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實亡時期
唐僖宗弟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在位16年,由宦官擁立,昭宗曾試圖增強軍備以增強中央朝廷的實力。隨著朝廷實力的削弱,宦官力量也同步削弱,朱溫殲滅了宦官。904年正月,朱溫不顧大臣反對,遷都洛邑。這與東漢末年董卓挾天子遷都的場景有些類似,朱溫沒有董卓兇殘。朱溫密令朱友恭殺昭宗,卻裝著不知,又斬殺朱友恭。這顯示朱溫缺乏大智慧,只是梟雄級別人物,比梟雄曹操水平要低一級。
朱溫又立昭宗之子李柷為自己手中的傀儡皇帝,905年,梁王朱溫將唐朝朝臣殺光,907年讓李柷禪位,降為濟陰王。908年二月,李柷被朱晃毒死。這進一步顯示朱溫不如曹操。
領導人的道德水平對領導人可以取得的成就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幾乎與領導人能力是同等重要。不過,筆者總感覺到,能力特別巨大的領導人,道德水平往往很高。道德水平決定著個人魅力水平,想成為亂世中的開國皇帝,這需要巨大的個人魅力。
事情不是一個人做的,需要眾多追隨者,成功的開國皇帝依靠自己巨大的個人魅力吸引著眾多的追隨者。大家願意肝腦塗地的追隨他,大家(投降者)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把權力交給他。具有這樣人格魅力的人是很罕見的,劉秀是典範代表,劉邦、李世民也屬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過給人一種安全感獲得的。較大的個人能力,給追隨者安全感。較高的道德品質(主要是待人友好的個人品質,不兇殘的個人品質)給人安全感,這不僅是吸引追隨者的重要個人魅力,還是促使對手儘快投降的重要個人魅力,避免對手魚死網破的垂死掙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