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肉肉在哪裡
「別怕,要是真確診了,我們就在直播間陪你一起過年。」吳四威說道。
吳四威給予安慰的人,是他喜馬拉雅電台上的一位聽友,因為在1月曾開車去武漢運貨,回家後又有了低燒、咳嗽的症狀,讓這位聽友在醫院隔離的時候非常緊張,於是吳四威通過自己的電台節目《洪亮夜話》送去了自己能給予的溫暖。
播客吳四威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不得已被限制在家裡,好在有線上的聲音陪伴,人與人心靈的距離反倒被拉近了不少。知名播客大內密談在這期間也發生了「捐個蛋」的故事,其在2月7日上線了「援助黃岡 大內義賣」公益活動,首輪義賣上線26小時籌集款項共96030元,採購雞蛋64020枚,全部捐贈湖北黃岡蘄春縣兩家縣級醫院。
知名播客大內密談在湖北農場採購雞蛋
因為疫情的出現,線上娛樂形式在2020年初受到了用戶更強烈的關注,視頻內容讓人們暫時忘記病毒帶來的恐慌,而音頻內容則通過陪伴安撫了人們焦慮的情緒。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疫情中,許多音頻平台的主播都採取了一定的行動,或共同錄製相關科普節目,或用溫情的節目傳遞愛,這也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音頻主播這一職業的更多價值,以及這一群體的社會責任感。
同時,也因看到了音頻平台上主播群體的發聲,讓讀娛君聯想到了這一職業究竟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在「耳朵經濟」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後,這群用聲音帶給他人知識與慰藉的人,還能走向哪裡?
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聽
從前兩年開始,「耳朵經濟」就成了文娛行業中總被提及的詞彙,這一領域的內容形態也得到了擴充,從最早的廣播電台,也逐漸轉變成如今既可以離線收聽也可以在直播間參與互動的在線音頻新形態,這樣的變化也為在線音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
據尼爾森網聯發布的《2019網絡音頻節目用戶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音頻節目聽眾規模達到6.61億,占網民規模的82%。而從這一次疫情期間的用戶行為來看,也進一步驗證了市場對於線上音頻內容的渴望。據喜馬拉雅數據,在這次疫情期間,喜馬拉雅聯合多家權威媒體打造的不同抗疫主題直播,總參與人數超過1.2億人次,平台上55位頭部主播錄製的免費專題節目《疫情防護科學指南》,上線一天也獲得了超700萬的播放量。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聽音頻內容,是音頻平台主播這一職業能夠正常發展的基礎前提,而除此之外,音頻內容類型的多元化,以及音頻內容使用場景的多元化,也為這一職業的發展擴大了土壤。
更重要的是,隨著新一批年輕群體的成長,以及人們對於音頻內容認知的變化,用戶對於為在線音頻付費的接受度更高了,據艾媒數據顯示,2019年近六成在線音頻用戶願意付費,超九成的在線音頻平台語音直播用戶有付費意願,超四成的用戶表示偶爾打賞,這也是激勵音頻主播這一職業發展走向更加健康完善的基石。
在當下,在線音頻是仍然具有挖掘空間的領域,2019年全球最大的音頻流媒體Spotify也開始發力播客行業,平台上播客業務的指數級增長,這樣的消息對於音頻平台的主播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信號。可以說,目前音頻主播面對的是一片相對的藍海,擁有極大的市場空間。
音頻平台上的主播們過得怎麼樣?
在線音頻的市場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就是音頻主播們如何去耕耘這一片土壤。當然,這些主播的成長必然離不開在線音頻平台的支持,因而讀娛君也以目前跑在行業前列的喜馬拉雅為例,看看音頻主播們的成長生存現狀。
在去年10月,喜馬拉雅對外公布了平台用戶達6億的消息,活躍用戶的人均日收聽時長也超過170分鐘,今年1月,平台上的主播數也突破1000萬,這樣的成績自然離不開其已經構建好的內容生態,從播客到有聲書,從知識付費到音頻直播,多種內容形態以及多達328個內容品類,是喜馬拉雅被大量用戶喜愛的原因。
在這樣的豐富內容生態下,曾經開挖掘機的張男男通過自己一部一部的有聲書錄製,成為了如今喜馬拉雅頭部主播「幻櫻空」,早就年收入過百萬的他,成為了挖掘機司機中的「異類」,當初不看好他的父親也感嘆「我感覺有點耽誤他了」,不過好在張男男堅持了自己的堅持,現在他的粉絲數還在以每天30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長著。
而另一位在13年就簽約了喜馬拉雅的主播掉掉,則更是因為音頻平台的出現,實現了「站著把錢掙了」。在成為喜馬拉雅主播之前,掉掉的娛樂直播「營業」很是慘澹,直到音頻平台出現後,只有聲音的形式凸顯了他身為東北人的天然幽默感,再加上他多年累積的脫口秀創作經驗,讓他逐漸積累了愛他的粉絲,如今掉掉憑藉著自己娛樂音頻節目《非常不著調》實現年入百萬,還成為了喜馬拉雅的創意總監。
主播掉掉與聽眾見面
在2016年「耳朵經濟」被廣泛關注的時候,知識付費是在線音頻領域最受關注的內容類型,這為在線音頻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培養了用戶付費習慣,包括有聲書這一內容類型也快速地為聲音主播帶來了收入,不過像在興趣圈層廣泛的喜馬拉雅上,娛樂類和情感類主播也都擁有良好的成長空間。
曾經為了能賺更多的錢補貼家用,咖啡廳服務員、工廠工人、10086話務員、小店買賣都是小默嘗試過的工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業餘愛好——錄情感電台節目,直到2013年她被粉絲推薦把節目上傳到喜馬拉雅之後,一切才發生了變化。
情感電台主播小默
她的節目在平台上播放量快速增長,此前積累的人生閱歷成就了她的主播生涯,她的情感電台《默默道來》如今擁有11.79億的播放量,「小默127127」成為了很多人最信賴的朋友,最依賴的姐姐,而小默也因為網紅主播的身份得以在長沙買下一套公寓,再也不用像十多年前那樣為生計奔波,只能把電台當做一個業餘愛好,對於小默來說這些變化是「我根本預想不到的」。
而脫口秀主播佳期,也通過自己的脫口秀節目《非常溜佳期》成為了擁有近百萬聽眾的音頻大V,成為喜馬拉雅2019年主播營銷價值榜的第一名,沃爾沃、片仔癀等品牌找到她專門定製廣告。在這之前,她只是一個月薪1000多元的汽車銷售,這樣的人生轉變,也都是因為她的風趣幽默通過喜馬拉雅被放大,被更多人聽到。
脫口秀主播佳期
豐富的內容生態,讓不同類型的聲音主播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這大概是喜馬拉雅能夠給予平台上主播的第一大支持,而另一方面的支持則來自於其變現方式上的多元化,助力音頻主播擁有更穩定的生活保障。
在喜馬拉雅上,主播們可以通過知識付費、廣告分成、直播收入、有聲書收入等多種方式實現商業變現,尤其是直播這一形式,更是為主播增加了變現模式以及與粉絲交流的渠道。
具體來說,很多喜馬拉雅上的主播在上傳自己的錄製節目之外,也會開直播與粉絲交流,像是成為2019直播年度盛典榮耀主播的芸飛飛_九星,就在自己的有聲書專輯之外,日常開直播與粉絲聊天,這讓他擁有了雙渠道的收入,也與粉絲保持了緊密的交流。
如在《深夜小茶館》講懸疑故事走紅的主播楊湃,推出了一檔付費專輯《楊湃奇談:懸疑驚悚的一千零一夜》播放量達到千萬級別,收入突破百萬元。
而像是從話劇演員轉身成為有聲書主播的蘇蘇,則在「入職」喜馬拉雅一年後,就實現了粉絲量從0到破百萬,如今粉絲數超200萬的一刀蘇蘇,也通過有聲書實現了月收入十萬元的量級,再也不用為生計而擔憂,這也是她除了熱愛之外繼續堅持從事音頻主播的一個動力。
簡單來說,在在線音頻平台內容生態足夠豐富,有健康的變現模式支撐下,主播們只要做好自己的內容,就有可能走向「第二人生」,畢竟有大量用戶對聲音充滿渴望,需要音頻內容的陪伴,這也是音頻平台主播們在「內容為王」時期所具有的主動權優勢。
成長困境下的多面關懷
音頻主播們也面臨著種種成長困境:什麼內容更適合自己?如何被更多人聽到,如何保證長期發展,都是每一位主播要面對的問題。
比如做有聲書主播的新人就會面臨,選頭部小說IP競爭激烈選中腰部小說擔心版權的困擾,不過好在在線音頻平台會在這方面給予支持,像是喜馬拉雅已經與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線上線下出版機構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擁有海量暢銷書的有聲版權、網絡文學有聲改編權。這種版權資源上的支持,就為大量想從事有聲書主播的人提供了便利。
而針對音頻平台主播的個人成長方面,則更是需要向平台「借力」,為此平台們也推出了各種扶持計劃。2018年蜻蜓FM提出3年投10億現金扶持主播,去年8月荔枝開啟「回聲計劃」,喜馬拉雅則在2019年啟動「萬人十億計劃」,一年內主播們從喜馬拉雅共獲得16.34億現金分成。
當然,平台提供的現金支持,可以是為聲音主播們提供一個繼續下去的動力,但與此同時,這一群體也更需要關注他們的個人成長。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喜馬拉雅在去年11月也推出了以「發現好內容、好主播」為宗旨的「巔峰榜」,基於點播熱度、互動分享、付費率等指標對主播和專輯進行月度排名,讓新銳主播也能擁有創作的動力。
在這次疫情期間,喜馬拉雅也推出了「謝謝你的愛·主播回報月」扶持計劃,面向上傳作品超過10期的原創主播,每天遴選100人,送出1000元現金獎勵,以及持續14天、7倍速曝光流量的支持,這也是對於腰尾部音頻主播的一大助推力。
音頻平台主播的成長不僅僅在於收益上的增長,其實更在乎的是個人職業上的前進,在這之中能夠關注到主播個人成長的喜馬拉雅,可以說是真正建立起了一個完善的在線音頻生態——讓用戶可以聽到喜歡的音頻內容,讓主播能夠找到更多喜歡自己的聽眾。
聲音內容的未來可能
隨著音頻內容在大眾中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明星也都「進入戰場」,易烊千璽、鄧倫、鄭爽、吳宣儀、鄭愷、張藝興等一線青春偶像,也都曾登上喜馬拉雅的平台,通過有聲書、情感電台、脫口秀等內容形式與用戶粉絲交流分享。這樣的情況,也讓喜馬拉雅上的主播有了與明星「同台」的機會,可能通過平台讓明星粉絲轉化為自己的內容粉,這也是音頻平台主播們的新機會。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優質播客也入駐在線音頻平台,比如新入局的優質播客GQ talk、創業內幕等都入駐了喜馬拉雅。還有像是用一個個故事吸引聽眾的故事FM,在文藝青年群體中擁有極高名氣的日談公園,又或者是評為蘋果2019年度最佳播客的忽左忽右,都將自己的節目內容上傳到喜馬拉雅上,頭部優質播客的遷移也體現出在線音頻平台的發展已成氣候。
而從整個文娛市場來看,聲音相關的內容也在成為關注點。比如2017年播出的《聲臨其境》就強調聲音競演,帶動了一波網友對配音玩法的熱潮,而這也會對在線音頻領域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培育市場對於「能聽的內容」的敏感度,那麼就可能有人因對聲音的好奇走進在線音頻;另外,以演繹書中角色為代表的有聲書主播,或許在未來就有機會登上綜藝的舞台,從素人主播走向明星也未可知。
整體而言,在行業數據與市場表現的雙重印證下,音頻主播的潛力不可忽視,而在成長土壤上,像喜馬拉雅這樣擁有大用戶、富生態、強賦能的平台也在不斷提供助力,讓音頻平台上的主播們擁有了可持續發展、甚至進入人生新階段的可能,這也讓我們對於接下來的在線音頻領域發展充滿期待。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