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廈門北站要擴建啦~
擴建後站台規模將是現在的2倍多
年旅客發送量將增長1.8倍!
還記得十月份我們發布的
關於福廈鐵路的消息嗎?
設計時速350公里的
福廈鐵路客運專線正在建設當中
未來從廈門到福州只需要一個小時
據了解
福廈高鐵是國內首條跨海高鐵
位於福建省沿海地區
北起福州市,南至廈門市和漳州市
正線全長277.42公里
其中,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泉州灣跨海大橋全長20.287公里,海上橋樑長8.96公里,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也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樑。
為了服務這條新高鐵
將在廈門北站的北側建設新站
日前
廈門市交通研究中心公布了
廈門北站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規劃
未來大家在北站的出行將更加便捷
根據規劃
新站將建於現廈門北站的北側,兩站間隔約70米。兩站站台規模合計13台27線,是廈門北站現狀的2倍多;設計年旅客發送量5000萬人次,是現狀的2.8倍之多。
廈門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圖
為了方便市民乘車,解決客流的集疏運問題,廈門市交通研究中心開展了廈門北站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規劃。該規劃確定了廈門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平面布局和立體空間安排,以及公交、小汽車等銜接設施布局,鐵路部門目前正在開展具體方案設計。
目前
廈門市交通研究中心
已經設計了交通銜接方案
提出「中部公共運輸、兩端個體交通」的
交通銜接設施布局思路。
BRT、常規公交分別布設在新舊站房中間西側和東側的鐵路夾角地內,均為二層落客,一層上客,與地下層的軌道交通形成公共運輸中心;
長途車在原址移位保留,旅遊大巴結合長途車站一併設置;
計程車分別布設在南、北廣場地面;
社會車停車場分別布設在南、北廣場地下;
行人集散廣場分為南、北、中三處布設。
銜接設施總體布局剖面圖
規劃也充分考慮到了
市民和遊客換乘效率的問題
各交通設施與南北廣場進出站處的總距離
均在200米以內
步行時間基本控制在3分鐘以內
BRT、地鐵和常規公交
換乘量較大,換乘時間較短
步行時間基本控制在3分鐘之內
長途車與地鐵、BRT、常規公交間
換乘時間為5分鐘左右
各項指標均滿足交通運輸部
關於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示範城市的考核標準
車行交通組織
社會車輛圍繞南、北廣場作逆時針繞行,南廣場保持現狀交通單行模式。北廣場片區交通組織圍繞岩通路、岩順路開展,兩條路之間道路組織單向交通,減少衝突。
車行交通組織
人行交通組織
本著「以人為本、人車分離」的原則,為強化人行聯繫,規劃鼓勵火車站到達層(-1層)及出發層(+2層)與長途車站、北廣場地下車庫以及周邊地塊均保持步行的互聯互通。
廈門的交通越來越四通八達
今後出行
變得更加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