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寂寞」為友,享受當下的生活,最終的收穫會讓你格外欣慰

2019-12-11     深情解讀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人們總是想深入了解,獲取一種良方,讓自己學會與他人相處。其實,我們都似乎都忽略了,如何與「寂寞」為伴?這才是更應該用心考量的。

沒有人會真的感同身受,身處人海之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我們需要一個人面對並解決生活的種種,試圖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去堅強去樂觀,就好像自己已經衝破重重障礙一般。

因為遇到一點小事,忽然感覺身邊孤立無援,那種寂寞感油然而生,久久無法褪去。

一位長輩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一個二三十歲的小姑娘,自以為經歷了大風大浪,這就感覺寂寞了,是你沒有認清生活的真實狀態而已。寂寞感,本就是人的宿命,並非任何感情能夠真正撫慰的,平常心就好。」

忽然想起古龍曾說過的一句話:「這不是寂寞,這只是你感覺寂寞而已。」

頓時,我覺得豁然開朗,所有的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它卻給了我解決困難的力量。對於一個性格超外向的人來說,學會和「寂寞」相處,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被幸福緊緊圍繞的,有愛我的老公和孩子,有和諧的家庭,似乎從小到大很少感受寂寞。

直到經歷的難處越來越多,掙扎在崩潰的邊緣,我不想找人分擔,只能獨嘗傷悲。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好像全世界只剩我一個人。

本以為寂寞並不屬於性格開朗之人,它只歸屬於內向敏感的那群人,讓他們拉扯著內心。實則,習慣開心的人也無法逃脫,因為,他們更需要照顧和認可。

心理學說寂寞,它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境界,是需要我們去享受的良好狀態。

從表面上看,寂寞之時是沒有人陪的,或者說不需要其他人在,人會覺得難過,越來越孤獨,甚至不喜歡與人接觸了。

不過,這種寂寞的狀態並不一定是負面的,它也是生活中平常的一項,正如:積極和消極都是一種生活態度,無非對錯。如果能夠享受寂寞,它能將我們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能讓人冷靜下來。接著,可以以更加飽滿的狀態重新出發。

誰說人都要隨大流?小眾的狀態又何嘗不好呢?

與寂寞和平相處,讓你的生活因為有了它而豐富多彩,在快樂與失落之間,你只是差了一些方法而已。

一:別讓自己的生活被填得滿滿的

如今生活壓力如此之大,人們都需要喘息的空間,忙碌的狀態每天都會上演,就要學會給自己留出空餘的時間。許多要強的人不停地工作,為了賺錢!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為了不讓自己有悲傷的機會!看似少了寂寞,卻是壓抑著做這些。

也許你的身邊圍坐了許多人,也許你的生活環境已經非常優越,內心也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動了。但是,稍有休息的片刻,是不是就會覺得很孤單,內心是負擔很重的。因為,你逃避了寂寞,適應不了少許的孤獨。

二:找一些獨自完成的事情做

呆在寂寞里的空氣里,不應該是無聊的狀態,依然可以豐富起來。有多久沒有練字了?多久沒有給愛人做個小玩意兒了?有多久沒有好好記錄下心情了?拋開一切,此刻你能靜下心來,是事半功倍的。

我喜歡寂寞的時候健身,不花錢到外邊辦卡,自己放著音樂,做一些有氧運動。很多人會在寂寞的時候思考,其實倒不如放空自己,出一身汗,會給我們的生活注入更大的力量。

小時候就聽著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為了達到目標,他寧可忍受煎熬,這是一個多麼考驗人的寂寞時期!我們不一定要成為英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學著英雄的勇氣,寂寞是要勇敢面對的。

三:接受負面情緒,找尋解決辦法

有一句忘記出處的話語,能夠鼓舞很多人。「有許多時候,我們需要耐心,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屬於你的那一刻。」遇到困境,大家都會覺得寂寞,一時想不到辦法,讓自己倍感悲傷。

多少人努力讓自己快樂起來,恨不得即時告別這些情緒?做到「平靜」也是成功了,找個角落,與寂寞為伴,接受內心的不愉快。接著,你可以有時間去思考,要怎樣解決眼前的問題。如果找到了答案,你要感謝寂寞,它給了你冷靜的頭腦;如果事與願違,你依然要喜歡寂寞,因為它讓你變得堅強,擁有了耐心。說不定,你在哪一刻就會成功,成為眾人仰望的對象。那時,寂寞便是最好的見證者。

散文家季羨林先生說,自己要感謝那段寂寞的時光,他也是以忍受開始的。後來自己感受了寂寞的意義,他開始享受這種狀態,一個人走在院子裡,感受身邊美景,後來才寫出了《馬纓花》這麼好的傑作。

將寂寞視為人生的必然,享受其中,收穫得遠比自己想像的多。如果此刻你也倍感寂寞,勸你換一種心境,看到人生的另一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XQB-G4BMH2_cNUglW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