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資陽段
4月6日,四川資陽雁江區南津鎮迎橋村2組,村民魏中玉坐在院壩的板凳上眺望沱江里的運砂船來回穿梭,今年71歲的他見證了眼前這條河的繁榮與落寞。「以前拉貨、拉人的船多得很,坐船可以直接到重慶。」
從成都到瀘州,沱江曾經是沿線貨物運輸的主要通道,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沱江卻難覓「千帆過境」的場景。船隻變少的原因除了沿線道路交通網的日益完善,沱江資陽段也隨著南津驛樞紐和王二溪樞紐的建成後,逐漸演變成以砂石建材區間運輸為主及少量農副產品的短途貨運,短途旅客運輸等,再無跨市、出省水路運輸。
自「十三五」以來,發展內河水運上升為國家戰略,沱江各段復航的呼聲不斷、動作不停。今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與此同時,資陽市交通運輸局公布《資陽港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 按照規劃,資陽港將上接成都、下連內江、自貢、瀘州,沱江資陽段也將達到五級航道標準,通行300噸級船舶。
左手牽成都、右手拉重慶。渝蓉高速、成資渝高速、成渝中線高鐵等正加速讓資陽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未來沱江若全線復航,無疑將提供出海的新通道。
資陽南津驛樞紐
曾經
重慶上成都的必經之地,成渝古驛道在此擺渡
沱江,位於四川省中部,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之一,流經成都、資陽、內江、自貢等至瀘州匯入長江。全長712公里。流域面積3.29萬平方公里。
據雁江縣誌記載,「雁城八景」之首的「雁江古渡」在今城區沱江一橋下,當年沱江資陽段是由重慶上成都的必經之地,被稱為「東大路」的成渝古驛道在此擺渡,而後經南津驛東下,車來馬往,十分繁忙。如今,南津驛變成了南津鎮,沱江邊的熱鬧場面不復存在,但關於沱江的故事仍口口相傳。
長期研究古代成渝交通線的重慶作家李正權介紹,古人出川多擇水路,沱江及沱江沿岸是成渝之間主要的水陸混合線路。明清時,自流井、貢井的鹽、內江的糖以及川西壩子的米,都只能靠水路運轉重慶,再由重慶經嘉陵江、長江轉運川北、下川東和湖廣、江浙等地。
魏中玉所在的迎橋村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所建的迎仙橋而得名,這座沱江邊上的小村莊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建國後資陽修起了糖廠,沱江兩岸廣泛種植甘蔗,一到收割季節就用船隻拉到糖廠去。」在魏中玉的記憶里,每天往返的船隻很多,大的小的都有,生意紅火。「生產出的白糖、酒等,有些就沿沱江而下出川。」
沱江上的運砂船
現在
難覓千帆,以砂石建材區間運輸為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沿線道路交通網的日益完善,沱江的水路運輸逐漸被陸路運輸替代。後來,南津驛樞紐和王二溪樞紐相繼建成投用,沱江資陽段僅剩以砂石建材區間運輸及少量農副產品的短途貨運,短途旅客運輸,再無跨市、出省水路運輸。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就有人開始采砂作業。」在南津鎮一采砂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采砂船將砂石從河底打撈上來後,再由運砂船轉運至幾百米外的砂石碼頭處理。「現在砂石大小都要,一條運砂船滿載能拉100多噸。」
據了解,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帶動砂石需求猛增,目前沱江資陽段砂石已分採區拍賣,砂石開採使用權截止日期至2022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沱江資陽段有臨江寺、東安、董家壩、晏家壩、羅家壩、侯家坪、南津驛、王二溪、河東等9處共22個臨時砂石碼頭,2018年1-6月砂石運量131萬噸,周轉量702萬噸公里。
近幾年,我國大力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而「十三五」以來,發展內河水運也上升為國家戰略。地處沱江中游,擁江發展的資陽開展沱江復航研究後得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水運的依賴度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產業發展、旅遊資源開發對內河水運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僅是資陽,隨著經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更加經濟、環保的水路運輸方式越來越受到青睞。特別是沱江串聯而起的成都、資陽、內江、自貢、瀘州等地,是四川重工業發展的聚集區,沿線笨、大、重型機械設備及鹽、糖、化工、鋼鐵等的貨物的運輸,對沱江復航需求迫切。
資陽航道示意圖
規劃
規劃五級航道標準 未來300噸級船舶可從成都直達長江
「內河水運資源不僅是提升城市品質、推動港城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依託,而且是四川沿江市(州)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實現開放發展的重大機遇。」資陽市交通運輸局航務管理科負責人徐文剛提到,按照「一市一港」的原則,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四川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1-2050)將資陽港列為二類港口,同時根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航務管理局關於進一步明確資陽港層次的復函》,將資陽港列為四川省「一般港口」。
結合實際,2020年1月《資陽港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正式出爐。
根據規劃,資陽港劃分為雁江港區、安岳港區和樂至港區,其中貨運及客運主要集中在雁江港區。雁江港區共劃分為12個作業區,1個綜合作業區、1處海事工作碼頭。未來將銜接臨江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對接侯家坪工業園區和城東物流園區,實現港口與物流園區一體化聯動發展。
安岳港區規劃範圍為岳陽河幹流、跑馬灘水庫和磨灘河水庫,根據景區開發旅遊需求規劃7個旅遊客運碼頭停靠點。而樂至港區規劃範圍為蟠龍湖水庫和東禪水庫,規劃4個旅遊碼頭客運停靠點。
「目前,沱江資陽段是七級航道,規劃是按五級航道標準建設。」徐文剛介紹,根據《四川省內河水運發展規劃》,未來,資陽港的建成後,地處成渝核心的資陽將憑藉獨有的區位優勢,為沿沱江分布的車輛製造、醫藥、紡織、食品、建材等產業集群,以及沿江物流園區服務;通過承接產業轉移,為吸引臨港工業的積聚服務,滿足資陽「以港興市」的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要求,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有效載體,擴大地區開放開發的重要支撐,沱江流域外貿物資的重要通道。
而根據《四川省內河水運發展規劃》,沱江496公里航道中,成都金堂縣至內江白馬鎮326公里規劃為五級航道,內江白馬鎮至瀘州170公里規劃為四級航道。
「五級航道,可通行300噸;四級航道,可通行500噸。」業內人士介紹,若沱江航道建設達到預期目標,未來從成都金堂出發,300噸級船舶可以直達長江。
難點
現有碼頭設施較原始,市內市外航道不暢
《資陽港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到,沱江資陽段沿線分布的臨時砂石碼頭,岸線多為自然岸坡,基礎設施簡陋,裝卸工藝落後,存在安全隱患。加之受樞紐以及航道條件的限制,碼頭設施仍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嚴重製約了水運事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沱江資陽段的航道現狀也不容樂觀,南津驛樞紐和王二溪樞紐由於興建時間較早,配套設施也較落後。
據了解,南津驛樞紐的船閘位於左岸,口門寬6米,因該河段常年為區間運輸,船閘已多年未運行,上、下游引航道內淤積嚴重。而王二溪樞紐的船閘也位於左岸,緊靠引水、發電建築物布置,口門寬6米。船閘採用鋼質平板提升門,螺杆式啟閉機操作,但船閘也多年未運行。
重慶西科水運工程諮詢中心高級工程師周家俞表示,根據《內河通航標準》中相關規定結合工程河段遠期船隊,300噸級機動駁船長為55米、寬8.6米、吃水深度1.3米,而同噸級的油船寬度則為9米。「以這兩個樞紐現在的船閘寬度是沒辦法通行的。」
同時,兩個已建成水電樞紐不連續,區間水位不銜接,加之完全渠化河段只占8%,枯水期又受電站調蓄水影響水深不足,造成了新的礙航狀況,復航難度較大,難以實現大宗物質運輸。
同樣的情況在內江、自貢、瀘州等地也存在。周家俞通過調研還發現,有些地方甚至還存在沒有修建船閘的小型水利設施。
資陽在成渝城市群中區位示意圖
突圍
由區間通航向全江復航過渡,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新通道
3月2日,資陽市首個機器零部件產成品「公轉鐵」運輸項目——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首批製造的18支出口印度機車曲軸,由內江車務段資陽站組織發出。作為中國年產量較大的機車製造企業之一,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在國外擁有眾多客戶。
「『公轉鐵』是新推廣的運輸模式,但像機車頭等大型設備還是需要水運。」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出口的內燃機車頭一般由貨車轉運至宜賓港後,再通過水路從上海出國。「水運雖然時間久,但成本要低不少,我們很期待能直接從沱江出海。」
在四川宜賓港出海的中車資陽公司產機車
而要達到五級航道標準,實現境內300噸級船舶全線復航,沱江資陽段航道將如何規劃改進?
「除了航道治理,老舊船閘改造工程外,還需要新建航電樞紐工程。」資陽市交通運輸局航務管理科負責人徐文剛介紹說,根據《資陽市「十三五」內河水運發展規劃》,實施包括航段灘險整治、設置航標和航標船(艇)等設施﹑設備,逐步實現晝夜通航。同時,開展董家壩、臨江寺航電樞紐建設前期工作,適時啟動開展王二溪、南津驛已建樞紐老舊船閘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抬高樞紐正常蓄水位,實現與上級樞紐水位銜接,按照五級航道標準實施船閘補建工程。「這些工程完成後,基本能實現資陽境內通航。」
而要實現全線復航,除了爭取政策支撐、資金支持外,重慶西科水運工程諮詢中心高級工程師周家俞則表示,更多還需要跨區域的聯動合作。「目前,這方面合作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區。」
早在2017年,自貢就與瀘州對接沱江航道升級工程前期工作,雙方積極爭取將沱江航道建設納入到國家級航道建設項目中,帶動流域航運快速發展,加強成德綿經濟區和天府新區與長江經濟帶、瀘州港與四川腹地的聯繫。 而去年,自貢與內江簽訂的《同城化發展協議》中提到,將爭取沱江瀘州段航道等級提升工程延伸至內江白馬段,暢通內江—自貢—瀘州內河航運通道。沱江復航,各地已邁出實質性步伐。
「通航現在是遠期目標。」徐文剛提到,目前,資陽港總體規劃已完成意見徵集,未來要實現從成都到瀘州,「九曲十八彎」沱江的復航還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而沱江復航,也將為地處成渝腹心的資陽,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提供新通道。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