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個「善變」的城市

2019-10-27     重慶吃喝玩樂團

重慶的城市畫風變化多端

一邊是現代都市的繁華景象

另一邊是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息

一邊是步伐匆匆的繁忙

另一邊是閒聊舒適的安逸

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是這種城市「A面」和「B面」的相互交融





對於吃,重慶人從來都是最認真的!

從解放碑到觀音橋,從沙坪壩到時代天街,任何一家新開的餐廳,都逃不過重慶人的嗅覺。

哪裡的餐廳環境好到爆?哪裡的奶茶店是某某明星開的?哪裡的菜品在某音上又火了?都是他們周末打卡的好去處。



相對的另一面,就樸素得多,破舊的店面,簡單的裝盤,甚至還藏在卡卡角角里,卻有著老重慶特有的味道。

對重慶「土著」來說,都有從小吃到大的麵館,曉得哪家火鍋最地道,哪個巷子的炒菜最好吃,至於什麼的環境,誰會在意呢?

有的人願意在裝修精緻的環境里拍照2小時,也有人願意簡陋的小店吃串喝酒,各有各的樂趣。

閒了,大家吆喝一聲,約著一起打卡!晚了,總有一家店還開著,保證不會餓著你!





生活在重慶,必不可少的就是日常用品的採購,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都是不錯的選擇。

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很多大型的超市,貨架上有擺放整潔乾淨的商品等著人來挑選。逛超市早已走進重慶人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便利。


琳琅滿目的商品,明碼標價,多了都市生活的精緻,卻少了些食物的人情味。


相比高大上的生鮮超市,農貿市場裡就多了一些市井煙火氣息,買菜,買水果,縫補衣物,置辦家用,修鞋修傘,啥子都有。

不論早晚,隨處可見的小攤販,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大爺大媽都拖著小車來來回回的對比砍價,老闆勉強答應了砍價,還是熱心的幫你把蔬菜打包好。

重慶,一個「善變」的城市


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會在菜市場裡選擇自己最信任的小攤販。

攤主也會對熟客格外照顧,買了菜還會送把蔥給你,還會和你說哪些菜最新鮮便宜,哪些應季的蔬菜上市了...



簡單來說,住在重慶的有兩撥人,一種是「重慶土著」,一種是「租房一族」。


有的人,從小就生活在主城,住在自家房子裡,有著優質的居住環境,晨跑,開車上班、下班、小區遛狗,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

熟悉的街道,嘮家常的鄰居,忙碌的生活...這就是老重慶人的日子。

而另一面,就是「漂在重慶」,每天精打細算的省著房租,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房東一個電話:「那什麼,我兒子要結婚,房子不租了,你月底記得搬哈。」這樣他們又得火急火燎的找房子。

所有的這些,都是住在重慶最真實的樣子,不管A面還是B面都在努力奮鬥,打造著自己的「家」。



重慶是個飛速發展的城市,發展的同時,離不開這些高聳的商業樓,這裡就是城市最繁華的地方。

白天,我們可以在觀音橋、解放碑、沙坪壩...的各大商圈裡,吃喝玩樂~

晚上,可以去江邊散散步,看燈火闌珊的夜色,近距離感受重慶的繁華。

在夜色中,新時代的地標被燈光映襯的耀眼無比人們開始欣賞的同時,又在感嘆著時光的飛逝。

不論是老商圈還是新商圈,幾年不注意的地方很快就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相對於發展迅猛的商圈,另一面的重慶是古老的城中村;雖然破舊,但是交通方便,這裡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步調。

一條小巷子裡藏了無數個小店鋪,包含了生活的各方各面;這裡的消費很低,巷子外的店可能已經換了好幾撥,裡面卻還是十年如一日。

在這兒生活的人,永遠都充斥著濃濃的人情味,別具一番風味的小巷子也銘刻著在這裡生活的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歲月和記憶。

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重慶城,這裡上演了不同的故事和現實。

AB面就是重慶新舊的碰撞,新重慶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老重慶的歷史與傳統永遠是她的底色;

在變與不變之間,重慶始終具有城市魅力,新舊得宜,自在舒適。

重慶是個包容萬象的城市,最恰當的打開方式,便是用老重慶的情感思維,演繹新重慶的精彩生活,這就是我們愛的重慶

在這裡生活每天都是一樣的,但每天卻又不一樣,一樣生生不息的發展,不一樣的,是每天都在進步的我們~

你好,我是重慶吃喝玩樂團。

幫重慶人解決哪兒好吃、哪兒好耍的世界性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AsnEG4BMH2_cNUgZx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