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元 : 年輕時膽子大,什麼都敢畫

2019-10-24     軍士界

國慶之前,每年的創作就基本告一段落。10月初托裱拍照,選出13幅做來年的檯曆,以此告知關心我的朋友,老夫還算康健,將雄赳赳氣昂昂地向80歲邁進。

今年的創作起步晚、收官早,勉勉強強完成14幅作品,尚有幾幅小構圖還未完成,留一點餘地到明年再努力吧。

有理想的畫家都想求新求變,讓自己的藝術水準得以不斷地提高,但如何去追求,走的卻是不同的路。如周思聰、方增先等先生,在年輕時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年就勇敢地來了次革命性的轉身,徹底否定自己,另闢蹊徑。現在看來是失敗的,至今給人們留下印象的還是成名時的那幾幅畫作。又如黃胄、劉文西等先生,一輩子就一條道走到黑,一如繼往地走自己的路,從年輕到年老都有新作問世,有一個完整的藝術人生。我比較欣賞後者,但我又希望能吸收他們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欣然去做一個改良者。

我認為,當尋找到一條藝術之路後,就一意孤行,咬定青山不鬆口。但又要不斷地學習和吸收一切有益的藝術養份,壯大和提高自己,在保持自己藝術風格的同時,又能不斷地提升和變化。我希望自己的藝術如同浩淼的大海一浪高過一浪。這也是我多年的堅持和努力。

年輕時在部隊,水平不高膽子大,只要部隊需要,什麼都敢畫。40歲以後,就不太滿足部隊所需的創作使命了,總感到有使不完的熱情和創作能力,更是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名有藝術個性並能在繪畫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跡的真正畫家。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思考,決定在工筆畫馬的主題上找到突破口。工筆鞍馬畫興盛於唐,沉敗於元,之後六七百年里很難再找到知名的鞍馬畫派中國畫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成功地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過一次聯展、兩次個展,得到社會各界和美術界朋友的認同和好評。

第二次個展後,已近古稀,下一步如何創作不得不認真思考。深思熟慮後,決定在不放棄畫馬優勢的同時,充分展現自己一生所學成果,展示在山水、花鳥、人物等藝術實踐中的知識和功力,把它們充分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取工筆寫意之長、中西繪畫之優,力求每幅作品都能達到一個完美的高度。於是,繼續選取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為繪畫題材的創作源泉,以此歌頌社會、美化時代。

準備再通過幾年的努力,在合適的時間將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第3次個人畫展,向朋友們彙報70歲後的努力和成果,這將是老夫的期望與心愿!

本文配圖,系趙文元今年創作的13幅畫作。

我與趙先生曾在一個大院工作與生活。我在宣傳部,他在文化部下轄的文藝創作室。自1997年文化部撤銷併入宣傳部始,來往交流漸多。如今又在一幢樓住著,還在同一個黨支部享受退休生活。昨天趙先生髮了一組新作,並暢談創作隨感,對行將迎來80歲的人生充滿熱情與希望。

想著他時常電瓶車上來來去去的身影,感悟人生有愛好且特長,比如畫畫書法,真的多好!這不,一幅幅精美的畫面留在歷史記憶深處,給人們欣賞回味,有時還會被他人收藏,真好!

故錄其所述,與諸君分享之······

黃寅於懷徳堂

作者簡介

趙文元,1946年生於江蘇鎮江,1964年入伍,1969年到1987年先後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歷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年、連、宣、漫藝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筆畫會理事,江蘇炎黃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江蘇創作中心副主任,江蘇文聯創作中心副主任,中國畫馬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專業文藝創作室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3次畫展,其中2次是個人畫展;還在江蘇、廣東、安徽、山東等地舉辦過幾十次個人畫展。作品多次獲得各類獎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QgAD24BMH2_cNUgsr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