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齊雲山上「勇闖」三天門,朱熹題寫的壽字,摸一摸活百多

2019-07-25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大美皖南齊雲山之行。接上文,在齊雲山的索道口出來,就是望仙樓,從這裡正式開始遊玩了。

索道出口就是望仙樓,這裡是景區里最熱鬧的地方,是跟團游的集合地點。跟團游和我的「懶游」的對比,旅遊體驗大不同。

我是偷懶索道上山的,眼前就是齊雲山的登山路,這條登山路上有著名的九里十三亭。明嘉靖、萬曆年間,齊雲山道教鼎盛,為方便遊人香客上下憩息,在九里登山道上,建有亭閣13座。依次為:第一仙關亭、步雲亭、環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白岳亭、凌風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夭一望亭、雲水亭、漸入仙關亭、望仙亭。登山道上,沿途可觀賞白岳峰、車盤石、仙人靴、孔雀開屏等景觀。體力好的,時間充裕的,可以嘗試一下從登山道上山,那才是最正宗的玩法。

從纜車索道站沿山路走向一天門

永樂古道,不得不說,齊雲山景區內的石階、小路等,維護得非常好,哪怕是遊人罕至的峽谷內。

棲真岩距夢真橋西行500米,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山東名道龔棲霞於此結廬修真,成為齊雲山道教鼻祖。宋元時崖下建有初仙館,現存建築為明代興聖殿、雪崖館遺址。附近有忠烈岩、壽岩及初仙館、真氣亭遺址。

忠烈岩。隋末天下大亂,汪華起兵保境安民,後歸順李唐被敕封為「忠烈侯」、「越國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被奉為「汪公大帝」、「太陽菩薩」。

壽字岩,這個碩大的「壽」字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所題。俗話說「齊雲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百多」。這個壽字不但筆力渾厚、筆鋒圓潤而且尺寸非常吉祥。它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不僅取九九歸一、六六大順之意,還暗含陰陽平衡之意,因為人體只有陰陽調和方能健康長壽。

在齊雲山上,有很多觀景台可以俯瞰山腳下的八卦田奇景。

走過壽字崖,便見一個寬敞的石洞,遊人可以通過,純屬天工所造,為「崖下窟窿」,稱之為一天門,門摩崖石刻和碑銘,數目很多,琳琅滿目,為「白岳碑林」。徐霞客贊曰「高爽飛突絕似閶門」。

在碧蓮池畔回望,形態精巧如象,也稱為「象鼻岩」。

過一天門,下石階後就來到了真仙洞府。這裡危崖三彎折,相連如城垣。岩下通道沿砌石欄杆,欄外為碧蓮池,共構一「叵」字形;崖間洞窟累累,依次有八仙洞、觀音洞、真仙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白馬洞、珠簾洞,就洞建宮宇,祀道教各路神仙,統稱真仙洞府。

崖壁、摩崖題字石刻,如「天開神秀」、「齊雲勝景」等多達近百處。

真仙洞府的盡頭就是二天門。

繼續拾級而上,就到了三天門。

二天門旁的財神殿

三天門,登黑虎嶺、穿二天門即達,此處為進入月華街之咽喉。

遙望月華街。進入三天門即為月華街。月華街,又稱為天街。「天街」海拔585米,因半懸峭壁之上,被稱為「天街」,又稱「月華天街」。「天街」上現有30戶人家,大多從事旅遊業,道士與山民雜居於此,徽派民居與道教建築相映成趣。

月華街,是齊雲山常規遊玩的核心區域,下文我們好好逛逛,別急,玩,就要慢慢玩,快了,怎麼會有味道,你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dN9MWwB8g2yegND8O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