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紅高粱家族》改編,周迅、朱亞文、秦海璐、黃軒等人出演的電視劇《紅高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無論是朱亞文飾演的余占鰲和周迅飾演的九兒之間的愛恨糾纏,還是後來余占鰲一眾土匪,奮起對抗日軍的悲壯,都讓人感動不已。
然而,這部在豆瓣評分7.9分的良心國產劇,最近卻叫停了,原因讓人哭笑不得,《紅高粱》後二十集有抗日情節,而最近,武漢疫情,日本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友好。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大年初一,疫情全面爆發,醫用物資告急時,日本立即開始籌備物資,捐贈醫用口罩100萬隻,在國外援助中,是第一個到達中國的,此後,又向中國捐助10萬多套醫用防護服,其他物資,也是陸陸續續送來。
其實不止這次武漢疫情,08年汶川地震時,日本向中國捐助約5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300多萬,排在國外援助的第四位,而且地震發生的第三天,日本的第一支救援隊伍便趕到四川。
03年非典的時候,日本向中國提供2.5億日元的援助......
其實不止中國,印尼海嘯,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徵時,日本都是不遺餘力的援助。
大家都知道,日本只是一個島國,資源有限,為何卻如此熱衷於對外援助呢?答案很簡單,回報總比付出多。
原因一:助力日本企業向外發展
其實,日本的對外援助,不是最近才開始,從上世紀50年代,日本從戰後復甦後,便不斷對外進行援助。
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大家都知道,如果日本依靠本土資源,那無論如何,都無法發展壯大,想要更好,只有一條路,那便是把日本企業,開到別國領土。
當時的日本,軍事力量已經不值一提,也不敢再武力征服,只能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對外援助這種方式,改變別國看法,允許日本的企業,開到別國領土,日本的產品,買到別的國家。
其實,從這一點看,日本的對外援助,是賺到的。
原因二:拉攏盟友
一個人,沒有朋友,是無法生存的,國家也是同樣如此,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的日本,在亞洲有多瘋狂,朝鮮、韓國、中國、蒙古、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泰國、緬甸,日本的鐵蹄,幾乎踏上每個亞洲國家的領土。
因此二戰之後,日本在亞洲,基本人見人恨,而打破這種局面,最好的方式便是「送錢送物資」,哪裡有難,便出現在哪裡,極力改善日本在這些國家心中的形象,發展自己的盟友。
日本這一舉動,對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有很大幫助。
原因三:淡化戰爭給別國帶來的創傷
二戰的日本,瘋狂至極,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還是馬尼拉大屠殺,都給當事國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而對外援助,能減淡這些國家對日本的仇視,時間一長,便只記得日本的好,忘了日本的罪過,比如,武漢抗疫,便有電視台不再播出抗日劇,便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