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藝體特長生」取消了,學藝體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2019-09-23     成都雲界教育

教育部2018年2月下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將全面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特長生。今年小升初的家長就面臨著明年取消小升初藝體招生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在熱烈討論既然小升初藝體特長生取消了,是否意味著孩子的藝體學習就沒有作用了?更多的家長在糾結是否還有必要堅持藝體的學習?

取消藝體特長阻礙理解是片面的,取消特長生,並不是不准孩子們發展特長,雖然沒有了特長生,但是初中學校的各類社團還是存在的,學校藝術節、運動會、各個級別的藝術體育比賽依然存在。而且高中藝體特長生和高考的藝體特長生依然存在。

如果藝體作為小升初進入的門檻之一,就會導致部分家長以升學的所謂「便利」「捷徑」來發展孩子的特長,並不是真正的發掘孩子自身的興趣特長。有些人更是以藝體生為跳板,進入了心儀學校以後就棄之不管了。

藝體生在另一方面也被人所詬病其真實性和公正性。雖然現在的招生越來越公正公平公開,但是「假藝體」依然有極少數的存在。有些是象徵性的去跑一跑,吹一吹;有些是以藝體生身份進入以後就沒有參與學校的藝體社團和藝體培訓了。

取消特長生是想給家長們一個信號:請更多的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特點,而不是看特長生有哪些。同時也是告訴家長,可以自由地選擇興趣愛好,培養孩子更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的習慣,不把升學作為學習的唯一目的。而且從新高考和新中考的改革政策來,家長們更需要培養孩子的藝體特長,發掘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所在,為今後的高考選課提前做好學業規劃。

取消特長生以後藝體特長還需堅持嗎?

家長們不能因為小升初取消了特長生,就對藝體的學習產生質疑。藝體的發展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有一門藝體特長,孩子的生活幸福指數都能更高一些。

9月4日,市教育局印發了《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在該方案中還專門有一項就是對於藝術素養的考察,其中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和鑑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主要結果,在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戲曲、繪畫、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藝術技能和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由此可以看出藝體在初中的學業生涯中還是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8月29日,《成都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方案》發布,中考體考由原來的50分增加到60分,包含統一考試50分和體育項目綜合測評10分。統一考試的項目想比原來中考體育的老三項,考試項目分為了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學生可以選擇的項目更加多樣化。另一方面,選考項目的難度也有所提升了。

從中考考試的改革來看,各初中學校更會加大體育訓練的力度,並且新增更多項目。

藝體的學習該何去何從?

特長培養以興趣為主導,融入整體教育。目前,我國初高中已經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其中包括對學生的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的特長評價。特長的培養也將會融入到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活動中,包括實行選課走班、建設學生社團、開展小課題研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參加社團活動與研究活動,由此培養學生的特長。

取消特長生招生杜絕了「入校捷徑」,但並不代表取消了特長生教育。中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確表示, 將給予有條件的初高中一定數量的自主招生名額,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鼓勵發展學生興趣特長。近幾年,已經有不少初高中名校開設各類特色班,增強學校辦學活力。

「自主招生」意見的出台更意味著公辦學校有更多的權利來招收符合自己學校特色的優秀學生,對於真正有興趣特長的孩子而言,也可以通過自主招生的形式進入心儀的學校,繼續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

作為家長,也請不要用功利的心去看待孩子的興趣愛好。畢竟特長生的種類是非常有限的,而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是廣泛無限的。引導和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天賦,保護好孩子求知和熱愛生活的天性,才是家長應該要做的事情,叫什麼特長生隨風而去吧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v-2YW0BJleJMoPMwq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