億"的說法,其實只不過是採用了誇張的營銷手段而已,而D姐本身不存在擁有很多房產,上稅超億的問題。
誠然,誇大是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就如D姐這個事件,在自己火爆一時成為網紅的同時,還能宣傳自己的出租屋,帶動生意。適度的誇大是商人的賺錢之術,但是太依賴誇張手法帶來的經濟效益,而過度使用這種營銷手段,只會干擾群眾的判斷力,久而久之就會讓群眾厭惡。
90後年輕人進入社會創業,運用合理手段獲得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但與此同時,過度包裝並運用營銷手段誇大自己的行為,卻是不可取的。之前在疫情下也有很多這樣的報道,比如被困在家只能擊盆求救,隔離多日患上抑鬱等。在這些事件中的確有真實案例存在,但是也不排除多數文章和所謂的"發聲",都是在誇大其詞地追求流量罷了。
對於為一己私利追求流量,而忽視公眾感受的行為,我們是要堅決抵制的。在這個信息如洪流的時代,越來越多誇大新聞和營銷號的出現,只會削弱群眾明辨是非的能力,甚至三觀發生改變。這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一個優秀且良性的銷售手段,靠的不是誇大事實,還有鐵打的質量和貼心的服務,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分清事情本末,即便年齡再小,也可以在創業就業的道路上,獲得豐厚且合理的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