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福 廈門市台灣學會理事
最近,台灣「獨派」激進分子再拋「玩火」新動作,引發兩岸高度關注。4月30日,「深綠」分子指標性人物辜寬敏旗下的「台獨」組織「台灣制憲基金會」向台灣選務機構正式送交所謂「制憲公投」的提案書,試圖開啟意圖制定新的台灣憲制性規定的程序。這一政治動作極具宣示性與敏感性,被認為是台灣「深綠」分子推動「法理台獨」的挑釁和玩火舉動。
按照台灣相關規定,若提案書通過第一階段的審核,第二階段聯署也將隨之啟動,而假若跨過聯署門檻,明年8月底便將舉行所謂的「公投」。屆時,兩岸勢必風起雲湧,台海將面臨攤牌的危局。「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很有可能被迫啟動,民進黨當局難道真的能承受得起嗎?
從去年以來,在民進黨的政治操作之下,綠營群魔亂舞,不斷攪動島內民粹,形塑「兩岸敵對意識」,升高「兩岸敵意螺旋」。而近來在疫情之下,民進黨更是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地炒作「反中抗陸」的島內輿論氛圍,加劇台灣社會的民粹化程度。顯然,民進黨因之前不斷製造兩岸紛爭,販賣虛假「芒果乾」,將不少台灣民眾尤其年輕選民綁上「意識形態戰車」,而在今年初的台灣「二合一」選舉中漁利甚多。
食髓知味的民進黨為掩蓋施政無能,「拼經濟」無方,當下不斷藉由各種涉陸議題繼續進行大肆炒作,讓台灣民粹處於高度亢奮狀態,而達到轉移關注焦點,緩解施政治理亂無章法的質疑,同時讓沉渣泛起的島內民粹營造出的所謂「支持度」能夠繼續維持「恆溫」狀態。
在當下的時局當中,一貫以「切香腸式」暗中推動「柔性台獨」的蔡英文在近期也可能會放任,甚至推波「深綠」分子的激進挑釁動作。一方面,台灣島內民粹營造出的虛假人氣,在較大程度上讓已無連任壓力的蔡英文顧影自大,在其第二任期會更加肆無忌憚。
另一方面,美國即將在今年11月初舉行總統及國會換屆選舉,為爭取支持並擴大贏面,特朗普不斷操作「以台制陸」的戲碼,接連狂打「台灣牌」,營造各種「撐台」景象。在島內民粹高漲及美國不斷傳遞信號的「雙重加持」之下,蔡英文當局若誤判形勢,低估大陸「反獨促統」的決心,台海很有可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
事實上,「深綠」分子的激進舉動,在本質上只是綠營或民進黨繼續攪動島內民粹,藉機轉移施政無能的手段而已。在筆者看來,「深綠」分子推動所謂「制憲公投」通過台灣選務機構第一階段審核的幾率並不低,但若真正進入第二階段聯署,民進黨當局勢必會進行某種程度的「切割」,畢竟所謂「制憲公投」的挑釁動作,無疑是在逼迫大陸動用「非和平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這對於民進黨當局而言顯然是「難以承受之重」。
因此,筆者認為,短期之內,民進黨可能會繼續放任甚至推波助瀾,而到了真正要攤牌之際,很快便會退縮和切割。而另一方面,「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是美國一貫宣稱的立場,短期之內「反中抗陸」會繼續加溫,但若台海局勢失控,未必符合美國的利益。再者,若台海出現「非和平手段」現象,美國未必會真正出手「挺台」。
清代的李寶嘉在其撰寫的《官場現形記》的第19回這樣寫道:「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其中的「勿謂言之不預」意思是說,「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前不久,大陸《環球時報》社評曾引用過「勿謂言之不預」,引發台灣島內紛紛解讀與揣測,如今台灣「深綠」忘情於島內民粹「同溫層」,而推動所謂「制憲公投」,可能引發的後續政治效應,無疑於「作死」自取滅亡之舉,蔡英文當局真能直視後果嗎?(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L2b6XEBfGB4SiUw6O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