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一中語文高級教師湯玉明,你認識嗎?

2020-03-11     永春網e

本期名師

湯玉明,永春一中語文高級教師,永春縣先進教育工作者、縣高中語文骨幹教師。多次指導學生在縣級學科素養大賽、各級作文競賽中獲獎。


校園文苑


「踏求遠帆之影,追尋文學之夢」。永春一中帆影文學社長期以來堅持學生自主管理與發展。每年定期通過組織開展主題辯論賽、現場作文比賽、國學經典誦讀等活動,營造了平等互助、樂於爭鳴的校園文明氛圍,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展示青春風采,又利於弘揚創新校園文化,激發學生的文學創作熱情。


入蘭室知香 淤泥避染

林哲彥


傅玄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古也有「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說法,千百年來,無論鴻儒,抑或白丁,都認同「環境影響人」這一觀點。

的確,環境影響著人的行為。在飛機上,我們能發現,同是中年乘客,貴賓區里的旅客大多在辦公、讀書;而經濟艙里的旅客看電影、玩遊戲、聊天的占多數。是貴賓區的乘客較有涵養嗎?並非如此。這其中不乏一些財大氣粗的乘客,他們或許也想要高談闊論一番,可貴賓區肅靜的環境讓他們有所收斂,這才營造出貴賓區靜謐的氛圍。

環境,不僅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表現,更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內在。孟母三遷,為的就是讓孟子耳濡目染,接受來自環境的教育。後來孟子成為一代大儒,無人不稱讚孟母明智之舉。環境的改變,意味著一個人所接觸的事物、知識的改變,這讓人的認知也隨之變化。認知變化,如同潤物無聲,會逐漸改變人的想法,改變人的內心。

然而,外界的環境並非總是對我們有利。我們或許有時能夠「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有時卻不得不「與不善人居,入鮑魚之肆」,忍受惡劣環境。而這時候,難道我們只能任由惡劣環境控制自己,改變自己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環境影響人的生長,但它並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現。」環境是影響人的重要條件,但絕非必要條件。世人如樹,外界的環境就如那雨水,乾旱時是甘霖,大水時是災難。而只有自身把根扎得更深、更牢才能真正成長,成為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縱觀古今,不為外物影響的例子數不勝數。蠻荒北海,遮不了蘇武忠誠赤膽;和州陋室,抹不去劉禹錫一片冰心;雪域高原,擋不住鍾揚堅定腳步;黃沙莽莽,蓋不住林俊德碧血丹心……雖處劣境,他們堅守自己,內心之志賁育弗奪。

而今,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面對著一個信息化、多元化的環境。網際網路的普及,意味著我們的知識得到擴展,視野得到開拓。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以電子遊戲為代表的各種新生的誘惑。在這充滿誘惑的環境下,我們更應堅持自我,不隨意動搖,通過學習充盈自己,沉澱自己,而非受到影響,墮落而不自知。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環境,固然可以影響人、改造人,但於惡劣環境下,人不應為環境所操縱。願我們真正認識環境,入蘭室能知其香,處淤泥中能避其染。

(作者系永春一中高三年學生,帆影文學社社員)

湯玉明點評:開篇即肯定「環境影響」,接著就「如何應對」進行探析,先後提出「入蘭室知香」「處淤泥避染」的觀點。文章逐層推進,邏輯嚴謹,旁徵博引,論證充分,內涵豐富,立意深刻。


校園情懷

張毅瑩


藍天白雲,溫婉從容。精毅堅韌,涵養靜心。

我的校園,你可知道,我的心中有一種情結,那叫高三。痛苦焦慮,渴盼遠離,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又眷戀難捨,沉澱細節,將你的模樣在心底反覆描摹。

桃溪南抱,鵬山東從。校園靜靜地依偎在大鵬山的懷抱里,賞春花秋月,聽桃溪潺潺,取山水之靈性,聚日月之光華。自然和諧,是你最純粹的模樣。

每當我走進校園,陽光從層層疊疊的枝葉的縫隙間傾漏,幻化出一地斑駁,如夜幕上點綴的顆顆星辰,總能讓人生髮出「此心安處」的念頭,感覺「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歲月靜好。

清晨,走過桃源廣場,莊嚴肅穆的升旗台靜靜挺立,微風繾綣,旗幟飄揚,鮮艷的紅融在風裡,也融在過往師生的心間。一縷縷陽光輕敲窗面,鋪灑在一張張稚氣而又朝氣蓬勃的臉上,琅琅讀書聲伴著清脆鳥鳴,雀躍在校園的角角落落。

黃昏,天邊泛起明麗的紅,連雲朵也不由染上幾許緋色,教室再尋不到一片人影,赭色的跑道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文明其精神 野蠻其體魄」,恰到好處地彰顯在猶如鼓點的鮮活韻律里。

夜晚,日光燈明亮柔和映出幅幅聚精會神的表情,筆與紙的廝磨里,知識的種子悄然萌芽,靈感的迸發也總是洶湧而至。

在我心裡,你就是一本書,一本古老經讀的書。走進你,就走進了書的世界,焦慮浮躁之氣,滌盪一空,讓我心靜,讓我神清,讓我歡喜。

鴻溝樓前,大門兩側,兩株三角梅攀緣而上,在門頂順利「會師」,如同最樸實無華的皇冠,經由自然之手為它加冕。「含蕊紅三葉,臨風艷一城」,三角梅總是不遺餘力的攥取我驚嘆的目光。飽滿的葉片蒼翠欲滴,簇擁的花朵光彩熠熠。堅韌而又熱烈,是你最具魅力的模樣。

每當我失意時,目光釘在腳面,思緒卻飛向遠方,迷失在風裡。而枝葉婆娑間,細微的摩挲聲漸響,似是覺察,不經意抬頭,滿樹紅艷闖入眼帘,心緒流轉,滿腔熱忱仿佛又重新在心間升騰。三角梅,你如無言的智者,催我自新,給我前進的力量。

校園裡總是不乏這樣的身影,晨迎朝暉,夜履霜露,寒來暑往,甘之如飴,課堂上循循善誘的教誨,辦公室里孜孜不倦的耕耘。三角梅,你如忠實的見證者,明了老師們默默奉獻的偉大。

令人肅然起敬的校友林俊德院士,選擇衝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那「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大義,是馬蘭般的堅守,也是三角梅般的倔強。三角梅,你如偉岸的勇士,堅毅頑強,教會我什麼是責任擔當。

在我心裡,校園就是三角梅的化身。你那精毅堅韌的精神,在鳳凰木下的春誦夏弦里,早已滲透進學校學子的骨血,成為源源不竭的生命滋養,並內化為一代又一代校友獨立而健全的品格。

(作者系永春一中高三年學生,帆影文學社社員)


湯玉明點評:這是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又是一曲對校園精神的讚歌。語言優美,富有情味,字裡行間飽含作者對校園的深摯眷戀之情。


名師指津

深味人間真情,在語文的樂章上譜寫真善美的讚歌;體悟人生真諦,在語文的妙筆下閃耀哲理的煜光。


2020年3月10日泉州晚報第11版「清源」副刊「校園風」版面


消息來源丨泉州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wuWy3AB3uTiws8KeB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