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吉林霧凇為何鮮為人知,因為他不是隨時都能看到

2019-12-22   旅行的信仰

我始終相信,有河流經過的地方,都有美的風景和故事。冬天走進吉林市,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垂柳青枝變成了瓊枝玉樹。一片晶瑩潔白,江岸霧淞繚繞,人在其中,猶入仙境。

霧凇確實是有靈性的,她有脾氣,有自己的喜好。她不喜歡嘈雜,她只在晴好無風的黎明,在陽光還未吵鬧爬上枝頭的時候,從天空里飄落,或者從大地深處,從草木內心裡鼴鼠一樣試探著鑽出頭來張望,確定環境安全,才不緊不慢不慌不忙地雙手撐著洞口,將毛茸茸的胖身子彈出洞穴。但凡有絲毫風吹草動,便縮回頭一整天不再出現。

一江寒水清,兩岸瓊花凝。吉林市這塊大地似乎對白色格外情有獨鍾。這片大地之下,蘊藏著數十億噸的粘土,全部是白色的。

光亮的冰樹枝實在較雞毛撣子一般蓬鬆的凇枝條遜色何止天壤之別。想是做作醜陋得讓人著實不忍直視,太陽跳上遠村屋頂之前,江霧乍起,遮天蔽日。不多久,遠近高低的草木由江岸向島內漸次開出了細微的冰花,然後冰花恍若紀錄影片里快進鏡頭下生長的植物一樣,快速的伸展開花瓣的六角。

清晨,站在橋頭向東西兩側遠眺,只見馬路兩旁一排排整齊的霧凇,猶如銀盔銀甲的衛士,守護著江堤。放眼望去,那一望無際的千姿百態的雪樹銀花,使人心曠神怡。

浩蕩的松花江,環繞吉林市往北一拐,平緩地向前流經30公里,烏拉街滿族鎮就在西臨的岸邊揮手相迎。松花江古稱烏喇河,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都爾喜部,因居烏喇河畔得名。這烏喇河與烏拉女真部落、與烏拉街、與烏拉古國,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就源遠流長向明天的遙遠。

霧凇需要在寒冷低溫下才能形成,常見於我國北方地區。從氣態變為固態稱為凝華,霧凇實際上就是一種凝華現象,是霧這種氣態水遇冷後直接凝結成冰晶的結果。由此可見,形成霧凇需要滿足兩個條件:豐沛的水汽和較低的溫度。

同樣是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吉林霧凇與雲南石林、桂林山水和長江三峽是頗有迥異的。後三者作為一種固定的景區,或者說是一處景致,無論四季或者晨昏,她們就在那裡,她們時刻保持著原有的姿態,亘古亘今幾乎沒有多大變化。唯一的變化大約便是她們也如人類一般,會適時換上應季的衣裳。

他們浴火重生,或者成就千家萬戶櫥櫃里的碗盤,或者披紅掛綠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藝術藏品。這片大地之上,茁壯生長的連片穀子,老磨之下碾出的小米也全部是白色的。

深入霧凇島,才知它是滿族的發祥地和聚居地之一,當地村鎮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島內建有滿族民谷展室、滿族民居三合院、地窖子、馬架子、打魚樓、龍王廟等仿古建築,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採摘,冬季賞霧凇,一年四季都是繪畫、攝影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理想之地。

這邊婀娜多姿的一株,若輕歌曼舞的少女,向遊人撒著小巧玲瓏的銀花;那裡仿佛是一位銀髮飄飄的老仙翁,手捻鬍鬚向遊客頻頻點頭;這株古樸典雅的「白蘭」,開出晶瑩透明的花瓣,仿佛散發著迷人的清香;那枝節連接處,毛茸茸的很像聖潔高雅的「白梅」,展開倔強不屈的繁花;那點綴其間的雪松,松樹上端莊秀麗的「銀菊」,那柳條上飄逸的「蘆花」,無不具有迷人的魁力。

有人稱之這裡為魔界,果真名不虛傳:如夢如幻、魔力無邊,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晨曦的陽光照在晶瑩剔透的霧凇上,折射出道道七彩的光,如玉菊怒放,又似雪蓮盛開。小屋上的煙囪冒出裊裊炊煙,小湖中升起騰騰熱氣,讓你像是走進了仙境。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

兩岸的霧凇在金燦燦的陽光的輝映下銀光閃閃,仿佛是一座瑰麗的水晶宮。清晨,那一排排整齊的楊柳,仿佛披上了一層潔白無暇的冰花,晶瑩透明,婀娜多姿。一陣微風吹來,柳條隨風飄動,像翩翩起舞的仙女。

隨著太陽的升起,在萬道霞光的輝映下,霧凇像塗上了一層薄薄的五彩粉。一會兒,霧凇開始脫落,玉屑似的雪沫隨風飄揚,顯出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