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接觸玉的時候,大家都是「燒頭髮」、「聽聲音」這些辦法去鑑別真假玉。玩上籽料後,料和皮色的真假又讓多少玉友頭疼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籽料常見的特徵——水草沁和釘子紋。
水草沁
水草沁——黑色紋理,雪花一樣,目前無法造假,因為這是源自玉的內部而不是浮於表面的紋理。
顯微鏡下的雪花結晶
水草沁是如何形成,有水草沁就一定是和田玉籽料嗎?
這樣的紋理在短時間內無法被偽造出來,本身是經過千年乃至萬年的礦物侵入交染,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這些礦物成分中的金屬鹽(水中的錳元素)與籽料接觸時間越長,它們之間物質交換越多,裂隙處(籽料最薄弱的地方)的纖維狀晶體和金屬鹽互換堆積後形成了這樣類似水草的紋理,就好像木頭在水中時間長了變成了矽化玉是一個道理。
由於目前的造假工藝無法達到這個水平,這就成了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般能在籽料的綹裂處找到水草沁。
水草沁的邊緣是擴散的,而不是片狀的。如果遇到邊緣是片狀的水草沁,那麼說明經過了上色處理。
此外類似的紋理還有蜈蚣腿、錳結晶等,水草沁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不管是哪一種,邊緣必須是散開的,並且具備晶體感。
但是光是水草沁並不能完成判斷,如果遇到沒有水草沁的和田玉籽料呢?說明這塊和田玉籽料是假的嗎?
並不是所有的籽料都會有水草沁。其他的玉石如瑪瑙、石英石等只要曾長期在水中就可能被錳離子侵入並留下類似痕跡。為了避免誤判,除了長期經驗積累之外我們還可以學會看釘子紋。
釘子紋
釘子紋,顧名思義,它們像一個個釘子一樣垂直在籽玉的表面,一般只要是有皮色的和田籽料都存在分布不規則的釘子紋。
釘子紋透光圖
和水草沁一樣,釘子紋也是目前很難造假的,當水草沁和釘子紋同時存在,這塊玉石就是和田籽料沒跑了。
當然也是會有和田玉籽料不存在這兩種特徵,不過對於新手玩家而言,能搞清楚這兩點並綜合運用判斷就已經避開了很多的陷阱了,在玉的表面看到他們就可以下結論,即便只有一點,也是證明。
在市場假冒籽料滿天飛的情況下,小白玩家抓住這兩個特點還是能少吃藥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新手玩家有所幫助。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
轉自《合縱玉界》