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錯過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會造成喂養困難,寶媽需當心

2019-10-29     兒科專家周煥斌

妞妞一歲了,比二寶小5個月,長得很壯,看上去比二寶還要胖。討教怎樣喂養的,給孩子添加了什麼輔食。

妞妞媽頗有些自豪地說:「我奶水好,我家孩子只吃母乳,都沒喂過輔食,你看也長這麼胖。」

有些寶媽和妞妞媽一樣,覺得母乳有營養,喂起來也方便,就不願意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確,給寶寶做輔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而且有時你盡心做的輔食,寶寶卻不領情,一口都不願意吃。

儘管如此,到了一定時期寶媽們也要給寶寶添加輔食,錯過了添加輔食的關鍵時期,就有可能導致寶寶長大了還不會吃輔食的情況。

錯過了添加輔食的關鍵期,會導致喂養困難

之前,一位寶媽給我留言說,她家寶寶已經一歲半了,但每次喂他輔食,他都吐出來,根本不往下咽,起初這位寶媽以為是輔食不合寶寶的胃口,但經過多次嘗試,做了各種輔食,依然沒有改進。

後來,和寶寶進一步交流得知,他家孩子14個月才添加輔食,以前一直吃母乳。我家大寶那會吃輔食的情況就不是很好,我嚴格按照育兒書上的建議,到了大寶6個月才添加輔食。

因為寶寶起初不愛吃輔食,我又嫌麻煩,所以,給大寶添加輔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律,時斷時續,直到一歲輔食添加的也不是很科學。後來,大寶就很偏食,吃飯成了老大難。

一般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為4—6個月,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到了1歲還沒有給寶寶添加輔食,就會造成喂養困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把食物放進寶寶嘴巴里,他會馬上吐掉。

因為咀嚼與吞咽能力是需要寶寶學習的,在6—12個月是寶寶學習這一技能的關鍵時期,錯過了,就會造成以後喂養困難。

添加輔食的正確時間是什麼時候?

很多育兒書上都說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為4—6個月,但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早產的寶寶,可能添加輔食的時間就應該比較晚,所以,4—6個月添加輔食太過籠統,具體應該以下指標:

1.對食物感興趣

有些四五個月的寶寶看到爸爸媽媽吃飯,眼睛會直盯盯地看,不停地吧唧嘴巴,甚至發出哼哼的聲音,這就是寶寶要「吃飯」的信號。

寶媽就可以嘗試喂寶寶一些食物,不在於吃多少,主要是讓寶寶感受到食物的美味,喂愛上食物打下良好基礎。

2.挺舌反射消失

挺舌反射是一種非條件反射,屬於先天行為,挺舌反應是指我們再給寶寶喂一些固定食物時,他會用舌頭將固體食物推出來,以防止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

一般該反射消失會被看作是嬰兒可以喂半固體或固體輔食的重要標誌。

從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到2歲時寶寶成長多維期,在這個階段添加輔食要把握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可以先讓寶寶吃一些富含鐵鈣的米粉,適應之後,適當地添加果蔬泥、魚肉泥等。

另外,在這個階段要給寶寶改變花樣的做輔食,以便讓寶寶適應更多口味,避免挑食,最後寶寶就可以吃麵條、穀物米粉了,使寶寶的胃消化能力不斷提高。

總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是逐步推進的,對於寶寶一時不適應的情況,寶媽不要著急,不要放棄,慢慢地寶寶就能適應輔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CXjHW4BMH2_cNUgGI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