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飲食調養

2019-10-25     張其成

《黃帝內經》以「十年」為一時段來劃 分人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 由於人體五臟六腑氣血盛衰的不同,故 在精神、飲食、起居、運動調養方面也有 不同的要求。從50歲開始,人的五臟開 始衰老,飲食方面尤其需要注意如下幾 點:

精神心理要平和

人生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生理病理 變化,都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把 它看淡一些,明白這是正常的生理病理 變化。有些中老年人由著自己的性子, 覺得自己已到中老年,身體衰老,就肆意 鬧情緒。此種思想負擔會加速人的衰 老,且有百害而無一利。

60 歲以後,雖然人體的整體機能衰 老,但可做到心不老。閒來可讀書、下 棋、寫字、畫畫、養花種草,都可怡養情 性。宋代著名詩人陸遊60歲時還「身雜 老農間」,親自耕種,參加體力勞動,看 書,作詩。

飲食規律有重點

中老年時期人體的血液膽固醇含 量、血壓和血脂都會升高,須清淡飲食。 可根據自身體質特點,進補一些藥膳,尤 其要吃些補腎的食物。按中醫理論,腎 為水,水為黑,黑色的食物即可補腎,如 黑木耳、黑芝麻、黑米之類。必須注意, 腎病患者不能吃豆類,包括黑豆。核桃 仁具有補腎納氣、益智健腦、強壯骨骼的 作用,且能夠增進食慾、烏鬚生發。核桃 仁中所含的維生素E是醫藥學界公認的 抗衰老藥物。女性可以多食用一些菌類 食物。花生有「長生果」的美譽;大棗益 氣養血,是健脾的食療佳品。

近年來,媒體中時常出現「過勞死」的 新聞報道,企業高管和知識分子群體為高 發人群。醫學專家發現,排在前五位的造 成猝死的直接原因,分別是冠狀動脈疾 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 血,即心腦血管疾病是猝死的頭號殺手。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範,須改變不良生 活方式,長期處於高壓、高度忙碌狀態的 人應學會適當地給自己放鬆減壓,且須早 日改掉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


「膳食寶塔」作參考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平衡 膳食寶塔,一共分五層,涵蓋了每天應吃 的主要食物種類。每一層的位置和面積 各不相同,反映不同食物在每天膳食中 應占的比重。

塔尖部分是油脂和鹽類,成人每天 的油脂攝入量為25~30克,鹽是6克。

第二層是奶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 奶類及奶製品300克,大豆類和堅果的攝 入量是30~50克。奶類應是中國居民首 選的補鈣食物,大豆富含人體必需的氨 基酸,所含蛋白質豐富,油脂質量優良, 礦物質含量豐富,尤其是鈣的含量高。 豆類被譽為「劃時代的營養補助食品」, 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注意, 腎病患者不可吃豆類食物。

第三層是動物類食物,包括畜禽 肉、魚蝦、蛋類,每天畜禽肉的攝入量是 50~75 克,魚蝦類的攝入量是 50~100 克,蛋類25~50 克。這類食物主要提供 動物性蛋白質和一些重要的礦物質和 維生素。肉類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 低,脂肪含量較高,故不宜多食。吃豬 肉時最好與豆類食物搭配。因為豆制 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 防止硬化斑塊形成。禽肉是高蛋白低 脂肪的食物,營養很豐富,特別是雞肉, 雞肉煲湯是很多家庭常吃的滋補佳 品。民間有一種觀點認為燉肉的湯最 有營養,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蛋白 質不溶於水,且肉中的很多營養物質不 能從組織細胞中滲出,所以吃肉喝湯要 同時進行。魚、蝦及其他水產品含脂肪 量很低,可以多吃一點。尤其是魚,肉 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對 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

第四層主要是蔬菜和水果,蔬菜每 天進食量是 300~500 克,水果是 200~ 400克。水果中富含水分、維生素和礦物 質及微量元素等,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豐 富,能夠幫助補充人體營養成分。一般說 來,顏色深的水果營養素含量更加豐富。 吃水果要選擇新鮮、時令的水果,而且品 種要儘量豐富。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 體質特點,有所偏向地選擇水果。

最下面兩層主要是植物性食物。谷 類薯類及雜豆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 應進食 250~400 克,飲水 1200 毫升,它 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平衡膳食寶塔的左邊還有一位正在 跑步的人,提醒大家每天應該進行運動 鍛鍊,具體的運動量以身體活動6000 步 來計算。總之,日常飲食的攝入要注意 食物多樣化,不偏食,不過量,以穀類為 主,粗細搭配。

飯後適當做運動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 九」,《攝養枕中方》中說「食止,行數百 步,大益人。」老年人要適當運動,如此才 可延緩人體衰老的節奏。老年人腸胃消 化能力逐漸減弱,飲食上更應注意粗細 搭配,食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更應該 遵循《黃帝內經》中「飲食自倍,腸胃乃 傷」的訓誡,每餐不宜食太多。飯後應慢 慢散步以促進消化,也可採用孫思邈的 摩腹養生法。這種方法操作簡單,非常 適合老年人。腹部為胃腸所在之處,應 常常進行腹部按摩。

中年時期人的體力和腦力較之年輕 時都有所下降,此階段應適度參加體育 鍛鍊,以延緩肌肉骨骼的衰老。注意不 要劇烈運動,應以慢運動為主,比如說慢 跑、散步、打太極拳、練五禽戲等,這也是 中國人養生跟西方人養生的不同之處。 近年來太極拳等養生方法在英美等國家 也很熱門。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張其成談國學養生專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fqDBm4BMH2_cNUgK7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