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孩子回答11,卻被老師扣5分

2020-05-04   兜媽愛叨叨

提到腦筋急轉彎,相信大部分寶媽、奶爸都跟孩子玩過這種遊戲!

什麼是腦筋急轉彎?

譬如: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

這就是腦筋急轉彎,答案嘛,兜媽會在文末告知,請瀏覽完全文哦!

說起來,孩子勤玩腦筋急轉彎有莫大的好處:

開發智力,腦袋越用越靈活!

激活腦細胞,讓大腦得到鍛鍊;

提高想像力,畢竟腦筋急轉彎的題都特別古怪;

防止老年痴呆,未雨綢繆!

腦筋急轉彎都很有趣,可以活躍氣氛。

所以,多數孩子對腦筋急轉彎都不排斥,甚至躍躍欲試!寶媽、奶爸也會參與其中,這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可是,孩子玩腦筋急轉彎的情況都出現在遊戲里,若是放在數學試卷中,會出現什麼情形?

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孩子「答對」被扣分

前些天,兜媽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案例。

小花的女兒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優異、性格外向開朗,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

可是,冬天疫情前的期末考試,小花的女兒在班級名次有所下滑,以前一直穩居前三,這次卻掉在第八,問題就主要出現在數學試卷上。

一直以來,小花的女兒數學考試都是100分,再不濟也沒有低過98分的時候,可是這次卻考了95分,錯了一道題,這就很「傷」。

如果女兒是真的不會,考了95分也沒關係,下次再改正就好了。

然而她並不知道自己錯了哪裡,就連小花也找不到為啥會錯,於是寒假上網課的時候,小花的女兒就跟老師請教,結果老師給出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

原題: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我前面4人後面6人,隊里共幾人?

正常人的算法都是:4+6+1=11。這一點沒有疑問吧?可是老師就打了一個大紅叉,直接扣5分。

「你看原題,【小豬佩奇】問,隊里共幾人?小豬佩奇是個豬,不能算做人,所以排除自己就是4+6=10(人)。」

老師給出的答案有些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女兒勉強接受了這種說法。

不過小花就不樂意了,直接懟向老師:

「如果按你這麼說的話,豬還會排隊?這是什麼豬?」

「我們這是鍛鍊孩子的思維靈活度。」

然而,小花並不認同老師的觀點。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如果老師這樣隨意出題,就會破壞孩子的邏輯思維。

達文西曾說過一句名言,「在科學中,凡是用不上數學的地方,凡是和數學沒有聯繫的地方,都是不可靠的,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面對小花的質問,老師又出一道題:

「農場裡有10隻母雞,2隻公雞,平均每隻雞每天下2個蛋,2天總共下幾個蛋?」

這次,小花知道這也是腦筋急轉彎的題,並沒有上當直接回答道,「40個。」

「你看,這也算是腦筋急轉彎吧?也沒有不嚴謹的性質啊。」

老師的反駁,令小花更加生氣,「雞是常見的動物,孩子再傻也會知道公雞不下蛋的道理,可你這小豬佩奇什麼意思?」

於是,一場激烈的辯論就開始了……

腦筋急轉彎應該放入數學試卷中嗎?

正方觀點:同意!

有些寶媽覺得腦筋急轉彎放入數學試卷是合理行為。

首先,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和反應能力,許多寶媽都覺得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都是「傻孩子」,像美國小孩思維就比較開放,想像力天馬行空,最擅長的就是這種趣味題。

況且,就算這種題容易讓孩子掉坑,也可以算在附加題里,既不會影響總分成績,又可以鍛鍊孩子想像力。

最後,試卷是公平的,大家的題目都一樣,為什麼別人可以答對腦筋急轉彎、你答不對?這說明孩子思維比較古板,不會靈活變通,需要勤分析思考。

《愛情公寓》第五季中,張偉就分享過自己上小學時的經歷。

有一道數學題:一個人買了60個西瓜,一口氣吃掉了40個,還剩多少個?

大部分同學都聚焦在正確答案——20個上面,然而張偉卻問向老師:

「這個人為什麼要買60個西瓜?他是怎麼一口氣吃掉40個西瓜的?吃了40個西瓜後,他身體沒事吧?」

通過張偉的回答,我們就能看出他做題是在感性的角度回答,考慮合理性和人情味。

若是張偉回答小豬佩奇的問題,一定會得出真正的正確答案。

綜上所述,我們正方同意腦筋急轉彎加入數學試卷中,別讓孩子死學習!

反方觀點:不同意!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主要鍛鍊孩子邏輯思維,如果想激發孩子想像力、創造力,其他學科或者遊戲不行嗎?

小豬佩奇排隊、母雞每天下2隻蛋,單從題設來看就不科學,特別是前者,很容易就被孩子忽略小豬不算「人」。

這種題目就是在刁難孩子,實際意義並不大!

如果是智力遊戲題,這種題毫無問題,可是放在數學試卷中,還是期末考試題,出題人不覺得不嚴謹嗎?

難道小豬佩奇不能是人名嗎?這個人複姓小豬,名佩奇,那麼這種想法不是也合理?更鍛鍊想像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我們反方不同意腦筋急轉彎加入數學試卷中。

如何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性?

說白了,腦筋急轉彎就是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發散思維,它是一種方式,但並不具備唯一性。

如果寶媽真想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可以做下面3點:

1.塗鴉

在遊戲《中國式家長》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孩子喜歡塗鴉就會增加想像力點數。

塗鴉是孩子進行想像的手段,通過孩子的塗鴉,我們可以看到無數張稀奇古怪的作品,而這些作品正是孩子釋放想像力和發散創造力的成果。

2.寫作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有一個寫作的夢想。看完有趣的課外讀物與網上小說,他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策馬奔騰的有趣故事場景。

通過文字把腦海中的場景寫下來,這就是培養孩子想像力和發散創造性的過程。

3.玩具遊戲

孩子小時候玩的玩具,都有培養想像力和創造性的作用。

我們就拿拼圖舉例,簡單的拼圖可能也就幾十個碎片,困難的拼圖可能會有幾百個、上千個。

孩子玩拼圖的過程,不僅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極高的注意力,同時還會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在腦海中把拼圖的原型樹立起來,同時不斷推倒、重現,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同理,積木也是這樣!

至於遊戲,培養孩子想像力、創造性的話,必然就是《我的世界》了!相信這一點,MC玩家都會十分贊同!

兜媽寄語

根據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由此可見,我們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刻不容緩,但方式並不一定就是在數學題中加入腦筋急轉彎,效果不大且可能會引起孩子、家長不滿。

畢竟,數學是學術領域,我們要本著嚴謹認真的態度,不是嗎?各位寶媽,你們覺得腦筋急轉彎應該加入數學試卷中嗎?快來討論一下吧!

開頭腦筋急轉彎答案:0條,你們見過沒有尾巴、沒有腦袋的魚嗎?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