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問題一團亂麻,定居點問題亂上加亂

2019-12-07     中國網觀點中國

木春山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這幾天一個涉及到中東的重大新聞是美國官方認定以色列的猶太人定居點不違反國際法。定居點是什麼?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筆者曾在以色列採訪和遊歷,到過一些所謂定居點考察,也做過一些梳理。

以色列面積很小,巴勒斯坦也不大,整個地區加起來,也就相當於兩個北京市的面積差不多。定居點其實就類似一片片住宅小區或者一個個移民新村。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巴勒斯坦領土的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都有很多。

大的定居點也就1000來戶人,小的定居點只有個位數的家庭存在。但是每個定居點,只要是符合以色列政府和法院認定,就會有以軍或者安全人員防守,等於事實上的軍事保護。定居點基本分4類:

第一,土地一直是有爭議的。也就是說,是巴勒斯坦人認定他們國家的土地,被猶太人占了,巴勒斯坦人也沒啥反抗措施。因為爭議只是領土歸屬,大部分土地在現實中是沒人耕種或者沒人居住的,有些甚至已經完全荒蕪了。只是法理上屬於當年聯合國給巴勒斯坦劃歸的土地。

第二,已經有巴勒斯坦人居住和耕種,猶太人把這些人趕走,重新占據當地。

第三,以色列法院判決,猶太人占領不合法,要求他們撤出土地並還給巴勒斯坦人,但這些猶太人拖延不還的。

最後一部分是以色列用國家意志強制猶太人完全撤出的。比如現在的加沙,在2005年之前有幾十個猶太人定居點。當時沙龍政府下令以色列人完全撤出加沙,交給巴勒斯坦人管理。以色列軍警隨後強制搬遷。

美國在11月底承認以色列的猶太人定居點不違反國際法,基本上針對的是第一種情況。

這幾年美國為以色列做了「三件事」——第一,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第二,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第三,承認猶太人定居點不違反國際法。這三點都完全顛覆了巴以關係的常識認知,也並不符合國際法等一系列法律和協議。所以幾乎全世界對美國此舉表示反對,這是可想而知的。

這三件事裡,最過分的就是第三點,也就是涉及到猶太人定居點問題。因為定居點遍布的範圍很廣,比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面積大得多,基本上在聯合國當年劃給巴勒斯坦建國的土地上隨處可見。特別是在約旦河西岸地區,猶太人定居點問題已經成了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暴力衝突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表態支持以色列的定居點態度後,內塔尼亞胡政府立刻表示,將在約旦河西岸設立更多猶太人定居點,以此將以色列對當地土地占有進一步合法化。之所以這麼做,目的有二:

第一,配合美國新版中東和平計劃出台,儘可能多占土地,以便換取最大利益。美國新版中東和平計劃全文還沒公布,但已經有很多細節透露。比如美國將承認以色列目前占據的定居點,以此來讓以色列「讓出」其他一些土地給巴勒斯坦人。實現所謂的「土地換土地」之類的和平。如果以色列在此之前修建更多猶太人定居點,就會占據更多戰略要地,把一些無關痛癢的土地用來給巴勒斯坦人交換,從而獲利最大。

第二,以色列內政博弈的需要。今年以來以色列已經舉行了兩次大選,都沒能組成政府,內塔尼亞胡面臨來自中左翼藍白黨的巨大威脅,以及議會第三大黨團「阿拉伯名單」的不小壓力。在此背景下,內塔尼亞胡作為看守總理,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和個人危機。他已經被總檢察長起訴,一旦下台將面臨牢獄之災。

所以內塔尼亞胡要用巴以矛盾,特別是定居點問題來吸引以色列右翼議員和政治家對他政策的支持,並且在巴以問題上不再回到兩國方案的軌道上,只給巴勒斯坦人自治權,來迎合右翼的口味,從而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乃至儘可能保障個人安全。

更危險的是,以色列的定居點「蠶食」模式,已經產生了國際效應。12月3日,印度駐美國紐約總領事公開演講時提到,印度也可以仿效以色列,在克什米爾修建更多「印度教徒定居點」。

可見,定居點問題不只對巴以關係帶來越來越大的負面衝擊,對國際局勢可能也會有深刻影響。

另一個例子同樣是12月3日:在沙特、卡達、古巴等國的共同提議下,聯合國就巴勒斯坦權益與戈蘭高地問題舉行投票。針對巴勒斯坦權益的提案,竟然遭到了過去支持類似提案的13個國家的「集體反水」。德國、捷克、巴西、保加利亞等國這次投了反對票。這13個國家的理由是,提案過於偏袒巴勒斯坦,忽視了猶太人遭受巴勒斯坦極端分子的恐怖襲擊。很多遇襲的猶太人就生活在定居點裡。

雖然不能說這次投票是德國等歐洲國家支持以色列和美國在定居點問題上的立場,但巴以關係顯然因定居點問題更加複雜,這已經不是聯合國決議或者國際社會呼籲能解決的問題了,確實需要關鍵方的讓步與各方認同的大智慧才行。(責任編輯:樂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1TE4m4BMH2_cNUgV5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