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戰「疫」者在武昌醫院的兩個瞬間

2020-03-10   資陽之聲


他們悉心照料​患者

  「他剛來的時候臉色一點都不好看,多虧你們的悉心照料,現在情況好多了。」3月4日,在武昌醫院參與救治的市人民醫院護士李建英和張傑,如往常般來到患者老爺爺床前,熟練而細心地為患者喂營養劑。隔壁患者何阿姨用手機記錄下這溫暖的一幕。

  老人90多歲,是2月29日新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且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吞咽功能有障礙,確診新冠肺炎前一直長期臥床,只能吃流質食物。在得知情況後,李建英和同事承擔起老人一日三餐的喂食工作,每餐給老人喂食200-250毫升的營養液,並根據他當天的身體情況決定是否在晚上為其加餐。

  「有很多注意事項,因老人吞咽功能有障礙,喂食時床頭要搖高,營養液要濃稠,不然容易造成嗆咳……」對於如何照顧老人,李建英很有心得。她說,老人的家人不在身邊,精神壓力和身體負荷都挺大,每次和家人通電話都要哭,她和同事不能代替家人,但至少可以給他多一些關懷和溫暖。

  除此之外,李建英和同事還要給另一位老年患者喂食,照顧她的日常起居。在大家悉心照料下,兩位老人的身體有了明顯好轉。

  「謝謝你們遠道而來,不畏病毒傳染的風險,挺身而出,在最困難的時刻來到我們身邊。感謝你們的愛心和援助,謝謝你們,你們是最可愛的『白衣天使』!」患者鄭阿姨說。(資陽日報記者 劉夢娜)

  她和粉絲有個約定

  市第一人民醫院援湖北醫療隊隊長陳靜被隊員親切地稱為「圈粉達人」,在武昌醫院工作不到三天,她在病區就擁有了20餘名「粉絲」。這些「粉絲」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齡從20多歲到70多歲不等,他們還有一個共同身份──新冠肺炎患者。

  談起「圈粉」的秘籍,陳靜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聊天拉家常。行話叫心理疏導。」 在病區,陳靜除了為患者進行疾病護理,還一有空就陪患者聊天,聊四川方言,聊湖北的小龍蝦,聊武大的櫻花……

  「我給大家說四川方言『瓜娃子』是啥意思,一屋子的患者哈哈大笑。」戰勝疾病的信心就在笑聲中逐步建立。

  「疫情結束後,大家帶我去武大看櫻花、吃小龍蝦。以後你們來四川,我帶大家看熊貓、吃火鍋。我在武漢只有你們這群粉絲,一個都不能少,誰毀約誰是『瓜娃子』!」陳靜和粉絲約定。(資陽日報記者 楊佳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